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117548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东方朔上书汉武帝,西汉时有一位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了一奏本,这个奏本用了三千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上图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得到解决?,一 造纸术的发明,1 背景: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而帛价格昂贵。,2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一 造纸术的发明,3 造纸术的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受封龙亭侯,1)蔡伦为什么能受封

2、为龙亭侯?这种纸主要以什么为原料?为什么能够普遍使用?,采用原料: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容易找到,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2)造纸的工序是在怎样的?造纸术是何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有何意义?,捣碎,蒸煮,抄成纸张,晒干,洗切,整理,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二张仲景和华佗,1 医圣张仲景,_著名的医学家。著有_ ,全面阐述了_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_。,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

3、”,二张仲景和华佗,2 神医华 佗,_著名的医学家。擅长_和_;制成全身麻醉药剂_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创编_ 。,东汉末年,针灸,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三 历史巨著史记,1、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想一想:,、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3、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即是史学巨著(纪传体史书典范),又是一部优

4、秀的文学作品。,四 道教和佛教,教别,发源地,时间,信仰对象,宗教场所,教 义,佛教,印度,西汉末年,佛,寺院,转世投胎,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来世幸福,道教,中国,东汉时期,神仙,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阅读教材完成下面表格,并思考封建统治阶级为什么总是积极提倡和扶持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 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原因:,佛教四大名山,峨眉金顶,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一、佛教的建筑,如:少林寺、龙门石窟、莫高窟。 二、佛教的人物,如: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 三、佛教语言,如:烦恼、口头禅,不可思议、自由自在、无事不登三宝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有哪些?,道教在中国的影响?,一、道教圣地,如:青城山、武当山。 二、道教人物,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等。 三、四大发明,如:火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