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17491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河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的河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的河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国的河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国的河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河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河湖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塔里木河,松花江,黄河入海,壶口瀑布(冬)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壶口瀑布(夏),冬季的长江,_咸水湖 _,内流湖 外流湖 淡水湖,一、基本概念,(一)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二)内流湖与外流湖,(三)干流、支流、水系和流域,(三)干流、支流、水系和流域,外流与内流区域 1、分界线 界线的划分与哪些 因素有关?为什么? (降水提供水源) (地形影响流向),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内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1/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不到5%,外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2/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95%以上。,大兴安

2、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接近(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请判读内流 区和内流区 的分界线?,二、河流分布概况,中国流域面积1000km2河流有1600多条,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鄂毕河,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额尔齐斯河。,三、河湖水文特征,降水状况,降水状况,气温状况,植被覆盖率,降水、气温,地形地势,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地质构造,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

3、响,季节变化大。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加强,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形成枯水期,北方一些中小河流甚至断流。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松花江 哈尔滨,黄河 花园口,长江 武汉,西江 梧州,流量 立方米/秒,2、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丰富,较小,丰富,流经林密、湿润地区,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经湿润地区,较小,大,小,河流补给多样,降水集中在7、8月,雨季长,汛期较短、季变较小,汛期较短、季变较大,汛期长、季变小,春融雪,夏降水,冬结冰,雨季短,雨季长,小,大,小,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中上游

4、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保护较好,长,短,无,冬季长,气温低,冬季短,气温低于0,冬季气温高于0,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多属季节性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且有显著日变化。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夏季为丰水期,冬季甚至断流。,长 江,三、主要河流,我国最长,6300km,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10000亿m3,占全国年径流量的1/3,仅次于亚马逊河、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180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20。,1、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河源地区,读长江流域示意图:找出长江源头及干

5、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地形图,依次指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三峡的位置;并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以及长江支流氓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千米),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米),唐古拉山,宜宾,上海,宜昌,长江干流剖面图,长江各段水文特征,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富水力 中游:宜昌湖口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 下游:湖口入海口 江阔水深,长江的利用和治理,河流的利用:水能、水量、航运价值 河流

6、的治理:洪涝、含沙量、水污染,长江的利用,巨大的水能; 1)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河段和三峡河段; 2)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3)兴建水电站。(目前利用率不高,要求了解主要水电站) 水资源灌溉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航运价值黄金水道 “黄金水道”,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多支流,流量大,终年不冻;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使得河流流速较慢,江宽水深; 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 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长江与多条铁路和京杭运河交织成网,既沟通了沿海与内地,又联系了南北。,自然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为什么长江有“

7、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中下游水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多支流、降水多、汛期长;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河道弯曲,泄洪能力不足 。 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 剧,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泥沙入江使河道不畅;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节能力下降。,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对策:,工程措施修建三峡大坝, 加固江防大堤, 兴建分洪、 泄洪工程, 整治河道(荆江段裁弯取直 )等 生物措施退耕还湖,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修建防护林。,黄河,黄河水系图,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河口,孟津,上,游,游,中,游,下,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

8、文特征,河 段,源头河口,上 游,中 游,下 游,分段范围,河口孟津,孟津出海口,利用和环境问题,多峡谷、河道窄,利于建发电站;进行灌溉,宁夏、河套平原,流经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大,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黄河的利用与治理,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塑造了肥沃平原,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4.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一)黄河的利用,(二)黄河的问题,1.下游水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原因: (1)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含量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黄河流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变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容易决口。

9、对策: 治沙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打坝於地,修筑梯田。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泄洪工程;利用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黄河凌讯发生的河段: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段,山东境内黄河段。 发生的时间:初冬和早春,2凌汛发生的河段,4.兰州流量最大,原因:,湟水、洮河的汇入,流量猛增,5.下游流量减少的原因:,下游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集中,用水量大; 黄河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6.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措施:,黄土高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7.黄河下游涝灾多发的原因:,(降水时间分配、强度、夏季风强弱,河道形状、 入海通道、中上游植被破坏),降水

10、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集中;进入平原地区,河道落差小,排水不畅;下游是地上河,入海河道少;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8.黄河下游断流原因:,措施:,降水集中在7、8月,流域内降水量不大,中上游工农业、人口、城市用水量大,各省区规定给水配额;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等,9.渭河沿岸洪涝灾害增多原因:,沿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导致渭河水位增高,流速减缓,泥沙淤积。,长江、黄河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南方大河珠江,珠江,1.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在广州附近汇合而成,注入南海。西江是主干,发源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2.流域内气候多雨,径流量大(仅

11、次于长江),汛期长,含沙量小,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3.各水系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江上中游,包括南、北盘江与红水河。(“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上海,北京,杭州,京杭大运河,1.起止点、长度:,北京,杭州,全长1800千米,2.经过的省市区和沟通的水 系:,京、津、冀、鲁、苏、浙,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作用:,1)历史上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2)济宁以南河段航利较大,江 苏、浙江境内仍是重要运输 线;,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引 水渠道。,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

12、里木河,79月为汛期,10月以后中下游断流 水源补给:天山、昆仑山上的冰雪融水,特征:,想一想,为什么气候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二、湖泊概况,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 外流湖:淡水湖,1、青藏高原湖区: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面积占 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1000多个青海湖为我最大的 咸水湖 2、东部平原湖区: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 总湖泊面积的1/3,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 和山东南部,主要的有:鄱阳湖(最大、赣) 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我国有2000多个湖泊,分布范围广又相对集中。,我国湖泊众多,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内流湖,外流湖,咸水湖,淡水湖,湖水输出方式,蒸发,外流河流出,要求: 掌握形 状并了 解大致 经纬度,【锦囊】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1影响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因素,2. 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