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2170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9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经济知识分享(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讲人 赵国友,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一)经济和经济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力条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

2、好的物质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

3、是基本经济制度。 二是分配制度。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研究公有制或私有制,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际上是效率问题。 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公平问题。 关键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效率高。,对所有制效率的不同分析思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所有制与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 一是从市场竞争关系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 二是从产权关系是否清晰来分析所有制效率,以是否能够更好地承担决策风险为标准,分析论证它是否具有高效率。,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思路: 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历史上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曾经都是高效率的所有制。 所有制效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种所有制的高效

5、率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才能够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其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单个资本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才能适应发展。资本形式变化趋势是社会资本取代单个资本,股份资本成为企业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社会性质正在不断强化,其中包含的“公有”成分也不断增加。所以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所取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 其一,竞

6、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其二,在私有产权条件下,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决策者与他对此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公有制意味着较低的效率。,公有制的时代变化,公有制变化: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 变化的基本特征: (1)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自身经

7、济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公有制企业具有越来越多“个体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2)资本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制主要不再是单一公有的形式,更多的是采取混合经济的形式。实现形式是共同的,对不同的所有制没有差别。公司法是适合一切所有制形式的。,(3)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公有制企业与自身的利益、职工的利益都已经直接挂钩,并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将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些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有制经济的弱点。,现代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总的趋势:公有制的利益分散化在加强,个体独立性在增加。 (2)实现形

8、式:股份制、公司制是共同的实现形式。这一点与私有制没有区别。公司制这一形式使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直接混合、融合,可以成为同一个法人实体 和市场主体。,分析的基本结论:,结论之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结论之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另外,

9、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方面,公有制更能够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利益关系。,结论之三:以公有制为主体,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社会价值目标的因素。选择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们价值目标决定的。公有制能够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平等关系奠定制度基础。利益关系的和谐更能够调动大多数人的生产积极性,从整体上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充分的动力。,2.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

10、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 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 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完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结合 ,不仅公有制经济要与市场经

11、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市场经济也要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一是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设公有制企业 。把公有制企业建设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微观主体,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公有制公司企业或公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企业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以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活动。,二是按公有制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靠谁来建设,这个建设者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解决好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 解决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过低的问题。 解决好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解决好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

12、则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2.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3.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改变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4.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

13、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 四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2.存在问

14、题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程,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变为矛盾的焦点。 (3)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地问题。,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15、,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

16、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2012年改革的重点工作: (1)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2)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增值税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4)深化电力、成品油和水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5)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完善工资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