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历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1667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弈论的历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博弈论的历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博弈论的历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博弈论的历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博弈论的历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弈论的历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论的历史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章 博弈论的历史和发展,2,本章结构,第一节 博弈论的起源和形成 第二节 博弈论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节 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3,第一节 博弈论的起源和形成,一、博弈论的起源 博弈本质是人类的决策选择,是人们相互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策略对抗情况下的决策选择。 博弈论来自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实践经验和古老智慧的结晶和升华发展而来的。,4,一、博弈论的起源,1、早期的博弈思想 2000多年前中国的齐威王田忌赛马; 1500年前的巴比伦犹太教法典的婚姻合同; 1838年的古诺模型; 1883年伯特兰德模型; 1881年埃奇沃斯提出的“合同曲线”。,5,一、博弈论的起源,2、对博弈问题系统的研究

2、 1913年齐默罗提出的关于象棋博弈的定理和逆推归纳法; 19211927年波雷尔对混合策略的第一个现代表述; 1928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扩展性博弈定义;,6,二、博弈论的形成,博弈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1944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出版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7,第二节 博弈论的成长和发展,三个研究高潮: 1、19401950年代 2、19501970年代 3、19801990年代,8,1、19401950年代,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概念和“纳什定理”。 “囚徒困境” 博弈的实验。 合作博弈的“核”与“夏普里值”概念。,9,2、19501970年代,“微分博弈”概念; “强均衡”概念; “重

3、复博弈”概念; “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 “焦点”概念; 博弈论在进化生物学中的公开应用。,10,无限次重复两寡头削价竞争博弈(案例1),两寡头削价竞争博弈 该博弈一次性博弈均衡是都采用低价,是囚徒困境型博弈。 触发策略:第一阶段采用H,如果前t-1阶段的结果都是(H,H),则继续采用H,否则采用L。,11,赛尔腾提出“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和“颤抖手均衡”。 海萨尼关于不完美信息博弈理论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概念。 进化博弈论的重要发展、共同知识、,2、19501970年代,12,2、19501970年代(案例2),(乙、不借-不打,甲、不分)和(乙、借-打,甲、分)是纳什均衡。,(乙、不借

4、-不打,甲、不分)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13,3、19801990年代,顺推归纳法 克瑞波斯和威尔逊提出了“序列均衡”、 斯密提出了“进化博弈论”,14,3、19801990年代,海萨尼和赛尔腾提出了非合作和合作博弈中均衡选择的一般理论和标准 1991年弗得博格和泰勒尔提出了“完美贝叶斯均衡” 1994年纳什和海萨尼因对博弈论的基础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6年莫里斯和维克瑞因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5,1994年约翰-海萨尼约翰-纳什,16,1994年获奖者约翰-海萨尼和约翰-纳什 约翰纳什(JOHN F.NASH) (1928-) 约翰纳什(JOHN F.NASH)美

5、国人 (1928- ),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奖。,17,约翰纳什,18,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 (1920-) 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美国人,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奖。,19,约翰海萨尼,20,1996年威廉-维克瑞姆斯-莫里斯,21,1996年获奖者威廉-维克瑞和姆斯-莫里斯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 (1936

6、-)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英国人,由于他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的论述,获得1996年诺贝尔经济奖。,22,詹姆斯莫里斯,23,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 (1914-1996) 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美国人 ,由于他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1996年诺贝尔经济奖。,24,威廉维克瑞,25,问题:什么是完美贝叶斯均衡,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的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的“判断”; 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的“判断

7、”, 他们的策略必须是“序列理性”的; 要求3:在均衡路径上的信息集处,“判断”由贝叶斯法则和各博弈方的均衡策略决定; 要求4:在不处于均衡路径上的信息集处,“判断”由贝叶斯法则和各博弈方在此处可能有的均衡策略决定。,26,3、19801990年代,博弈论走向成熟的时期 (1)现代经济活动规模、对抗性和竞争性的要求 (2)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3)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更加全面而完整的分析决策过程,27,3、19801990年代,宏观博弈论 微观博弈论 金融博弈论 等,28,第三节 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趋势 1、现代经济运行越来越复杂,博弈性越来越强; 2、博弈论在

