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20531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价和成本控制苏大魏教学案例(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价和成本控制,2014年10月,2,第一章 电价,2,3,一、电价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模式,1、电价定义:是电能商品的销售价格,是电能价值的货币表现。 “准公共产品” 2、电价的构成:由电能的成本、税收和利润三个部分构成 3、制定电价的原则: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利润,依法纳税;坚持公平合理,促进电力建设;促进合理用电。 4、电价管理的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统一领导”主要指统一政策和统一定价原则; “分级管理”主要指中央和省物价主管部门按一定的权限分工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电价进行管理。 农村电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行政主管部门确定,5,一、电价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模式,电价分

2、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电网企业输配电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三种。目前我国的电价体系只有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没有独立的输配电电价。电价贯彻电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因而可利用电价在市场环境中的经济信号作用,指导、调节、控制电力生产与消费,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其中对需求侧节能降耗和开发可再生能源起作用的电价机制主要是销售电价。,6,一、电价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模式,销售电价是供电企业与终端用户的结算价格,包括目录电价和价外基金及附加,其中只有目录电价对应的收入形成电力企业的销售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期,中国的电价政策还是较侧重于提高发电侧的

3、供给能力,近几年才开始注意电价对需求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销售电价是直接与电力需求密切相关的价格机制,合理的销售电价体系、电价结构、定价机制和电价管理可以促使用户改变用电方式,引导用户消费行为,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促进电力消费合理化,提高电力使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一、电价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模式,一直以来,我们在能源的利用上重供给轻管理。这种重开源轻节流的观念造成我国能源的终端使用效率低下,据测算,中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 倍,目前我国创造1 美元的GDP值要耗电1.25 千瓦时,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耗电只有0.3 到0.4 千瓦时,日本只需要0.

4、23 千瓦时。其次造成需求侧的电能消费方式、消费行为不合理,如电能消费普遍集中在用电高峰时间,加大了系统峰谷差,低能耗的用电设备得不到推广使用等。因此我国需求侧节能前景广泛,潜在市场巨大。,8,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销售电价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其中与节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系的电价分类有: 单一制电价、 两部制电价、 峰谷分时电价、 季节性电价、 丰枯电价、 避峰(可中断负荷)补偿电价、 差别电价、 梯级电价等。,9,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1、单一制电价 单一制电价只有一个电度电价,即按用电量多少计收电费,设备容量无关。除大工业客户外其他客户均执行。 2、 两部制电价 两部制

5、电价是将电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基本电价,是以客户受电容量(kVA)或客户最大需量(kW)计算的,与其实际用电量无关;另一部分称为电度电价,在计算电度电费时以客户实际用电量计算电费的。目前,我国只对大工业客户实行两部制电价。,10,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通过对用户基本电费计算方法的规定,如对最低契约限额的规定,既可以控制用户合理申请用电容量,减少不必要的备用容量,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发电容量投资和输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成本,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又可以减少“大马拉小车”现象,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其次通过对超限部分的需量的基本电费翻倍计费,可以促使用户调整用电方式,降低用电

6、同时率,自觉控制用电最大负荷。,11,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例如,上海市基本电费的计算方法(按最大需量计算基本电价):基本电费以月计算,按订立的契约限额作为计算基本电费的依据。实抄最大需量超过契约限额的,超出部分加倍计费。实抄最大需量小于契约限额的按契约限额计算基本电费。高压供电客户的契约限额不得小于受电变压器容量(包括不经过受电变压器的高压电动机)的40,但不得大于合同供电容量。低压供电客户的契约限额在50kW 至合同供电容量之间调整。,12,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举例,若某用户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则该客户可申请的契约限额在4001000kW 之间,若某月客户订立的契约限额为

7、600kW,当月实抄最大需量为700 kW,按最大需量计算的基本电价为39 元/千瓦,则该客户当月基本电费为:60039+(700-600)39231200 元。若该客户当月实抄最大需量为500 kW,则该客户当月基本电费为:6003923400 元。,13,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以两部制电价结算电费的方式中,除了按电度电价、基本电价结算的电度电费和基本电费外,另还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即对实际功率因数小于标准值的用户进行处罚(按相应的调整系数另外增加电费,实际功率因数越小罚款越多),对大于标准值的用户进行奖励(按相应的调整系数另外扣减电费,实际功率因数越大奖励越多)。因此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机

8、制可以促使用户搞好无功平衡、降低系统损耗。,14,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从以上分析可知,两部制电价是一种带有节能降耗政策取向的电价结构,它可以促使用户提高设备利用率,折减不必要的设备容量,控制用电最大负荷,减少电能损耗,因此应推广运用。但目前两部制电价的执行范围还不够大,国家要求对315kVA 及以上的工商企业客户实行两部制电价,上海目前已推广到100kVA 及以上的工商企业客户。,15,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我国两部制电价存在着基本电价偏低,电度电价偏高,不符合供电成本中的固定费用与变动费用这两部分的比例。其中按变压器容量计算的基本电价,难以调动用户压峰填谷的积极性。而按最大需量计算

