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14121735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实用文档推选——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08.2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地产融资历史、现状 、未来趋势,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Part 01,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1、第一阶段: 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郑州、沙市、常州、四平)。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

2、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2、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 1992 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3、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

3、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4、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最早是197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历史。,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小结: 1、第一阶段: 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2、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3、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

4、年) 4、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什么是房地产融资?,Part 02,1、房地产融资 广义概念上讲,房地产融资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流通及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清算。 狭义概念上讲,房地产融资是房地产企业及房地产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总和,包括房地产信贷及资本市场融资等。 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一个企业的资金链条将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二、什么是房地产融资?,2、房地产融资的主要方式 自己搞:自有资金、预收房款、建设单位垫资; 外部搞: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融资(R

5、EITs)、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私募基金融资、项目股权出让融资(明股实债)、售后回买、售后回租、组合融资、海外融资、项目股权融资、商业抵押担保证券(CMBS); 合作搞:联合开发-开发商和经营商以合作方式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的一种融资方式,适用于大型商业项目的开发。,找钱!,1、银行贷款:一直以来,银行贷款一直是房地产企业经营发展的支柱,可细分为土地贷款和建筑贷款。常见的开发贷款有:短期透支贷款、存款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一般此类银行贷款需要完成“432”,即“四证齐全、30%资本金、二级开发资质”,基本来说需要受托支付、土地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担保等增信条件。,二、什么是房地产融资?,2

6、、房地产信托融资(REITs):现阶段信托产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信托投资公司直接对房地产项目投资,另一种模式是债权融资。相对银行贷款而言房地产信托计划的融资具有募集资金灵活方便、审批速度快、及资金利率可灵活调整等优势,劣势是信托融资的成本一般偏高。但是信托由分单一信托和集合信托两种,集合信托成本要稍高于单一信托。信托的放款条件也要求432但其他条件要比银行贷款宽松,比如对抵押物的要求、对还款来源的要求等。,3、项目股权出让融资(明股实债):指企业将自身拥有的项目全部股权或者部分出让给其他公司,以此获得项目继续投资或公司生存所需的资金。以出售项目股权来换取资金的融资方式,对于大多数的房地产企

7、业来说都具有实践意义,尤其是对资金饥渴、债券关系简单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举例:万科以31亿元收购广州原新光城市花园项目100%股权;我们的风云国能二号产品。不过, 对于一般持续经营性的公司,不到万不得已,公司的所有者不会选择此种方式。,4、组合融资:介乎股权与债权之间的信托产品,在房地产领域,组合夹层融资常指不属于抵押贷款的其他次级债或优先股。常常是对不同债权和股权的组合。在我国房地产融资市场,夹层融资作为房地产信托的一个变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直接的原因是,夹层融资可以绕开银监会212号文件规定的新发行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开发商必须“四证”齐全,自有资金超过35%,同时具备二级以上开发

8、资质的政策。与REITS相比,夹层融资更能解决“四证”齐全之前燃眉之急的融资问题。,房地产融资的历史,Part 03,1、房地产融资的历史总述: 总的来说,房地产融资经历了:“股权为主”-“非标兴起”-“定增重启”-“债券放量”-“回归信托、贷款”的变迁过程。 2006年前,也就是1978-2005年属于摸索阶段,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频出。 2006-2009年,IPO、股票增发是主要的融资渠道。 2009 年底,温家宝总理提出“国四条”,股权融资受限,非标兴起。 2010年证监会叫停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境内房地产IPO基本停滞。【从2010年至今,只有2家房地产企业在2015年12月成功在A股上

9、市(招商蛇口融资481亿元,新城控股融资53亿元,合计融资534亿元)。在境内IPO受阻的情况下,其他房地产企业只能通过港股等境外市场上市(2013年旭辉控股、新城发展、金伦天地等一批房地产企业赴港股上市),或者在A股借壳上市(如2015年湖北金环、绿地控股)。截至2017年5月,沪深交易所共有147家房地产上市企业。】 2014 年后,在市场调控作用下,房地产非标再次被重启的定增所取代。 2015 年初证监会颁布公司债新政,公司债发行主体扩容,政策放松下的房企纷纷放量发行,债券融资在2015-2016年增长迅速。 2017年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收紧,房地产企业信用债发行缩量75%,重新回归银

10、行贷款和房地产信托。,三、房地产融资的历史,房地产融资的现状,Part 04,四、房地产融资的现状2018监管新形势,2017年10月,打破刚性兑付 规范资金池,禁止期限错 产品结构更简单(公募、开放式私募等4类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可分级产品分级比例最高为3:1,不得对优先级提供保本保收益;多层嵌套和通道被消除;,2018年4月,2018年1月下旬,2018年1月上旬,2017年11月,十九大,一行三会统一发布 资管新规 征求意见稿,今后整个趋势是金融监管会越来越严,银监会 商业银行委贷 管理办法,不得接受受托管理的他人资金发放委托贷款 对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等进行规范,基金业协会

11、私募投资基金 备案须知,禁止通过委贷、信托贷款或者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类企业等从事借贷活动 2月12日起,协会不再办理不属于私募投资范围的产品申请,明确非标债权认定 禁止资金池业务 破刚兑,实现净值转型 消除多层嵌套限制通道,人行、银保监、证监会 资管新规 正式落地,房地产融资的未来趋势,Part 05,五、房地产融资的未来趋势,五、房地产融资的未来趋势,1、房地产市场的角度: 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会抑制的。 一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建设,肯定是会继续进行的。(1、中国人有了钱就喜欢建房或换新房;2、中国工程的质量不敢恭维,尤其近年来各大房地产巨头为了抢占市场,所造的房子质量,更是有水分在其中),2、政府政策的角度: 抑制房地产的政策会出,抑制房地产融资渠道等合规问题的政策会出。 但是2019-2021,将是房地产企业信用债的偿还高峰期。 2017-2019年房地产企业信用债偿还额几乎成倍增长,偿还额分别为1333亿元、2250亿元和4405亿元。2019-2021年将迎来房地产企业信用债的偿还高峰,每年偿还额高达4000-5000亿元。【数据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THANKS,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