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

上传人:3**** 文档编号:14121180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8(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四 懂: 1.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3.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4.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四 会: 1.会使用消防器材; 2.会报火警; 3.会扑救初起火灾; 4.会组织疏散逃生。 企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目的 目录 1 2 3 4 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预防 火灾的应急处理 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01 火灾的特性 一、火灾的特性 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 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 反应。 火灾: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 控制的灾害

2、性燃烧现象 。 一、火灾的特性 燃烧三要素 燃燃 烧烧 着火点着火点 可燃物可燃物 助燃物助燃物 木材 纸 塑料 轻金属 柴油 汽油 天然气 液化气 空气 氧气 氯气 指达到可燃物开 始燃烧的温度, 即燃点。 明火 火花 高温物体 化学反应放热 一、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 固体火灾,燃烧后均形成灰烬,如:木材,纸张橡胶,,塑料及棉织品等。 B类火灾 一般指液体或可溶性固体燃烧的火灾,如汽油煤油食油等各种油类等。 C类火灾: 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气,沼气,乙炔等。 D类火灾: 轻金属火灾,如金属钠,,金属钾,镁粉,铝粉等燃烧的火灾。 E类火灾: 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3、一、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发展 初起阶段 全面发展阶段 熄灭阶段 猛烈燃烧阶段 周边无其他可燃物或 密闭空间内时 一、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危害特征 1.突发性: 停电; 黑暗; 高温; 大火; 浓烈的烟雾; 众人的惊慌。 火灾的发生事先都没有预警,是人所未知的,不良的环境会引发人内心的 恐惧和慌乱,使人方向感丧失,判断力丧失, 从而不能采取正确、安全的措 施。 一、火灾的特性 一、火灾的特性 一、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危害特征 2.有毒烟气: 主要成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硫化氢、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氮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炭黑、碎屑、灰 烬等颗粒物; 人吸入后

4、造成中毒和缺氧,诱发晕厥或者其他疾病,造成死亡; 使火场内能见度降低; 四处蔓延,高温、可燃的烟气扩散至其他空间,使火势蔓延。 火灾事故中80%的死亡是因为吸入有毒烟气中毒。 一、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危害特征 3.高温: 一般的着火物质燃烧,火场内温度可以到800摄氏度以上; 高温辐射可能引燃衣物,或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烧伤甚至死亡; 高温辐射引燃附近未直接接触的其他可燃物; 高温破坏建筑结构。 4.缺氧: 由于物质燃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在相对通风不良的室内火灾中,火场 空间内氧气急剧消耗,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引发缺氧性疾病甚至窒息死亡。 02 火灾的预防 二、火灾的预防 预防原理 1、控制

5、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 4、阻止火势蔓延 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点 二、火灾的预防 预防措施 1、控制可燃物 使用不燃或难燃物质代替可燃物质; 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环境加强通风,避 免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积聚; 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环境加装浓度报警 装置等; 及时清理出车间不需要的物料; 及时清洁车间积聚的镁粉; 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点 二、火灾的预防 预防措施 2、隔绝空气 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密封的设备内 进行; 充装惰性气体保护; 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如金属 钠储存在煤油中。 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点 二、火灾的预防 预防措施 3、消除着火源 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爆电气; 可燃

6、物禁止放在电箱等电气设备附近; 高温设备,动火作业现场应清理可燃物; 禁止吸烟、携带火种、禁止明火等; 防静电、防雷; 遮光; 可燃物仓库的温湿度控制 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点 二、火灾的预防 预防措施 4、阻止火势蔓延 火灾探测报警器; 灭火器等灭火器材; 控制单位空间内可燃物数量, 如在车间存放的化学品、可 燃包装物不超过一个班的量; 可燃物堆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墙。 02 火灾的应急处置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火灾应急处理的基本任务 现场负 责人 报警/ 上报 灭火 警戒 救援 人员 疏散 火灾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1. 优先保障人员人身安全; 2. 统一指挥、同步行动原则,

