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21909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33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危机管理}医院危机干预概述(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机干预,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赵长印,一、危机概述,(一)危机的概念和类别 (二)危机的反应和特征 (三)危机的评估,什么是危机?,危机是生活意外事件造成的情感创伤,使心理内环境出现巨大的失衡,以致不能自持及至精神濒临崩溃的状态。 危机也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于是产生紧张、焦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控制,就会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和混乱。,心理危机的特点,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特定事件时产生的一种超过个人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感受。 心理危机的程度取决于个

2、体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而不取决于事件本身。 心理危机具有“即时”的特点,需要得到立即的解决。 心理危机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适应性的” ,也可以是“非适应性的”,自杀是一种心理危机的极端解决方法。,构成危机的三大要素:,(1)存在重大心理应激; (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焦虑,抑郁,烦躁), 认知改变(集中、注意、记忆等改变), 躯体不适(失眠、头昏、腰酸背痛), 行为改变(生活常规改变,如不晨起锻炼), 但这些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3)其时当事人用寻常解决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付。,心理危机类型,正常人一般都是处于身心平衡的状态,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意志、情感体验与生理参数指标都是处于某种

3、程度的和谐状态。但有不适当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原有平衡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如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这时人就会处在危机状态。人群中的心理危机各具特点,每个人的危机都因时间、地点、事件、情境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每个危机是不同的,每个危机是独特的。,危机的类型,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意外事故,疾病 心理压力,危机的分类,1.发展性危机: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迁居、升学、孩子出世等,都可以导致发展性危机。,危机的分类,2.存在性危机: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危机的分类,3.境遇性危机:当出现

4、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例如,交通意外、被强奸、突然的疾病和死亡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所有危机的共同特征: 均由负性的生活事件引起,是什么制造了危机? 负性事件本身 是由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态度以及人们无法有效处理这些负性事件所导致的,危机的反应(一),(1)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2)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知觉。 (3)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

5、部不适等。,危机的反应(二),(4)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粘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可发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 (5)人际关系方面:不愿与人交谈或见面,人际关系恶劣,经常责怪他人或孤立自己;与人沟通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时间限制,一般而言,普通人无法忍受长期失衡状态和压力,他必会以不同方法及应变以使自己再度获得平衡状态。无数研究指出,一个人由危机出现到恢复平衡短者24-36小时,长至六至八个周时间。基于此,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把握此时限,以协助来访者度过

6、难关。,危机的评估,危机是包罗万象的、连续的和动态进展的,通过对求助者的应付能力、所遭受的个人威胁以及是否失去能动性的评估,能了解其过去和现在的危机状况,判断危机干预工作者所要采取的行动类型。,评估致命程度,对自身造成的危害 对他人造成的危害 受到他人的危害,评价危机的严重程度(求助者的主观认识和工作人员的客观判断) 评估求助者目前的情绪状态(危机的持续时间和目前求助者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评估的主要方面(一),评估替代解决方法、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求助者现在采取何种行动或选择能恢复到危机前的自主状态?求助者真正采纳的行动是什么?有哪些机构、社会团休、

7、职业或个人能给予其支持?谁愿意关心和帮助求助者?在求助者康复过程中有哪些经济、社交、职业和个人方面的障碍或问题?),评估的主要方面(二),二、危机干预,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危机干预的适应症 危机干预的内容 危机干预的目标 危机干预的原则,危机干预的概念,危机干预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人及其周围的人们。 危机干预又称危机调停,是以急诊访问或劝导的形式,改善那些有自杀念头或正在实施自杀行为的人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各种条件,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一),1. Lindeman(1944)理论:主要适用于丧失亲人的场合,强调当

8、事人要感受痛苦,发泄情感,正视现实,经历痛苦工作(grief work)。 2. Tyhurst(1957)学说:对应激的反应取决于应激的严重程度,人格和周围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他将危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作用阶段,退却阶段和创伤后阶段,并强调即刻帮助是最有效的。,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二),3. Caplan(1964)的贡献:他认为在寻常情况下,个体与环境之间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当面临困境即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导致情绪不平衡。这种平衡是否能恢复取决于个体对应激的认识,社会支持和应付技巧。 4. Erickson(1965)的成长理论:他提出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更替便是一次危

9、机,如顺利度过则人(格)得到成长。,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三),5. Lazarus(1966)的“应付”概念:他将应付分为四种类型,即解决问题(成熟的适应性应付),退行,否认,和迟钝(无能为力)。 6. Swanson和Carbon(1989)的危机发展模型:(1)危机前的平衡状态,个体运用日常的应付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保持与环境间的平衡;(2)危机产生,其时包括在逆境面前不能应付所出现的“情绪脆弱期”和危机活动期,(3)危机后平衡状态的变化,包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高于危机前水平或低于危机前水平。,危机干预的适应症(一),危机干预是自杀预防的延伸,危机干预不同于心理咨询之处是它是在预防自杀的

