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7539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三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四节 金融创新 第五节 存款保险制度 第六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管理理念,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教学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对存款货币银行概念及其演变与发展、存款货币银行的起源、各种职能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基本业务以及存款货币银行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和理念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二、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把它们统称为存款

2、货币银行。 美国习惯把它们称为“商业银行” 、“国民银行” ,英国称之为“主要银行” 、“存款银行”、“清算银行” ,加拿大称之为“注册银行”,日本的“城市银行”。 中国沿用了商业银行的称谓。 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三、现代银行的产生,16世纪,从当时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开始,建立了威尼斯银行等早期银行。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 直到1845年在中国才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英国人开设的丽如

3、银行。 随着产生和发展自身银行业的主要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于1897年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几年,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 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事业的进程。,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四、存款货币银行的功能,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五、存款货币银行的组织制度 (1)单元制,又称独家银行制,是指那种仅设立总行,业务活动完全由总行经营,下面不设立任何分支机构的存款货币银行的组织形式。 (2)分支行制,又称总分支行制,就是在设立总行的同时,又在总行之下设立众多分支机构的存款货币银行制度。,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3) 银行持股

4、公司制,是指以一家或多家存款货币银行的股票作为其资产的公司。 (4)连锁银行制,也称“联合制存款货币银行”,是一种变相的分支行制,与银行持股公司的区别在于:它不设置银行持股公司,而是通过若干个存款货币银行之间相互持有对方的股票、相互成为对方的股东的方式结为连锁银行。 (5)代理银行制,即存款货币银行之间根据合同的规定相互代理各种业务。,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六、西方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私人的、股份的以及国家所有三种。 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 按经营模式可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第

5、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的存在,是由于对金融机构实施职能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管理的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 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综合型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以及全面的证券业务等。始终采用全能型模式的国家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为代表。 “金融百货公司”、“万能银行” 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七、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趋势,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二节 存款货币

6、银行的主要业务,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的基本等式为: 资产负债资本(股东权益),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1、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存款货币银行最基础、最主要的业务,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来源。 (1)存款负债 存款负债是存款货币银行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2)借入负债 借入负债是存款货币银行主动地通过金融市场或向中央银行融通的资金。 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3)结算中的负债 结算中的负债是指在存款货币银行的结算业务活动中,一些特设的结算方式所要求的临时负

7、债。,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2、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1)贴现 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贴现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票据和政府短期债券。,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2)贷款 是存款货币银行中占比最大的资产。 活、短、中、长期 工商业、农业、消费贷款 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 贴现与贷款的区别? 贷款利息后付,贴现利息先收。 贷款有信用贷款,贴现一定有票据支撑。 贷款是银行与借款人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贴现是贴现票据债权债务人关系的转移银行与票据债务人关系的开始。 (3)证券投资 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持

8、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现金资产 现金资产是银行资产中最富有流动性、属于无收益或低收益资产的部分。 固定资产是指存款货币银行营业用的房地产、机器、设备等。 汇差资金是存款货币银行在联行清算之前,代收代付款项差额所占用的资金,其数量可观,并有季节性变动规律,是存款货币银行头寸调剂中不可忽视的资金部分。,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如汇兑、信用证、代收

9、、代客买卖等。 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等。 广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业务介绍: (1)结算类业务是利用一定的结算工具,以信用收付代替现金收付,通过收付款双方在存款货币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将资金由付款方账户划至收款方账户。 (2)代理类业务是存款货币银行按照客户的要求,以代理人的身份执行客户指令,来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好的经济事务的业务。 (3)信息咨询类业务是存款货币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为客户提供有偿的信息咨询服务。 (4)信用证业

10、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在异地采购,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是商品信用证。 表外业务对于存款货币银行来说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巨大收益,也可以带来巨大风险,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4、银行卡业务,银行业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银行卡的出现,给银行业务带来了新面貌。 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如我国广泛使用的“借记卡”)、智能卡等。 1986年由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卡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卡。,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三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并存时期,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 受大危机的影响,以美为首,日

11、本、英国等国家相继改变了原来的混业经营制度,实行分业经营。 与此同时,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业经营。 于是开始了“分业”与“混业”并存的局面。,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美日的转变,近十多年来,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从事各种更广泛的业务活动。同时,国家金融管理当局也逐步放宽了限制。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四节 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趋势,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

12、的过程。 从70年代最早出现住房按揭支撑证券开始,到今天证券化资产已遍及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账、汽车贷款应收账、消费信贷、高速公路收费等广泛领域。,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 技术进步引起了支付系统领域的创新;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保障;并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体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上。,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金融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了种种

13、新的业务形式。 如自动转帐制度(AT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等等。,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五节 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以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具体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功能与问题,这一制度的功能基本如其组建的目标: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大半个世纪的实践也体现了设计的初衷。 但是,这一制度也明显地促成了道德风险,不仅削弱市场规则在抑制银行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使经营不善的投保金融机构继续存在。所以,在国外,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有着极不相同的评价。,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第六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管理理念 一、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存款货币银行风险的种类,存款货币银行风险就是指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使存款货币银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