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7574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管理}第1章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会计发展与会计目标,会计的目的与会计概念,1.2 会计目标与会计的定义,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特征,1.4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会计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1.1 会计的变迁及发展动因,了解,理解,掌握,会计的前提与反映内容,1.3 会计假设与会计的对象,掌握,理解,理解,1.1 会计的变迁及其发展动因,1.1.1 会计的历史变迁,古代会计,15世纪以前的会计。显著特征: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等,15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的会计。显著特征:复式簿记问世及会计理论的建立等,20世纪30年代至现在的会计。显著特征:管理会计诞生、计算机应用及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图11 会计的三个发展时期,近

2、代会计,现代会计,1.古代会计,所处年代:公元15世纪以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会计。 显著标志: (1)会计实践:会计人员和机构的产生、会计名词的出现等。 【例】在我国的周王朝(距今3000余年)其国家管理机构中就设立了专门会计机构和专门人员;“会计”名词也产生于那个时期。,【例】我国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 (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41年),单式簿记: 文字叙述、 实物计量,稽查,会 计,总出纳,国库,会计报告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记账方法,(2)古代会计理论(会计思想) 【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孔子的会计思想:,“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孟子万章

3、下,注释:委吏负责保管仓库、会计事务的小官。 译文:“会计,当而已矣”“财物的出纳没差错就行了”。 今人理解:对于经济事项处理要遵循财制(得当);会计事项的计算、记录要正确(适当);要善于选择合格(恰当)的会计人才;财务收支相等(相当、平衡)等。,所处年代:15世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以后)的会计。 显著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 “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1.古代会计,2.近代会计,“近代会计之父” 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 ),所处年代: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会计。 显著标志: (1)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重大变化。20世纪30年代起,股份公司这种新型企业组织大量

4、涌现,会计的服务重心逐渐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1.古代会计,2.近代会计,3.现代会计,(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离(20世纪50年代),财务会计,外部会计:为企业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相关信息,管理会计,内部会计:为企业管理层加强经营管理等提供相关信息,(3)电子计算机等在会计上的应用,电子计算 机 处 理,手工处理,20世纪50年代,(4)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概念框架)的构成,会计定义,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基础,概念体系:由财务会计理论相关概念组成的系统。,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连贯、协调一致的概

5、念体系。,会计报告,会计目标,指导会计准则的建立,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1.1.2 会计发展的动因(自学) 1.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 2.影响会计发展的根本动因,1.2 会计目标与会计的定义,1.2.1 会计目标 一般是指企业的会计目标,具体是指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1.会计目标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财务会计所意欲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成果。,服务于王朝、贵族对其财产等方面的管理,服务于商人、企业等的经营管理,服务于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2.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提供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等有关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投资或贷款经济决策,投出资本、借出资金等,评

6、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目标1,目标2,1.2.2 会计的定义,注意: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会计,而应从本质上认识会计!,什么是会计?,视会计为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不承认其具有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更忽略了会计人员这一重要因素,1.关于会计的定义的代表性观点 (1)信息系统论 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1966 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葛家澍等:关于会计定义的探

7、讨,会计研究,1983,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 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目标:向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为目标,以向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为目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2)管理活动论 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功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的多种形式管理活动实现的。 杨纪琬、阎达五:论会计管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年第8期,强调了会计的管理功能以及会计人员这一重要因素,笔者观点,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人

8、员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交易和事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以便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相关会计信息,并有助于其作出经济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2.对企业财务会计定义(管理活动论观点)的理解 (1)管理形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主要进行价值形式的管理。,既要进行实物管理,也要进行价值管理,会计管理是以后者为主。,两台实物计量单位,100 000元货币计量单位,【例】某企业购入设备两台,价值100 000元。,(2)管理职能:核算与监督。,监督,核算,记录、报告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监督交易或事项的合理、合法,会计核算,会计监督,(3)管理内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管理的

9、具体内容,企业与外部的价值交换,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价值转移,销售材料,购买材料,材料保管,材料领用,传统提法:经济业务,(4)管理要求: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系统性:应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分门别类地加以记录,连续性:应按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时间顺序连续记录,全面性:应毫无遗漏地全面加以记录,(5)管理目标: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对他们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与监督,1.3 会计假设与会计的对象,1.3.1 会计假设 1.会计假设的概念,基本前提条件,2.会计假设的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空间范围) 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

10、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企业“本身”的含义 不反映其他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严格区别,严格区别,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的交易或事项。,(2)持续经营假设(时间范围) 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果企业发生停业清理,对其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不同于持续经营的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3)会计分期假设 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人为地把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度,季度,半

11、年度,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4)货币计量假设(基本计量方法) 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货币计量,可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1.3.2 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 (1)会计对象的定义 企业财务会计所应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企业是指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企业经营资金运动,会计对象,(2)企业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 1)资金:企业各种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2)资金运动:资金在企业经营中形态上的序列变化过程(由交易或事项的发生

12、引起)。,资产,耗费,收回,会计对象,资产,经营成果,资产消耗,收回资产,收到投资,各种债务,拥有资源,2.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是对会计对象基本内容(资金运动)做进一步划分所形成的内容,是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产品生产企业为例:,该六项内容也称会计要素或财务报告要素应用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3.企业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与资金运动的关系,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退出,生产过程, 供应过程 ,销售过程,销售成本,会计要素,或财务报告要素,会计对象,1.4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1.4.1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的含义 1.会计信息的含义 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分期的要求对外提供的财务会

13、计信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对外报告信息的基础,会计报告,报 表 (财务状况等),会计 信息,会计记录,会计 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 是对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会计 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规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八条。,应对投资、贷款等经济决策有用,1.4.2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的内容,1.可靠性(客观性),实际 发生,虚构,会计 信息,停,财务状况信息,经营成果信息,2.相关性(有用性),反馈价值,权衡利弊是否进行投资等

14、决策,对比分析证实或修正决策方案,预测分析是否继续投资等决策,预测价值,财务报告使用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投资或贷款等经济决策,投资者和债权人等,3.可理解性(明晰性),会计 信息,正确作出投资或贷款等经济决策,报 表 (财务状况等),4.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2)不同企业在同一期间的横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纵向可比,(1)同一企业在不同期间的纵向可比;,横向可比,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期间各期(年度)应当分摊的费用】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

15、。方法不同,各期分摊费用不同。,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二者统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二者分离,正常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注重按其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例】企业用银行存款购入设备1台。,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统一,确认为企业资产,【例】企业融资租入设备。,存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分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承租方此时已获得了相应的利益并承担了相应风险,因而可确认为其自有资产,承租方,出租方,租入设备(100万元,5年付清),分期支付租金(设备款),租用期满,所有权等归属承租方,使用权,法律形式,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体现了会计上对交易或事

16、项经济实质的尊重,经济实质(资产),6.重要性,重要交易或事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的交易或事项,突出反映,合并反映,报 表,会计 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7.谨慎性(稳健性、保守性)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2014年3月 2015年 2016年,不可高估:应充分考虑所投资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及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等,购买股票100 000元,预计可获取股利收入40 000元。,不可低估:应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债务人的经营状况等,企业在年末时有应收账款200 000元,历年收不回的比例为5%。,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收入),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对资产也不可高估,对负债也不可低估,8.及时性 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