8、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产生了博弈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29,第三节 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博弈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非合作博弈理论及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1、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2001年阿克罗夫、斯潘塞和斯蒂格利兹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微分博弈论的发展,30,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31,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获殊荣 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的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32,这三名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奠定了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

9、场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其中,阿克尔洛夫所作出的贡献在于阐述了这样一个市场现实,即卖方能向买方推销低质量商品等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市场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斯彭斯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们应如何利用其所掌握的更多信息来谋取更大收益方面的有关理论。斯蒂格利茨则阐述了有关掌握信息较少的市场一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的有关理论。,33,阿克尔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对传统的农业市场的分析研究,也适用于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分析研究。同时,他们的理论还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34,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Akerlof) (1940-) 今年61岁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教授出

10、生于美国的康涅狄格州的纽海文。1966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自1980年到现在,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任经济学首席教授。,35,阿克尔洛夫教授的研究发现,在一个市场中如果卖方掌握了比买方更有利的信息,他就可以掩盖产品的真相,以次充好。比如二手车市场,卖方市场对车况肯定比买方清楚得多,买方则只能从车况的表面情况来判断车况。这样卖方与买方处于信息非对称的状况,卖方具有信息优势,而买方则处于“劣势选择”地位。他的“劣势选择”概念已经被写进大学本科的教科书中。,36,他的理论还揭示出,在不规则的市场,买者如果无法观察到商品的内在质量,那么卖者就会以次充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将最终导致高

11、质量的产品从市场中退出,而只有低质品仍留在市场中,结果造成市场萎缩。阿克尔洛夫还揭示了借贷人和放款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如何导致第三世界国家如此高的借贷率等问题,其影响相当深远。,37,乔治阿克尔洛夫,38,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 (1948-) 48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蒙特卡莱。是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两所大学的院长。,39,他认为,假如顾主不能区分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劳动能力之间的区别,那么就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以低工资雇用低能力者,形成劳动力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斯彭斯还发现一个现象,即高能力的男性预期获得比同等能力的妇女更高的学历。在这种均衡下

12、,在男女之间的教育回报由于教育方面投资的不同而不同。另外,斯彭斯信号发送模型还对博弈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专业竞争下的市场均衡模型已经影响到其他领域,比如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40,迈克尔斯彭斯,4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ze) (1943-) 斯蒂格利茨可谓是站在其他两位学者的肩膀上,他在1976年和罗斯柴尔德合作的“竞争保险市场的均衡,论非完美信息经济学”一文全面总结了前两位学者的工作,早已成为在“劣势选择”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位58岁的学者出生于印第安那州格雷,196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大学执教。,42,他考察了什么样的无信

13、息代理人在非对称市场上可以改变他们的结局,同时更深入地研究了保险这个特殊的市场。他认为,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为保险公司无法确切地知道投保人对投保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究竟怎样。这种非对称也称“隐藏知识”。,43,他论证,均衡的唯一性是隐藏模型的典型特征,因为隐藏均衡与最有社会效率的信息发送均衡是一致的,他的文章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现在,分离和均衡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中的规范概念。他的文章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可能是引用率最高的。在大量和别人合著的文章中,他反复指出如果忽视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经济模型可能造成误导。,44,1984年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创立了被称之为效

14、率工资的劳动市场模型,以期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非自愿失业。成为现代劳动力及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研究成果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激励,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抽象,而且有很高的实用性。,45,约瑟夫斯蒂格利茨,46,第三节 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博弈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二是合作博弈理论的发展 2005年奥曼和谢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未来博弈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三实验博弈论的发展 2002年史密斯和卡尼曼因对实验经济学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47,2002年弗农史密斯丹尼尔卡恩曼,48,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9日专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因其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和以色列经济学家丹尼尔卡恩曼。,49,Vernon L. Smith,50,Daniel Kahneman,51,2005年罗伯特奥曼托马斯谢林,52,瑞典皇家科学院2005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作出的贡献。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53,罗伯特-奥曼,54,托马斯-谢林,55,第三节 博弈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博弈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四是进化博弈论的发展 未来博弈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