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1737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一: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知识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一: 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他需要的贫民使用。 中共苏维埃土地法,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各个喜形于色.”,赣西刘士奇报告,(2003年全国文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 ) A、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 和债务; B、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 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A,(2005年江苏)下列做法不符合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规定的是: ( ) A、 依

2、靠贫雇农; B、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 消灭剥削阶级; D、联合中农。,C,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对地主阶级 ( ) A、 既打击又依靠; B、 既限制又依靠; C、 既限制又联合; D、既保护又联合。,C,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 (1)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2)促进经济的发展; (3)实行精兵简政; (4)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A、(1)(2) B、(1)(3)(4) C、(1)(2)(4) D、(1)(4),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改变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依据是: ( ) A、 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 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

3、、农民对中国革命态度的变化。,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和实行: ( ) A、 有条件地保留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的土地革命任务; C、 具有社会主义土地革命的性质; D、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实践。,B,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 A、 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B、 全国性反攻时机成熟; C、 发动人民支援革命战争; D、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经济发展。,C,(2003年全国文综)下列不符合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规定的是: ( ) A、 没收地主的土地; B、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D

4、、废除土地私有制。,D,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其共同点是: ( ) (1)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2)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3)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1)(2) B、(1)(2)(3) C、(1)(3)(4) D、(1)(2)(3)(4),C,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对我国社会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是 ( ) (1)基本上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2)基本上消灭了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 (3)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4)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A、(3)(4) B、(1)(3)(4) C、(2)(3)(4) D、(1)(2)(

5、3)(4),A,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土地改革的政治意义在于 ( ) A、 新解放区农民获得了土地; B、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为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C,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了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的政策,其目的是: ( ) A、 减少运动的阻力; B、 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C、 发展农村经济; D、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ABC,1952年底,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确立了: (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人民公社体制; C、 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2002年广东)全国土地改革

6、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 A、 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 B、 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 集体所有,个体经营; D、 国家所有,个体经营。,A,解放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政策上与以前不同的是: ( ) A、 限制打击民族资产阶级; B、 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 C、 保存富农经济,团结富农; D、限制和打击富农。,B,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 A、 彻底摧毁土地私有制; B、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 彻底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D、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C,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根本问题是: ( ) A、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2004年广东)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 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 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C,作业: 研究性学习题 通过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和深入调查我省“三农”问题现状,理解“”精神,为我省或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自己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