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7513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演示教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5,protel 99/99 SE,元件布局原则 尽管印制板种类很多、功能各异,元件数目、类型也各不相同,但印制板元件布局还是有章可循的。 (1) 元件位置安排的一般原则。在PCB设计中,如果电路系统同时存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以及大电流电路,则必须分开布局,使各系统之间耦合达到最小。 (2) 元件离印制板边框的最小距离必须大于2 mm,如果印制板安装空间允许,最好保留510 mm。,2020/8/5,protel 99/99 SE,(3) 元件放置方向。在印制板上,元件只能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排列,否则不利于插件。 (4) 元件间距。对于中等密度印制板、小元件,如小功率电阻、电容

2、、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彼此的间距与插件、焊接工艺有关:当采用自动插件和波峰焊接工艺时,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取50100 mil(即1.272.54 mm);而当采用手工插件或手工焊接时,元件间距要大一些,如取100 mil或以上,否则会因元件排列过于紧密,给插件、焊接操作带来不便。大尺寸元件,如集成电路芯片,元件间距一般为100150 mil。对于高密度印制板,可适当减小元件间距。,2020/8/5,protel 99/99 SE,(5) 热敏元件要尽量远离大功率元件。 (6) 电路板上重量较大的元件应尽量靠近印制电路板支撑点,使印制板电路板翘曲度降至最小。 (7) 对于需要调节的元件,

3、如电位器、微调电阻、可调电感等的安装位置应充分考虑整机结构要求:对于需要机外调节的元件,其安装位置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要一致;对于机内调节的元件,其放置位置以打开机盖后即可方便调节为原则。,2020/8/5,protel 99/99 SE,布线及布线规则,1. 布线规律 在布线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规律: (1) 印制导线转折点内角不能小于90,一般选择135或圆角;导线与焊盘、过孔的连接处要圆滑,避免出现小尖角。,2020/8/5,protel 99/99 SE,(2) 导线与焊盘、过孔必须以45或90相连。 (3) 在双面、多面印制板中,上下两层信号线的走线方向要相互垂直或斜交叉,尽

4、量避免平行走线;对于数字、模拟混合系统来说,模拟信号走线和数字信号走线应分别位于不同面内,且走线方向垂直,以减少相互间的信号耦合。,2020/8/5,protel 99/99 SE,(4) 在数据总线间,可以加信号地线,来实现彼此的隔离;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小信号线和模拟信号线应尽量靠近地线,远离大电流和电源线;数字信号既容易干扰小信号,又容易受大电流信号的干扰,布线时必须认真处理好数据总线的走线,必要时可加电磁屏蔽罩或屏蔽板。 (5) 连线应尽可能短,尤其是电子管与场效应管栅极、晶体管基极以及高频回路。,2020/8/5,protel 99/99 SE,(6) 高压或大功率元件尽量与低压小功

5、率元件分开布线,即彼此电源线、地线分开走线,以避免高压大功率元件通过电源线、地线的寄生电阻(或电感)干扰小元件。 (7) 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以及大电流电路的电源线、地线必须分开走线,最后再接到系统电源线、地线上,形成单点接地形式。 (8) 在高频电路中必须严格限制平行走线的最大长度。,2020/8/5,protel 99/99 SE,(9) 在双面电路板中,由于没有地线层屏蔽,应尽量避免在时钟电路下方走线。例如,时钟电路在元件面连线时,信号线最好不要通过焊锡面的对应位置。解决方法是在自动布线前,在焊锡面内放置一个矩形填充区,然后将填充区接地。 (10) 选择合理的连线方式。为了便于比较,图6-47给出了合理及不合理的连线方式。,2020/8/5,protel 99/99 SE,图6-47 连线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