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8364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五官、九窍、四肢、筋肉骨脉 内脏 五脏:实质性脏器。 六腑:中空管腔性脏器。 奇恒之腑:中空有腔,却藏精气。 气、血、津液 经络,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本章须要掌握的重点: 1、脏腑 掌握脏腑学说的特点 掌握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系统连属 掌握脏腑之间的关系 2、气血津液 掌握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 掌握血的生成、功能与循行 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经络 4、体质 掌握体质的含义,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 脏腑 1、脏腑学说的定义和特点: 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 关系的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理论。 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2、;象,指征象,指脏腑功能能活动的外 在表现。藏象,即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表现在外的征象。 脏腑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理论核心,它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 整体观。脏腑学说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 腑、奇恒之腑,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联系形体官窍, 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体现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 局部与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 脏腑 2、脏腑的特点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结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为中空管腔结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承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

3、:脑、髓、骨、脉、胆和女子包。结构中空有腔类似腑,却藏精气而不泻类似脏。 3、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区别 功能特征与实体器官之别。不能等同。,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心为“君主之官”,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统领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心主血: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 心主脉:心是心血脉系统的主导。,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2)心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心藏神。指心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

4、心是神志活动的主宰。其根源在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2、心的系统连属 (1)心开窍于舌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3)心在志为喜 (4)心在液为汗,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肺 肺为相府之官,是主持周身之气的重要器官。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全身之气。 (2)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全身之血脉会聚于肺。肺有助心行血的功能。,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肺 (3)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向上升腾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包括排浊气,布精微,宣发卫气

5、、排出汗液三个方面。 肃降:肺气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作用。包括吸清气,转精微,清吸道三个方面。 两种功能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肺 (4)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宣发外达皮肤汗液,肃降下达肾脏尿液。,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2、肺的系统连属 (1)肺主皮毛 (2)肺开窍于鼻 (3)肺在志为悲忧 (4)肺在液为涕,(三)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是消化、吸收、输布营养 和水液的主要器官。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主升清 运化:消化、吸收、转输。脾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

6、转输至全身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主升清:指脾运化功能在气机方面的特点,以上升为主。一方面,脾将水谷精微上输肺、心、头、目;另一方面,其升举之力,可防止内脏下垂。,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2)脾主统血 统,指统摄、控制、管辖。脾主统血,指脾可以统摄、控制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使其不能溢出脉外。,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脾 2、脾的系统连属 (1)脾主肌肉、四肢 (2)脾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3)脾在志为思 (4)脾在液为涎,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四)肝 肝是疏畅气机、调节气血、 协助消化的重要器官。 1、肝

7、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藏血 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2)肝主疏泄 疏泄:疏通、畅达之意。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四)肝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2)肝主疏泄 调节精神情志 协调消化吸收 维持气血运行 调节水液代谢 调节生殖功能,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四)肝 2、肝的系统连属 (1)肝主筋,其华在爪 (2)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3)肝在志为怒,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五)肾 肾为先天之本。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以及维 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

8、与生殖。 肾藏精,指肾对精气的闭藏。其作用是将精藏于肾,并促进精气的不断充盈,防止其无辜流失,为精气充分发挥生理作用创造条件。 肾中所藏之精,来源于先天之精,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肾的功能通过肾中精气的作用而体现。,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五)肾 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这一作用通过肾阴与肾阳 的协调来实现。 肾阳:具有激发、推动、温煦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肾阴:具有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

9、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2)肾主水

10、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这一功能通过肾的气化来实现。 肾中精气是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的原动力。 肾的气化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直接相关。 水液代谢过程:胃(入口)、脾(运输)、肺(分发)、肾(主持)、三焦(通道)尿、汗、粪、呼出之气(终产物)体外。 (3)肾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2、肾的脏腑系统连属 (1)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2)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3)肾在志为恐 (4)肾在液为唾 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11、。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六腑 (一)胆: 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六腑 (二)胃: 1、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2、胃主通降,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六腑 (三)小肠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 (四)大肠 传化糟粕。,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五)膀胱 贮尿、排尿 (六)三焦 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奇恒之腑 (一)脑 1、脑主精神活动 2、脑主感觉功能,(二)女子胞 1、主月经 2、主孕育胎儿,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二节 气、血、津液(精) 一、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1、气是人

12、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2、气是指脏腑的各种功能活动的动力。如心气、肺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气的生成 来源: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的清气; 与气的生成相关的脏腑: 肺脾胃肾。其中脾胃最重要。,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四)气的运动形式: 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五)气的分类 根据来源、分布及功能分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13、,二、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具有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血的生成: 1、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脾胃是气血 生化之源。 2、精血的互化。精血同源。 3、津液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津血可 以互损。,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血的功能: 营养滋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 经络;包括皮毛筋骨。 血是神的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循环运行,心、肺、脉构成了血液的循环系统。,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第三章

14、 中医学的生理观,津和液同属于水液,来源于水谷,赖脾胃化生,但其性状、功能和分布部位都有所差异。津:性质清希、流动性大、布散皮肤体表肌肉孔窍、可渗注血脉,起滋润作用者;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贯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 津液可以互相转化。,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 相关脏腑:肺、脾(胃)、肾(膀胱),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津液的功能: 滋润和濡养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润泽皮毛,肌肉,润滑关节。,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第四节

15、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一、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 1、心与肺:气血运行。 2、心与脾: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3、心与肝:血液与精神情志。 4、心与肾:水火关系。 5、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 6、肺与肝:气机调节。,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7、肺与肾:水液代谢和呼吸。 8、肝与脾:对血液的调控和消化吸 收功能的协调。 9、肝与肾:精血同源。肝肾之阴相 互滋生。 10、脾与肾:先后天相互滋生。,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饮食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过程的协调相继。 六腑以通为用。,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脏

16、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 肺与大肠 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气与血之间的相互联系 1、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血能养气。,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 津能载气。,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 体质与健康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群中的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理差异。这种差异可表现在形态、结构、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等方面。古有禀赋、禀质等类似名词。,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二)体质的构成 体型 脏腑 精气血津液 生理功能,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三)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 先天因素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地理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