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118511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课件12.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孟子,诸子百家:,春秋时期,是我国政治研究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学派和思想家 。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如下: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孔子、孟子、荀子,商鞅、韩非,老子、庄子,墨子,“儒”及“儒家”,“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 。,儒家学派的影响:,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做出过光辉的贡献,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利用,逐步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禁

2、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孟子,影视,文学价值,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添上题目,就可单独成篇。 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出尔反尔”“出类拔萃”“绰绰有余”“怨天尤人”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孟子的名言,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3、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 2、注意正确停顿 3、读对通假字,注意停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箪( ) 蹴( ) 苟得( ) 不屑( ),dn,c,gu,xi,鱼我所欲也,读准字音,3 通 假 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小组

4、合作,疏通文意,小组合作,疏通文意,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参考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

5、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6、,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难句翻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就是“不义”),不仅仅圣贤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不过圣贤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呼尔而与之,行道之

7、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接受了它,“万钟”的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接受。,课文理解,思 考讨论,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是怎样提出来的?,3、课文第一自然段在提出中心论点后是如何来论证的?,“鱼”比“生” “熊掌”比“义”,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熊掌是比鱼更为珍贵的食品,道义比生命更为珍贵,(引喻提出观点),第一段:,不为苟得,不避祸患,不择手

8、段求生,不择手段避患,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为义可以舍生,对比论证,结论,思考讨论,5、课文第二段是如何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6、“本心”指什么?,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仁也;,义也;,礼也;,智也。,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正面,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万钟 受 义丧失,(正面举例),(反面举例),举例论证,一箪、一豆羹弗受,不屑义存在,对比论证,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

9、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2、最能体现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文中“是心”具体指: 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或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表达了孟子 性善说的思想。,、文中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 答:“本心”指的是善良的本性(羞恶之心)。有的人会“失其本心”是为物欲所蔽。、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南宋文天祥坚决抵抗侵略,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