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作业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21745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点集训考点集训( (三十三三十三) ) 对应学生用书 p299 1 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 大基本派别的是(A)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存在就是被感知” B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D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 化起”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则属于唯心主义,A 符合题意,入选。“

2、古 今异俗,新故异备”属于辩证法思想,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 学的观点,排除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属于唯物 主义思想,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排除 C。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强调了认识的无限性, “子非鱼,安知鱼 之乐”属于不可知论,排除 D。故选 A。 2 2(2020一中)白马,马耶?非马耶?惠施强调事物的共性,认为“白马是马” ;公孙 龙则强调事物的个性,认为“白马非马” 。为驳倒对方,双方不断在逻辑上寻找有利于自己 的一面,各自深得共性与个性之精髓。后来,荀子

3、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在肯定他们 思辨方面贡献的同时,提醒人们在认知中要做到名实相符。由此可见(D)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不同哲学派别的存在促进了社会前进 哲学可在相互辨难中发展 要辩证地看待哲学派别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 ABCD 【解析】材料中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哲学派别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哲学可 在相互辨难中发展, 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与题意不符; 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 从根本上说, 唯物主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唯心主义则阻碍社会发展,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D。 3 3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

4、经过 5 年攻关,研发出高效的化合 2 物诱导多能干细胞新方法,开发了一套“魔法药水”,用它依次为细胞“洗澡” ,实现多种 体细胞的“返老还童” ,这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一研究成果表明(D) “魔法药水”是实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根本途径 对干细胞的认识是实现细胞“返老还童”的基础 我们确信人类的思维和客观世界之间具有同一性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ABCD 【解析】 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 能力。 题中科研人员研发出高效的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新方法, 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 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

5、物,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 “魔 法药水”是实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但未体现这是根本途径,排除;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错误。故选 D。 4 4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在其最新著作大设计中说:“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 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针对霍金的观点, 英国不同教派的宗教 领袖联手发表言论,反对霍金的说法。二者之间的争论涉及(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相互关系问题 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BCD 【解析】霍金和英国不同教派的宗教领袖的争论,是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

6、问题是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二者之间的争论并不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相互关系问题,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 C。 5 5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 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二者都(D) 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3 ABCD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 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可见,荀子认为阴阳是万物的本 原,赫拉克

7、利特认为活火是万物的本原,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因此,二者都坚持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正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材料没体现,不符合题意;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材料没体现,不符 合题意。故选 D。 6 6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中第二种形态的是(D)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不但无生命的东西如此,人也是一个由不同 物质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 人的知识有两种, 一种来自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感觉经验, 另一种则来自

8、上帝或神的 “启示” 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所组成。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现 实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ABCD 【解析】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其发展先后经历了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三种基 本形态演进顺序中第二种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符合题意;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 7 7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

9、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 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他认为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肌体 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上 述观点属于(D)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 【解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属 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人的肌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 可看出这一观点具有机械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选 D 项

10、。 8 8 考试期间, 很多家长和考生为了讨个好彩头, 对穿着格外“讲究”: 第一天穿红色(开 门红),下午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二天穿灰色和黄色(走向辉煌)。送考的妈妈要穿旗袍(旗 开得胜), 送考的爸爸要穿马褂(马到成功)。 下列说法与考试讨个好彩头寓意相一致的有(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喜鹊枝头叫,定有喜事到 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 ABCD 【解析】此题考查唯心主义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题中,某些家长的 做法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据器而道存, 离器而道毁”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离不开物质, 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排除;“天地合而

11、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排除;“喜鹊枝头叫,定有喜事到”“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 皆备于我”都是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故选 D。 9 9关于形神之辨(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精神居形体, 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有人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 的有生命的物质, 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下列对以上两种观点评析正确的 是(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前者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后者属于客

12、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ABCD 【解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 精神离不开形体, 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入选。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显然属于 客观唯心主义,入选,排除。第一种观点仅仅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没有指出意识对物质 的能动作用,因而没有描述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不能说其是科学的,排除。 5 1010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 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C) 我思故我在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观念的东

13、西不外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BCD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之相对立的观点应该是唯物主义观点。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 1111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 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有人将它分为三大派别: 气本论, 以张载为代表,提出了“太虚即气”“气化万物”“一物两体”的观点;理本论,以程朱为 代表,主张“理在气先”;心本论,以陆王为代表,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这 三派别的观点包含着(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

14、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ABCD 【解析】气本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本论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本 论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因此, 这三大派别的观点包含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 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这三大派别的观点没有包含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题意不符,应排除;这三大派别的观点没有包含可知论与不可知 论的对立,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本题应选 B。 1212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D) 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15、形而上学要么与辩证法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6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B 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相互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 表中箭头的指向。 由图可知,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故选。 说法错误。 1313(2020一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电崇拜,起于古代。雷公名始见楚辞 ,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雷公电母 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 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数百年来,球状闪电始终是个难解之谜。澳大利亚广

16、播公司曾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科 研组织已经揭开了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闪电击中地面,照亮天空后,会留下一条带电粒 子或离子形成长长的尾巴。 在大部分情况下, 这些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离子会瞬间结合在一起, 但剩余离子会迅速移向地面, 这种离子越积越多, 就会产生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 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 ” 结合上述材料,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说明解开球状闪电之谜的意义。(10 分)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 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古代中国, 民众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 代天执法。这一观点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它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 与存在的关系,解开球状闪电之谜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即存在决定思维。人们成功解开 球状闪电之谜,说明雷电是一种客观自然现象,证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