9、的基本电价尽管能起到降低用户最大负荷的作用,但由于计算基本电费时取的是一个月中任一时段的最大需量,因此用户若降低高峰时段的最大负荷,并不能降低其基本电费。这些缺陷使得两部制电价不能充分发挥其压峰填谷和使负荷曲线相对平稳的作用。,16,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峰谷分时电价是电网企业为实施综合资源管理而向需求侧用户提供的一种影响面大、敏感性强的有效且便于操作的需求侧激励措施。我国自1983年起在在河南正式进行峰谷分时电价的试行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国分时电价制度的序幕,之后陆续在各地推广实行。,17,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简答题: 两部制电价的含义是什么? 答:大工业电价又称两部制电价,就是把电

10、价分成两部分: 1)基本电价,亦称固定电价,代表电力企业成本中的容量成本,即固定费用部分。在计算每月基本电费时,以用户用电设备容量(kVA)或用户最大需量(kW)进行计算,与用户每月实际用电量无关。 2)电度电价,亦称流动电价,代表电力企业成本中的电能成本,即流动费用部分。在计算每月电度电费时,以用户实际用电量(kWh)进行计算,与用户用电设备容量或最大需量无关。 按以上两种电价分别计算后的电费相加,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后,即为用户所应付的全部电费。这种合理分担容量成本和电能成本的电价制度,就是两部制电价。,18,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简答题: 为什么要实行两部制电价? 答:实行两部制电价

11、是因为两部制电价具有以下优越性: 1)可发挥价格经济杠杆作用,促使用户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变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节约电能损耗,压低最大负荷,提高负荷率和改善功率因数,从而减少了电费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 2)由于用户采取了以上措施,必然使电网的负荷率随之提高,无功负荷减少,线损降低,提高了电网供电能力;同时,也可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 3)使用户合理负担电力生产成本费用。由于发供用电一致性的特点,不论用户用电量多少或用电与否,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用户随时用电的需要,必须经常准备着一定的发、供电设备容量,每月必须支付一定的容量成本费用,因此,这部分固定费用理应由用户分担。,19,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

12、,3、峰谷分时电价 峰谷分时电价是将一天24h分成四个时段(尖峰、高峰、平段、低谷)或三个时段(高峰、平段、低谷),每个时段实行不同价格水平。湖南省采用四个时段。 实行分时电价的目的是进一步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客户移峰填谷,降低电网峰谷负荷差,缓解高峰负荷期间电力供需矛盾,使有限的电力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20,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峰谷分时电价的时段划分 平段7:008:00 11:0015:00 22:0023:00 尖峰19:0022:00 高峰8:0011:00 15:0019:00 低谷23:00次日7:00,21,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范

13、围 用电环节:大工业用户和受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非、普工业用户全部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监狱企业和1997年以前建成的城镇供水企业暂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居民生活用电、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执行商业电价的电量、农业排灌(由省电网直供的100kVA及以上)用电由用户选择实行峰谷分时电价,选择后,应保持一年不变,22,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分时电价的浮动幅度 用电环节: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动力用电, 尖峰时段上浮 (80%), 高峰时段上浮 (34%), 低谷时段下浮 (55%)。(湘价重2006185号文)。 2008年低谷电价下浮47%,低谷用电比例超过75部分按平段计价。现在执行47%

14、低谷时段电价的其它规定: 最低限价为:丰水期0.124元/千瓦时,枯水期0.156元/千瓦时,平水期0.14元/千瓦时。,23,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峰谷分时电价是一种有利于节能降耗的电价政策,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峰平谷各时段的划分缺乏弹性。峰平谷各时段的划分主要以当地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变化为依据,虽然各地区在时段划分上有所不同,但同一地区对峰平谷各时段的划分始终是不变的。实际上由于季节的不同,同一地区负荷曲线峰平谷出现的时段会有所变化,而峰谷分时电价依据的相应时段始终是一成不变的,造成与系统负荷变化不一致。 2)峰平谷各时段电价的定价方法欠科学,各时段价差的制定不够合理,会影响节能效

15、果。,24,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简答题: 为什么实行峰谷电价? 答:(1)实行峰谷电价,体现了电能商品的时间价差。电力企业利用价格经济杠杆作用,调动用户削峰填谷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是一项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手段;同时,也会降低电力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生产率。实行分时电价,可公平处理不同用户之间用电的利益关系,使用户合理承担电力成本,对提高用户、电力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效果。,25,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4、差别电价 差别电价是2004年国家发改委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六大高耗能行业(2006 年又增加了黄磷、锌冶炼)区分淘汰类、限制类、

16、允许类和鼓励类,其中对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用电价格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分别加价0.05元和0.02元(目前分别调整为0.2元和0.15元)。实行差别电价,是国家利用价格杠杆来淘汰落后产业,对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差别电价是为直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而制定的电价政策。,26,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目前在实行差别电价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对不同企业区分淘汰类、限制类、允许类和鼓励类的标准如何确定,同一地区的划分标准应一致。 2)差别电价实际是否执行到位。 3)由于我国东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较大,能耗结构不同,能源供需情况不同,因此在执行差别电价时应有所区别。例如同样的企业在东南部划分为淘汰类,在中西部可以划为限制类或允许类,这样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27,二、我国现行销售电价机制,梯级电价 梯级电价从节能角度考虑,应是随着用电量的增长电价越来越高。目前梯级电价在我国少数省市实行,主要针对居民用户。由于用电量越多,电价越高,因此实行梯级电价,可以抑制用户用电浪费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