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1736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167 大小:9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管理}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生产总量核算(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杨文雪,The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第2章 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2.1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2.2 部门生产核算 2.3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2.4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应用分析 2.5 我国季(月)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2.6 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2.7 名义GDP和实际GDP,章前阅读,1.美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追溯了过去两千年的经济发展进程。其中所使用的变量第一是“人口数”,第二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然后在此基

2、础上构造了“人均收入”。为此,他花费很大功夫对各国GDP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发掘,据此对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了重新地划分。 2.近年来关于GDP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方面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GDP含义的重新审视,认为GDP只反映经济增长成果,有误导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之嫌;另一方面是国内外对中国GDP以及经济增长率数据的质量提出了各种质疑。,问题,1,在经济发展是研究中,经济学家为什么要不遗余力追溯上千年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估计?,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2.1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2.1.1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2.1.2 生产的定义和区分 2.1

3、.3 产出及其类别 2.1.4 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含义、计算原则和作用,2.1.1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一、什么是生产? 二、经济生产的定义 三、综合生产概念的确立 四、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五、特定时空的生产范围,一、什么是生产?,生产,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农民种植粮食是农业生产活动;钢铁厂炼钢是工业生产活动;运输公司跑运输是运输服务生产活动。 将这些经验上升为一个理论性的定义:生产是指利用“投入”获得“产出”的过程。但是,要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实现对“生产”的计量,还需要对“生产的概念”进行具体定义,并要具体确定“生产核算范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国民经济从生产到分配再到消费投资是一个

4、循环过程,生产的结果构成了“收入分配以及消费、投资”的对象。因此关于生产的概念定义和核算范围定义,不仅关系到生产的计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不仅是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二、经济生产的定义,我们所要讨论的生产是经济生产。 1.所谓“经济生产”(economic product):就是在人类参与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它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为得到产出要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 2.原则上说,没有“人类参与和管理”的纯自然生产过程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生产”,不能包括在“经济生产”的范围内。 如:自然水域中鱼类的无控制生长

5、繁殖,不是“生产活动”,只有“人工养鱼活动”才是“生产活动”,只有人类采摘这些果实的劳动,才属于“生产活动”。 3.还有一个问题涉及“经济生产”的定义:如何把“经济生产”与“人类其他活动(即非生产活动)”区别开来。 一般说来,所谓“非生产活动”主要是基本的人类活动,如:吃、喝、睡、锻炼,推广开来,就是那些不能由他人替代完成的活动;而那些可以由他人或经济单位提供的活动,或者反过来说:可以提供给其他人或经济单位使用的劳动,即使发生在私人空间中,也应该属于“一般经济生产”的范畴,如:照顾小孩、美容、清洁、烹调等。,三、综合生产概念的确立,(一)引言 (二)限制性生产观(物质生产概念) (三)综合生产

6、观(全面生产概念) (四)不同生产观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五)中国:从限制性生产观到综合生产观的转变,(一)引 言,以上确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是比较宽泛的。无论是“物品的生产(如粮食、钢铁、服装等)”,还是“服务生产(如运输服务、娱乐服务、教育服务等)”,都属于“生产活动”的范畴。 但经济学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设定“经济生产”范围的,其间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生产观”,其中对国民经济核算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从“限制性生产观”到“综合生产观”的演变。,(二)限制性生产观(物质生产概念),它将“生产的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活动”,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

7、性活动”。 结合“经济产业类别”看,物质生产概念下的生产是指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各种农产品)、工业生产活动(提供各种工业产品)、建筑业生产活动(提供房屋等建筑产品),以及实现物质产品空间位置移动的货物运输活动和实现物质产品所有权转移的商品贸易活动,一般将此概括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三)综合生产观(全面生产概念),它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是从“有用性(效用)”角度入手确定“生产范围”,认为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他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 因此,“生产”不仅限于“物品的生产(这是可以提供给他人的)”,也应该包括那些不能体现为有形的物品、而是体现为无形的服务的活动(

8、这也是可以提供给他人的)。这样就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将“各种服务业活动”包括在“生产活动”范围之内。,(四)不同生产观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原计划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是以“物质生产概念”为基础而构造的。,2,市场经济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SNA)”是以“综合生产概念”为基础而构造的。,由于两种核算体系依据“不同的生产概念”,所计量的经济活动总量指标在“范围上不可比”。因为MPS计量的“国民收入”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产出结果”;而SNA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过去称为国民生产总值)”则是针对“货物和服务”所形成的产出结果。现行国民经济核

9、算在SNA的基础上,实现了全球化,“限制性生产观”已经和MPS一起成为历史概念,由此“经济生产”在“综合生产观”意义上得以确立。,(五)中国:从限制性生产观到综合生产观的转变,如第一章所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开始是按照MPS模式建立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向SNA转化的过程。 为了使转化获得理论支持,当时曾经在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开展关于“生产劳动理论”和“生产范围问题”的大讨论。由于其中既包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理论之争,又渗透着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因素,还有如何继承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样的“政治”问题,故而这场讨论曾经十分引人注目。,(续前),中国最终实现了从MPS向

