《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223603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画 教材解析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 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1.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2.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

2、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166 听、近:互换偏旁。 色:“爸”换偏旁成“色”。(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

3、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 (4)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生字词语举例句子举例还还是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色色彩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2. 写字。本课要写的 4 个字中,有 3 个独体字。这 3 个独体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或竖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3 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然 后教师示范典型字,学生练写。本课

4、 4 个字书写要点:4 画,独体字。水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5 画,合体字。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4 画,独体字。不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7 画,独体字。来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第五单元 167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如“水手、口水、雨水、上去、上来”等,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二、课文学习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

5、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1. 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 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 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2. 理解运用。 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

6、出诗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熟字组成的反义词: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 (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 (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7、: 1. 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去”2 个生字。168 2. 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1.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2. 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3.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1.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 个字。2. 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8、 来认一认。3. 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 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 读一读。5. 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 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9、的方法来记?2. 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通过画和文的 结合, 帮助学生提 取诗中的信息。通过这一环节, 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 找 准不认识的、读不 准的生字, 教学时 可有针对性地突出 重点。采用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巩固 生字,增强生字识记 的效果。体现了“一 字带一串”和“同一 个字可以用多种方 法来识记”的思想。第五单元 169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字。(2)课间操“说反话”。 4. 复习巩固。(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

10、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 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 还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要看是如何对学生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写的字进行反馈的。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要引导学生对照自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己写的字, 找到改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进的方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复习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11、。2.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3. 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这一环节采用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感受其中的差异性,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点,帮助他们感悟画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画之间的关系。170 不同。3. 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

12、的, 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 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画中描述:生活所见: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4. 熟读成诵。(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1. 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 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 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头戴小红帽, 千条线, 身穿大白袍。 万条线,走路摇摇摆。(鹅)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