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19246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一中云龙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屏(bng)息 仲裁(zhng) 凌(ln)空 殚精竭虑B. 桅(wi)杆 默契(q) 悄(qio)然 锐不可当C. 娴(xin)熟 溃(ku)退 歼灭(jin) 眼花瞭乱D. 湛(zhn)蓝 要塞(s) 翘(qio)首 摧枯拉朽 2、古诗文默写。(10分)(1)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2)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3)龟虽寿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

2、。(4)记承天寺夜游中,以水喻月光的名句: , , 。点明主旨的句子: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似乎成为了画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若(A. 刻意 B.用心)模仿,必定邯郸学步。作家屠格涅夫曾说,要找出自己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低,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可以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图,我们却可以拥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诗人说过,我是这个土岗子上最出色的麦子。是啊!不必羡慕别人的辉煌,勇敢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你就是最棒的。只有敢于展现自己,生命就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 , 。如果生活

3、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走好自己的路,就算无法登上顶峰,也可以在峰回路转中体会途中美景,又何必为登顶不成而(A.失望 B. 惆怅)。(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A.刻意 B.用心) (A.失望 B.惆怅)(2)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上文,仿照“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名著阅读(5分)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4、。 胡愈之(1)材料中的“他”是 ,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 ,曾易名为 (3分)(2)这本书为全世界回答了“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现代技术,他们 ”的疑问。(2分)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 中新网消息:教育部语用司日前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有关语文学习特别是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给这则材料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不超过l5个字。二、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10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5、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甲文三峡节选自 ,作者 , (时期) 家。乙文作者 , 时思想家。(6分)7.解释

6、下列加点的字词。(6分) (1)略无阙处 (2)不见曦月 (3)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 (5)晓雾将歇 (6)夕日欲颓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C.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D.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一切景语皆情语”。三峡写景,抓住山的 特征,通过 突出水的特征,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答谢中书书写景,通过描写山川之美,传达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4分)三、现代文阅

7、读(24分)(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11-14题。(共12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

8、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

9、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什么,起什么作用?(3分) 12、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2分)13、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12分)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

10、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当槐花把一座座村

11、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