10、SNA的转化,那么也就意味着接受了“综合生产观”。 其中原因,当然和经济体制变化有很大关联,同时也应看到这样的事实:和限制性生产观相比,综合生产观更加符合现实存在的社会经济生活,体现了伴随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演进过程的时代合理性。 (1)从分工角度看,现代经济活动中,分工不断细化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细化的结果是大量服务活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活动独立出来,或者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衍生出来,如果忽略这些活动,那就无法全面衡量一国国民经济过程。 如:制造通讯器材是生产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换服务为什么就不是生产活动呢?产品设计等研究活动附属于该产品企业内部就是生产活动,而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设计企业为什么就不

11、是生产活动?人们的消费已经超出“物质消费”的范围,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多地体现在“服务消费”方面,满足消费的生产为什么不包括服务生产?,(续前),(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以市场交换为基本存在方式,受价格、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供求关系等因素制约。在此情境下,“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服务”都面临同样的制约因素,作为“经济产出”其实物形态上的差异不再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差别可能主要在于不同的“市场细分”。可以说,在手机制造与信息台信息交换服务之间的差异,并不比手机制造和粮食种植之间的差异大。,关于“综合生产观的时代合理性”,可参见徐向新:国民经济核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该书是国内较早

12、论述这一问题的著作。,四、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一)经济生产与市场化生产 (二)非市场化生产 (三)生产核算的范围 (四)住户成员的家务劳动:应不应该核算?怎样核算?,(一)经济生产与市场化生产,在“经济生产”定义的基础上,还需要具体确定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活动的范围”。 事实上,受“核算目的”和“核算手段”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符合上述“经济生产”一般定义的“生产活动”都能够包括在“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之内。 按照一般定义,“经济生产”是指其产出可以提供他人使用的活动。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里,“提供给其他单位使用”的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市场销售”,这样的“生产”就是“市场化生产”。,(二)非市场

13、化生产,但是整个经济的生产并不仅仅限于“市场化生产”,还存在“非市场化生产”。 1.提供给其他单位使用还有其他方式,如:有些生产者可能免费或以无经济意义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产出,政府及非营利机构的生产常常属于这种方式。 2.还存在着生产者自产自用的情况,没有提供给其他部门,如:企业自己制造生产用设备、农民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粮食。 这些都被统称为“非市场化生产”,其中:“免费或以无经济意义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产出”属于“其他非市场化生产”;“生产者自产自用”则属于“为自己最终使用的生产”。,(三)生产核算的范围,如果我们无视“非市场化生产”,那么国民经济核算就无法“全面度量国民经济生产总量”;但是,毕竟国

14、民经济核算是针对“市场经济”而设定的核算体系,宏观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那些市场经济活动”,至少是“与市场具有联系的活动”,因此,实际确定的“生产核算范围”是一个折衷的结果。,生产核算范围,1,所有货物的生产,市场化生产,非市场化生产,所有市场化的生产,无论货物还是服务。,2,对于服务生产,则主要包括“市场化”和“其他非市场化”这两种方式下的生产,除了住户自有住房服务外,基本不包括“为自己最终使用的服务生产”。,换一种角度表述为:,生产核算范围,1,2,为自己最终使用的货物生产,其他非市场化生产,3,其中被排除在外的主要是:“发生在住户内部的、有家庭成员完成的家务活动”,即:“住户内部自给性生产”

15、。,表2-2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表2-1列示了纳入核算范围的具体内容,只要属于所确定的范围,就应该作为“生产”予以核算,即使是“非法的经济活动”(如毒品生产),还是“隐蔽性的地下经济活动”(如:逃避政府监管的小煤窑、小铁矿等),都应该包括在内。因为核算本身不是要进行“道德判断”,只要这些活动是“真实发生的”,它就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核算就不能漠视其存在。,(四)住户成员的家务劳动:应不应该核算?怎样核算?,因为:这些活动同样具有为他人提供产出(有用性)的性质,同样具有投入产出的过程。只有“雇佣劳动的住户活动”才属于“生产活动”,“由住户成员完成的住户活动”不属于“生产活动”,这显然是荒谬

16、的。而且实际上,完成同一项活动,住户成员可能比雇员产生更大的效用,比如:母亲照料孩子的效果会高于保姆,因为有亲情贯穿于其中。因此,从经济福利角度看,特别有必要将这部分住户内部自给服务生产包括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内。,1.从理论上说,住户成员完成自己的家务活动也应该属于“经济生产”范畴。,个中原因主要在于:国民经济核算是服务于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之宏观经济管理的,而此类生产基本上是自成一体的活动,对经济其余部分的影响很小,与市场基本上是相对分离的和互不以来的。而且,这些生产大都具有“非市场性质”,难以找到“相应的市场价格”予以度量,如果将其包括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内,可能会对国民经济核算在制定政策、分析市场和失衡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如:如果在生产核算中认可“家庭成员完成的家务活动”,相对地就应该承认其“就业者的地位”,其结果是:几乎所有“成年人口”都将是“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就不再存在“失业现象”。但现实情况显然并非如此。,2.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处理方法仅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