10、基础上发展起来,故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是紧密相连的。有自杀意念和轻生行为的人是危机干预的主要适应症。,危机干预的适应症(二),危机干预还包括一些危险行为(杀人,纵火,交通事故肇祸,企图爆炸等),但由于人力和能力受限,大多报警110处理。 各种人生危机的干预: 父母离婚引起子女情绪扰乱;早恋;高考失利; 失恋后拟轻生;被强奸;第三者存在 ; 面对死亡,濒死者多不愿面对和承认死亡。,危机干预的适应症(二),实际上危机干预和生命热线服务中,与自杀相关的仅占少数(6.6,南京,1996;0.5,陈仲彝,1993;1.4,季建林,1994;日本东京生命电话服务中心1972年为0.3,1978年为16,19

11、88年为18,1989年为24,1990年为28),随着危机干预和生命热线服务与自杀预防联系更加紧密,则所占比率将上升。,危机干预的目的:,使处于危机中的人重新获得心理控制 让其至少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功能水平,危机干预的内容,一般分为两类: (1)有关社会生活中的危机干预,包括离家出走,抑郁状态和冲动行为,妇女遭受暴力,吸毒,酗酒以及自伤自杀等; (2)涉及精神医学临床的危机干预,包括必须紧急处置的精神科急症,如精神紊乱、意识障碍导致的各种行为危机和急性药物中毒等。,危机干预的目标,1、帮助来访者解决危机 2、恢复功能和平衡 3、重新掌握应变能力,建立信任的关系,如果没有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那

12、么帮助者就很难对求助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干预也可能收效甚微,危机干预的原则,(1) 引导危机面临者及时、有效地接受帮助 (2) 帮助危机面临者有所作为地对待危机事件 (3) 向危机面临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4) 不要责备他人,以防止危机面临者责备他 人,不去承担责任,采取 消极回避 的方式。,1976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Butcher和Maudal对消除危机的有效办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危机消除策略。,精神支持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赞同当事人的决定,表明你对他充满信心,有别于假安慰。 宣泄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有

13、选择的倾听在与当事人交谈时,你的回答有选择性,这就决定了有选择听取他们的交谈。,希望和乐观精神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在精神沮丧的当事人前,先鼓励其诉说心中真实情感,再给予希望和乐观。否则等于是轻视、逃避和否认负担。 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一般临床情况应避免直接的建议、限制。但许多心理危机者陷入困境情绪思维很混乱,按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应用劝告建议要谨慎和深思熟虑, 考虑每个问题的特征,切合实际。否则会因建议而产生消极后果。,三、危机干预六步法,1.定义问题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3.重新找回控制并给予支持 4.检查替代解决方

14、法 5.做出计划 6.获得承诺,危机干预模型的六个步骤 摘自 B. Gilliland, et al. 危机干预策略,1. 定义问题 2. 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3. 重新找回控制并给予支持,4. 检验可替代的办法 5. 制定计划 6. 得到承诺,评估,倾听,行动,帮助者的行动连续谱,帮助者是非指导性的 帮助者是合作的 帮助者是指导性的,来电者有能动性 来电者有部分能动性 来电者无能动性,建立信任的关系,倾听,倾听:以投情、真诚、尊重、不偏不倚和关心的态度进行倾听、观察、理解和做出反应。 包括: 定义问题 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新找回控制并给予支持,一定义问题,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探索和定义问题。使用积

15、极倾听技术、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二保证求助者安全,评估对求助者躯体和心理安全的致死性、危险程度、失去能动性的情况或严重性。评估求助者的内部事件及围绕求助者的情景,如果必要的话,保证求助者知道代替冲动和自我毁灭行动的解决方法。,(三)重新找回控制并给予支持,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工作者是可靠的支持者。通过语言、声调和躯体语言向求助者表达,危机干预工作者是以关心的、积极的、接受的不偏不倚的和个人的态度来处理危机事件。,行动,行动:根据求助者的需要和可资利用的环境支持,采取非指导性的、合作的或指导性的干预方式。 包括: 检查替代解决方法 制订计划 获得承

16、诺,(四)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帮助求助者探索他或她可以利用的解决方法。促使求助者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五制订计划,帮助求助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发现另外的资源和提供应付方式,确定求助者理解的、自有的行动步骤。,(六)得到承诺, 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实现的角度看是可以完成的或是可以接受的。 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危机干预的技术应用,1. 危机干预应用的技术: (1)支持技术,尽可能地解决危机,使病人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如果必要可予以短期住院。 (2)干预技术,又称问题解决技术。,2. 注意事项,1.关心处于危机的人,要耐心聆听,切忌用大道理教 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