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文字素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213287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文字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文字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文字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文字素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 -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气候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 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主要表现: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 洲相比,季风现象要明显得多。就是著称于世界的亚洲季风区中,也是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 唯有中国冬夏季风都很显著。季风在冬季与夏季有明显的风向更替。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 的季风气候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季风气候表现显著,结构复杂。我国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

2、润,和世界其他地 区季风相比,无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很强,这就影响到我国的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 相比,冬季偏低,夏季偏高,特别是和亚欧大陆西部相比,则差数更大。 季风在季节上的转换也非常明显,而且影响范围很大,我国季风区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 一半。其范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乌鞘岭一祁连山东段一巴颜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 冈底斯山连线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在季风的成因类型上,我国东半部近地面层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 海陆季风,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是由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 的高原季风;高层大气中还有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形成的行星季风,在三者之中,海

3、陆季风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而高原季风和行星季风是次要的,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们却 加强了海陆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扩大。三种季风的汇合,相互作用,遂形成了我国季 风气候显著、复杂的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生长。但降水变率大, 水旱灾害频繁。 (二)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 原因是: 1、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 2、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 3、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 (三)气候类型多样 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和一 个青藏高原气候区。按照水分条件,从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

4、干旱之别。 再加之我国山地多而高大,山区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在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 的垂直变化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水热条件的空间组合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广大 的青藏高原,突起在我国西南部,除了本身形成特殊的高原气侯外,它还通过热力与动力作 用,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从而使我国气候更为复杂。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 水热同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便于农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 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二、我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太阳辐射、洋流、地面状况以及 大气环流。

5、(一)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是决定太阳辐射和热量条件、影响气候特征的基本因素。我国处于北纬53o31 和 3o52的中低纬度位置,北端漠河距北极4000 公里,南端曾母暗沙距赤道40 公里,北回 用心 爱心 专心- 2 - 归线穿过华南地区。南北跨纬度49o,距离有5500 公里,由于南北各地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使气温分布有所不同形成的温度带有三个主带、九个亚带。即常热带、中热带、暖热带、 暖亚热带、 中亚热带、 凉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由于我国领土97处于 20o50o 的中低纬度位置,故温度带以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为主,占据面积广大,气候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 (二)海陆位

6、置 海陆分布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一个基本因子。大陆和海洋的热力学性质是不同的。在暖季, 大陆上的空气变暖,得到热量;而海洋上的空气则失掉热量;冬季相反,大陆上空气变冷(失 掉热量),而海洋上的空气受到加热。在地球上某个地区如果空气受到加热,这个地区称作 “热 源” ,如果受到冷却,则称“冷源”。 (三)太阳辐射 1、影响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因素: 2、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决定着地面和大气的热量状况,而热量状况又决定着发生在地面和大气间 的其他现象和过程,其最终的综合表现就是气候。所以说,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 最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取决十地理纬度。 (四)洋流 影响

7、我国的洋流有中国寒流和台湾暖流,但因在位置上寒流靠近大陆,暖流原离大 陆,所以对海陆温差没有起什么大的调节作用,甚至还加深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尤 其是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无法将暖流的热量调剂给大陆;到了夏季,风从海洋吹 向大陆时,大陆已经迅速增温了,仅在寒流所经沿岸地区对气温稍有调节。不过,暖流 对我国东部的水汽输送却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如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和冬季回归 气流对台湾东北部和东南沿海的降水影响比较明显。 (五)地面状况(近地面层情况) 在季风成因类型上,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由高原面与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而形 成的高原季风。 1、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较

8、大的高原。它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使得在高原上出现 独特的气候和天气,并且对我国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是高耸在大气中的大陆块。高原气候和四周平原地区相比较,大陆性比较 小。例如,拉萨、黑河地区气温年较差在18-22 oC 之间,而同样纬度带上的九江、合肥 地区气温年较差为26-28oC。但是将拉萨、 黑河的气温年较差和我国东部同高度的自由大 气温度的年较差相比较,前者将比后者大一倍。高原上云量少,空气干净,辐射比平原 地区强,这使高原上气温日变化比平原上剧烈些。高原上的复杂地形引起气流中各种不 同的扰动。 2、山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六)大气环流( 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 1、行星

