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192473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解析)1研究发现,在距今3800年左右,中国文明和其他文明就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麦类作物,黄牛、绵羊、山羊等家畜品种以及青铜冶金技术,陆续进入中原。其中一部分很快被我们加以改造和提升,创造出夏、商、周三代灿烂的青铜文化。材料表明()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化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中外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包容性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重要原因文明多样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ABCD2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

2、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成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BCD3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食、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包容性是唐朝文化繁荣昌盛的内在原因中华文化始终坚持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ABCD4“四平调”由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接壤地区的一种民间花鼓演变而成,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因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有人便称它为“四拼调”,后改称“四平调

3、”。“四平调”的形成体现了()A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中华文化能够做到兼收并蓄5我国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收录了BBS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你认为支持者的理由是()促进文化发展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包容的心态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ABCD6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唐代的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收集了50多个药方。两宋时

4、期设立了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善。近年来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中医获得了新的发展。下列关于中医发展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有()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医学分科接近完善,说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西医相互补充,说明中西医逐渐化异趋同中西医相互取长补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BCD7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这一艺术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薪火相传、博大精深尊重差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沿袭传

5、统、洋为中用ABCD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有()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ABCD9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共同体,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

6、精神特质。这一特质在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和推崇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保留ABCD答案1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化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明多样性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错误。2B中华文化“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D“唐朝都城长安,食胡食、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这说明中华文化求同

7、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题意无关;在材料中未体现。4D“四平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说明中华文化能够做到兼收并蓄,故答案选D。A观点与现实不符。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应排除。5A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都适合反对者的观点,与题意不符。6B材料反映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未强调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与题意不符。中西医相互补充、借鉴,说明中西医逐渐融汇、取长补短,而不是化异趋同,说法错误。7B木卡姆艺术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符合题意。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8D材料反映的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未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中华各民族之间交流互鉴,未体现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题意不符。9A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故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承袭和保留”的说法片面,故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