7、由现场 最高职位人员负责统一指挥,每项 工作指定负责人组织实施; 3. 先控制、后灭火原则,发现火灾时 应立即组织移开起火点附近的可燃 物(电气火灾还需安排断电),并同步 安排人员准备灭火。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1.报警/上报 报告部门主管; 报告公司安管; 通知119(火势可能蔓延且难以控制) 报告内容: 着火地点; 着火物; 火势大小; 已采取或即将采取的措施。(如有)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2.灭火 灭火基本原理 A.冷却灭火: 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温度之下。 B.隔离灭火: 将可燃物、助燃物与火源分开。 C.窒息灭火: 将可燃物表面与空气隔开,使其无法燃烧。 D.化学抑制法: 一般的物

8、质燃烧过程中,通常可燃物需要先气化然后与氧气结合才能燃烧, 化学抑制法即在可燃物气化时使其混入不可燃烧杂质,减少其与氧气接触的 机会,达到灭火的效果。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3.人员疏散 疏散除应急人员之外的所有无关人员; 优先疏散行动不便人员和女员工; 在火势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从熟悉的路线疏散; 统一疏散至公司紧急集合点(篮球场); 疏散完毕应进行人员清点,发现人员失踪应通报部门负责人或安管。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3.人员疏散 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消防演练,减少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时的惊慌情绪; 平时应关注本车间的消防疏散路线,保持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门的畅通; 负责人做好疏散人员的安抚,避

9、免人员慌乱情绪; 发生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 遇到火势威胁时,应披上用水浸湿的衣物、被褥等(保持身体尽可能的湿),向安全出口 方向冲出去; 通过浓烟区域时,应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湿布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应尽可能脱掉着火衣物,或者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 住火苗灭火(不可用灭火器灭火,初起时可以用水灭火)。 如果逃生路线被火封锁或其他原因不通时,应立即退回并寻找其他出口,所有通道均不 通时,应寻找安全庇护所(无可燃物,有充足的水,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可能时,在窗口 挥舞衣物、呼叫等发送求救信号。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4. 救援 现场能救援时尽力施救,不能时应告知负责人

10、、安管等人员受困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施救。 5. 警戒 劝阻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引导救援、灭火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 避免混水摸鱼事件,关注是否有可疑人员人为纵火。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6. 镁金属火灾的应急处理 镁的化学特性 1.镁与氧气、酸发生反应 2.镁与水或水蒸气发生反应 Mg+H2O=MgO+H2+Q (大量) ;Mg+2H2O=Mg(OH)2+H2+Q (大 量) (温度超过80,镁与水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3.镁与氮气发生反应:3Mg+N2=Mg3N2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6.镁金属火灾的应急处理 镁的火灾危害性 火灾预防措施 熔融镁汤与空气接触燃烧 使用N2、SF6保护气体隔离 高

11、温镁渣遇水反应 捞渣工具避免有水,捞出高温镁渣后用 干沙覆盖,待镁渣冷却后再处理 镁屑、镁粉积聚燃烧 定期清洁车间积聚的镁粉 镁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发生爆炸 车间安装强制通风设施和集尘装置 三、火灾的应急处理 6.镁金属火灾的应急处理 镁着火 用水扑灭效果 用干砂覆盖 镁着火的扑灭措施 采用干砂或D类专用灭火器灭火严禁用 水扑灭。 04 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室内消防栓 消防警铃 消防警铃手动报警器 消防栓箱 使用消防栓前应按下 手报,否则消防栓无 水或水压不足。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室内消防栓 消防水带 消防水枪 消防栓接口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AB

12、C干粉灭火器,可用于扑灭 A、B、C、E类火灾 D类干粉灭火器,可用于扑灭 D类火灾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保险插销. 3.压力表 4.瓶体 1.压把 5.喷管 使用方法 提起灭火器,转动喷管使其朝前 拔出插销 对准火源根部 按下手把,左右扫射 提、拉、瞄、压。 D类干粉灭火器构造及 使用方法相同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可用于A、B、C、E类,但效果不 如干粉灭火器; 灭火无残留,适用于贵重或精密 仪器的初起火灾; 不可在有人的密闭空间内使用; 使用时手与身体其他部位避免接 触喷出的气体和铁质弯管处,避 免冻伤。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ABC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消防沙桶 四、常用消防器材介绍 消防应急照明灯(应急灯) 消防疏散指示灯 感谢收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