9、风系: 大气中由于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加热的差异以及行星的自转运动,出现的有规律的风 系,人们称作行星风系(也称基本气流)。在任何行星上都可能发生。 地球上的大气处在永不止息的流动中,大气运动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地球是 个球体,太阳对地球- 大气系统的加热是不均匀的。在赤道上加热作用强,在南北极加 用心 爱心 专心- 3 - 热弱。为了保持地球一大气系统的热平衡,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必须出现空气的流动。由 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空气的流动表现成东西方向的流动。假如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在假使 地球上没有海陆分布和山脉起伏。在南、北半球近地面层1.5公里高度以下,空气的流 动可以看成是几条长河。就北半球而言,

10、从赤道到北纬30o 出现自东向西的流动;在纬 度 30- 60o 之间, 出现西风气流; 在北纬 60o 以上, 又出现自东向西的流动。在对流层中、 上部 5-12 公里高度空气的流动比低层简单一些:从赤道到北纬25o 盛行东风,北纬25o 以北出现西风。这种大气中的长河,人们称作行星风系(也称基本气流),意思是说,在 任何行星上,由于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加热的差异以及行星的自转运动,都可以出现这种 风系。 2、天气系统 我国的南北幅度甚大,南海诸岛接近赤道,最北的漠河县接近北纬54o。它受到低纬 度的东风带和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的影响。我国北纬25o 以北地区,天气系统都是从西 边移动过来的。而在

11、低纬度地区则受到东面移过来的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西面是大陆, 从西边移过来的系统在进入我国时,离开海洋甚远,一般不能引起丰沛的降水,造成我 国西部地区大片干旱气候区。 一年之中,行星风带有季节性的位移,在北半球冬季行星风带位置最偏南,夏季位 置最北。在东西风基本气流交界的地方,即在北纬20- 35o 范围内。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 最大。在这个地区冬季受西风支配。在夏季东风气流可以伸展到该地。在这个纬度带内, 天气现象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以及亚洲南部季风气候之所以特别明 显,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该地区冬、夏行星风带的变化最明显。 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气流的分布并非如上述那么简单。

12、气压场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代表气流场。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 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 南信风,越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气流源 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 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夏季风一般5 月初盛行于华南,6 月中夏季风推移到江淮流域,7 月中下旬夏季风再次北跃到华北与东 北地区,到8 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北界可达东北北部、内蒙古长城沿线,它与 从西北来的

13、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充沛的降水。一般在9 月份北方的冷空 气开始加强,很快向南推移。东南季风活动从华南推进到东北,约需4 个月的时间,而 向南撤退一般仅1 个月左右。西南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1 个月,而退却 往往要几个月时间。 三、我国气温特点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决定了我国东半部属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型,西北部深 人大陆腹地,属于干旱气候,西南部为高度超过3000m的青藏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 我国从赤道带,经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直到寒温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 特别是东部表现更为明显,温度基本上自南向北降低。季风的更替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 复杂

14、。 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 所决定。 (一)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4 - 1、北冷南热,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大,而且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 2、平原暖、高原冷 3、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4、平原和高原上等温线稀疏,高原边缘和大山脉附近等温线密集 (二)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1、纬度的影响显著 (1)等温线排列基本与纬线平行,分布密集、南热北冷,温差大。 (2)最热的地方是海南岛南部、台湾南部、西沙、南沙群岛,最冷的地方是东北的大兴安岭 北部,寒极漠河, (又称中国的寒极)与纬度最高的地方基本一致。 2、地形的

15、影响很大 (1)在东部因山脉、平原、河谷、海峡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等温线发生波状弯曲。 (2)在西部因大盆地与大高原的影响,使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或半封闭的马蹄形。 3、冬季风影响突出 全国普遍低温, 大部分地区0以下, 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低,距平为负, 一般差 520 (三)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海陆影响显著 (1)东部等温线排列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分布稀疏,南北温差小。 (2)全国普遍高温,20等温线包围着我国大部分,为高温区与温暖区。 2、地形的影响很大 (1)大盆地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为正变;吐鲁番盆地是全国高温之中心,有“火洲”之称。 (2)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大、小兴安岭是全国气

16、温偏低凉爽的地区。 全国最热的地方不在纬度最低的南方,而是在大陆上地势最低洼的地方一吐鲁番。 3、夏季风影响突出 我国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偏高,距平为正,一般差14 四、气温的变化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相当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 区长夏无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 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它使得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 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 冬天的一些不利的工程灾害,如冰冻、积雪,甚至雨凇等对道路、房屋和架空线路的影响, 以及道路冰雪防滑、春季翻浆等,可以向南扩展。而夏季的一些对工程不利的问题,如房屋 通风、道路雨季塌方和被冲毁等,甚而黑色(沥青和渣油)路面的泛油等,也都可以一直影 响到北方。 五、我国降水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且愈向内陆减少愈为迅速。 2、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