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120886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第二次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月考试题8年级历史第2次月考试题 1、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只 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内。) 1.读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产生在( ) A雅片战争期间 B第2次雅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8国联军侵华期间 2清史纪事本末):“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因而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以下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 A严复 B 康有为 C梁启超 D邓世昌 3.“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1秤分。革除鞑虏

2、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A.3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 4.“它因模仿1部份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1块西1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洪仁玕 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属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毛病的是( )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的起义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

3、颠覆清王朝的 6.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1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究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确当务之急是要有1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固执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7.“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旁皇;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燃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情;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所铸就的“民族丰碑”()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结束了封建帝制 D颠覆了封建制度 8.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是中国历史上第1

4、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体现了3权分立原则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具有反对封建独裁制度的进步意义 A.B. C.D. 9.有1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甚么东西。”这类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总书记指出,宏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1起的精神气力。以下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11

5、917年世界产生的1件大事使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看到了曙光,并由此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此事件是( ) A 54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新青年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1新 12.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发太多的注意。但是,1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引发了54运动 C.提出完全的民主革命纲领D.增进了国共合作 2、判断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有关史实或史论是不是正确。正确的标为T,毛病的标为F

6、,每小题2分,共6分) 13.“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哄,加上清政府的围歼终究以失败告终。”材料描写的是义和团运动。( ) 14.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亲信拉拢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决然发动了护国运动。( ) 15.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日,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成立100周年。( ) 3、 综合题(本大题有3题,其中第16题4分,17题6分,18题10分,共20分) 16. 浏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410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同等。积410年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同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总理遗

7、言 材料2 中国同盟会宣言 (1)材料中的“余”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指点思想是甚么?他领导建立了亚洲第1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名称又是甚么?(2分) (2)我们应当学习“余”身上的哪些精神?(2分) 17材料1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2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公道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万式赢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材料3 在这个运动中,数10万具有高度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充当了运动的先锋。觉悟了的无产阶级,第1次作为独立的政治气力,登上了政治

8、舞台。它增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1) 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提倡青年学习哪些“西洋近代文明”?(1分) (2)材料2中“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甚么运动?(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芮恩施认为这场运动“基本上是公道的”的理由是甚么?(1分) (3)据材料3回答,54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甚么关系?(1分) (4)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青年人应担当起甚么责任?(2分) 18.西方列强的侵犯,迫使中国人民不能不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门路。在1进程中,中国社会在苦难中不断走向进步。浏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

9、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 材料2 材料3 民国初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其实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1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份子,进行1场剧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写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4 当他们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已超越了仿效某个具体建制的轨迹。他们不再热中于讨论民主与君主独裁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什么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1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西洋式的国家”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何?“学习外国利器”的根本目的是甚么(2分) (2)材料2中两幅图片宣扬的是甚么思想?(1分) (3) 材料3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甚么历史事件?(1分)这1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2分) (4) 材料1中“民主社会在中国屡屡失败”具体指哪些史实?(2分)据材料指出“他们”认为民主社会在中国屡屡失败的缘由。(1分) (5)从中国人民近代探索中,你有何感想?(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