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8310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G资料讲解(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本章既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还经常以计算分析题的形式考查,尤其是生产费用各要素的归集、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分配的相关知识。,本章考试大纲要求,(一)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 (二)掌握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 (三)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五)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六)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七)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第一节成本核算概述,一、

2、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和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成本核算基本流程如下:,【例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当期生产成本的有()。 A.生产设备的维修费用 B.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 C.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D.

3、生产人员的薪酬,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生产设备的维修费用和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均应计入“管理费用”,而不计入生产成本。,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一、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由于产品工艺、生产方式、成本管理等要求不同,产品项目不等于成本核算对象。 二、成本项目 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设“生产成本”和“制造

4、费用”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账户。在“基本生产成本”下还应按照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1.分配标准:可用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 2.分配率待分配消耗总额/分配标准之和 3.分配额某产品所耗标准分配率,【例题】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公斤,每公斤2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 B

5、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 借: 贷:原材料,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 000(公斤)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 40020)(3 0002 500)16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1648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 5001640 000(元)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48 00040 00088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48 0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40 000 贷:原材料 88 000,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例题】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

6、工人职工薪酬2 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 500(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 200(万元),四、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辅助生产成本一般有两种归集方式:一是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二是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直接计

7、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例题1】丁公司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公司锅炉和机修两个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锅炉车间的成本按供汽量比例分配,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进行分配。该公司2009年7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的资料见表1。,对外供应劳务、产品数量: 机修车间160 00010 000150 000(小时) 锅炉车间1

8、0 0001 0009 000(立方米) 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81 500 第二车间243 5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 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5 000,2.交互分配法 第一,对各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应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第二,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例题2】承【例题1】,编制交互分配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见表3。,分配率的小数保留四位,第五位四舍五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二车间生产成本。 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4800

9、00450030000454500(元) 锅炉车间4500030000450070500(元),会计处理如下: (1) 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5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30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0 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 500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82 349.83 第二车间242 650.17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54 5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70 500,3.计划成本分配法 【例题3】承【例题1】,编制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4。,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

10、480 0004 00048 4000(元) 锅炉车间的实际成本45 00025 00070 000(万元) 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1)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 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25 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20 400 第二车间190 6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 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0 000 (2)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114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84 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0 000,4.顺序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

11、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例题4】承【例题1】,由于机修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5 00010 0001 0004 500)少于锅炉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80 000160 00010 00030 000),因此,机修车间应先分配费用(尾差计入到第二车间)。具体见表5:,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1)分配修理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30 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40 000 第二车间 210 000 贷:生产

12、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80 000 (2)分配供气费用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42 483 第二车间32 517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75 000,5.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的特点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也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例题5】承【例题1】,编制代数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算过程中保留三位小数)见表6。 假设X每小时修理成本 Y每立方米用汽成本 设联立

13、方程如下: (1)480 0001 000Y160 000X (2)45 00010 000X10 000Y 解得:X3.047 Y7.547,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7 547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0 47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82 249.7 第二车间242 723.3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7 52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75 470,五、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当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生产工

14、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产成品产量比例法等。分配方法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例题6】某企业的制造费用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该企业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50 000元。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20 000工时,其中,甲产品耗用16 000工时,乙产品耗用4 000工时。则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元 A.30 000B.20 000C.16 000D.40 000,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制造费用分配率50 00020

15、 0002.5;甲产品制造费用的分配额16 0002.540 000(元),六、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注意】 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入库后保管不善而损坏的损失;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2.可修复废品损失,(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车间或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 【注意】 第一,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第二,不满一个工作

16、日的停工,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第三,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第四,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在“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反映。,第四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数量是核算在产品成本的基础,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之和就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为确定在产品结存的数量,企业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 二是做好产品的清查工作。,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月末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月初在产品生产成本与本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则应当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产品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其每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即为每月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