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89001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演示教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内容提要:分析研究直接故意犯罪过程的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 重点: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 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二)特征 1、属于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它们之间彼此独立存在,不可相互转化。 2、分别表现为既遂犯、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直接故意犯罪并非都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 1、举动犯 2、情节犯 3、结果加重犯和情节犯 4、突发性犯罪,

2、第二节犯罪既遂形态,一、概念 1、犯罪既遂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2、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 A、结果说有的犯罪并不要求结果是否出现 B、目的说有的犯罪并不要求目的是否达到 C、构成要件说通说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司考真题2007,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甲构成过失致

3、人死亡罪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司考真题,李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男童,得手后因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在抚养过程中,因男童日夜啼哭,李某便将男童送回家中。关于李某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构成拐卖儿童罪 B构成拐骗儿童罪 C属于拐卖儿童罪未遂 D属于拐骗儿童罪中止,二、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 1、结果犯发生法定结果才构成既遂。如:故意杀人罪 2、行为犯以法定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要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如:脱逃罪 3、危险犯以实施的犯罪行为造成法定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如:破坏交通工具罪,4、举动犯一着手实行犯罪

4、行为即告犯罪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既遂。 A、原本为预备性质的犯罪构成参加恐怕活动组织罪 B、教唆煽动性质的犯罪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三、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 直接援引刑法分则条文,司考真题2007,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 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司考真题,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

5、,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一、概念和特征 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特征 1、客观特征 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主观特征 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2、犯罪的主观特征 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在实行行为尚

6、未着手时停止下来 二、犯罪预备的类型 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其他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三、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四节 犯罪未遂,一、概念和特征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A、着手实行犯罪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 B、如何正确认定着手实行犯罪 借助犯罪预备行为,从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别来正确认定,C、下列行为尚未着手实行行为: a、途中行为 b、尾随行为 c、守候行为 d、寻找行为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 A、法定的

7、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法定的犯罪行为未能完成 C、法定的危险状态尚未具备,司考真题,甲将汽车停在自家楼下,忘记拔车钥匙,匆匆上楼取文件,被恰好路过的乙发现。乙发动汽车刚要挂档开动时,甲正好下楼,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侵占罪既遂 B构成侵占罪未遂 C构成盗窃罪既遂 D构成盗窃罪未遂,司考真题2009,甲将自己的汽车藏匿,以汽车被盗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认为该案存有疑点,随即报警。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侦查机关安排保险公司向甲“理赔”。甲到保险公司二楼财务室领取20万元赔偿金后,刚走到一楼即被守候的多名侦查人员抓获。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保

8、险诈骗罪未遂 B.保险诈骗罪既遂 C.保险诈骗罪预备 D.合同诈骗罪,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足以阻止其犯罪意志的原因 A、犯罪人本人以外的原因,如:他人 B、行为人自身方面对完成犯罪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身体不佳 C、行为人主观上对犯罪对象情况、犯罪工具性能以及犯罪结果是否已发生或必然发生等地错误认识,如:用空枪射击,二、犯罪未遂的类型 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1、实行终了的未遂 A、发生错误认识以为实行完毕 B、犯罪实行终了但距犯罪既遂还有一段距离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A、迷信犯问题 B、认识错误 三、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9、,第五节 犯罪中止,一、概念和特征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特征 1、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A、时空性尚未形成任何停止形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客观前提特征,司考真题2009,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甲信以为真,遂松开乙,乙趁机逃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 C.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 D.甲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不能犯),B、自动性必须是自动停止犯罪 a、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

10、实施和完成犯罪 b、行为人出于本人意志而停止犯罪 c、不可一概排斥行为人在遇到一定客观不利因素情况下的自动放弃 自动停止重复性侵害,如开枪射击,司考真题2009,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 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案例,第一枪未射中自动放弃本案是否属于犯罪中止案情:李某与王某系夫妻,两人经常为李某的外遇行为争吵,且王某不肯

11、与李某离婚。一日李某为达到与王某离婚的目的,预谋害王某,便拿出自造的手枪向王某射击,由于王某躲闪的及时,第一枪未射中。这个时候李某完全有条件向王某继续开枪,但是他念自己和王某已是多年夫妻,便自动放弃了枪杀王某的行为。,C、彻底性彻底放弃原来的犯罪 2、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A、时空性犯罪行为已实施完毕,但尚未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 B、自动性 C、彻底性 D、有效性必须有效防止法定的犯罪结果发生,二、犯罪中止的类型 1、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与实行终了的中止 2、积极中止与消极中止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

12、轻处罚。,案例 是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黄某与李某在某中学门口,拦住放学回家的中学生甲,威胁叫其拿钱出来,否则就要挨打,甲因害怕,便任由黄某和李某搜身。黄、李二人在李某身上只搜出五角钱,二人见钱少,又将钱还给甲,并让其离去。,本案应属于犯罪停止形态中的哪一种二被告人黄某、王某预谋对汲某(女,二十二岁)进行抢劫,二人购买了弹簧刀、胶带、手套、假胸卡等作案工具,并事先对作案地点进行踩点观察。后两人按照事先分工,携带作案工具,假冒维修工进入汲某所住公寓欲实施抢劫。因汲某对二人行为产生怀疑而有所警惕,二人未敢实施,即逃离汲某家中,在逃离途中被保安人员抓获。检察机关认定二人构成抢劫罪,但系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应当免除处罚。法院认定二被告人系抢劫罪且系犯罪未遂,分别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五年,黄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司考真题2008,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思考题,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含义及特征 2、未遂犯的特征及刑事责任 3、中止犯的特征及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