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7341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合同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三),二、医疗事故概述 1、医疗事故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2、抗辩事由 3、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2020/8/5,(三)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1、医疗事故的预防,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医疗机构应对其医务人员进行上述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2020/8/5, 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 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

2、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2020/8/5,2、病历资料的书写、保管、查阅、复制和封存,病历资料,又称病案,是对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情况的客观记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书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3条证据有下列几种: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的陈述 6签定结论 7勘检笔录,2020/8/5,病历的组成:,11.,病历的种类: 1、门诊病历(包括急诊病历) 2、住院病历 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等。,2020/8/5,严禁医务人员涂改、伪

3、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条例规定:患者的医疗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书写并加以保管。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书写病历。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部分病历资料,条例规定了病历资料的封存与启封程序。即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患者的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者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并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2020/8/5,3、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条例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现可能会出现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当逐级上报。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

4、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导致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2020/8/5,4、可疑物品的封存与检验,条例规定在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时,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对于需要检验的,由双方共同商定或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对于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的,医疗机构还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2020/8/5,5、尸体检查,条例规定,在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患者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时,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

5、长至7日。,2020/8/5,(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核心问题。 条例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程序进行了重大改革。,2020/8/5,A、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讼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 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 法200320号)规定:,2020/8/5,B、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

6、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 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申请和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2020/8/5,1、鉴定程序的启动(条例第20条 ),两种鉴定启动方式: (1)由卫生行政部门在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中,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2)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 注意: 第三种鉴定程序启动方式是法院委托。即,人民法院在医疗纠纷审判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2020/8/5,2、鉴定的组织者及分级管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将由

7、及其各地的分会组织实施。 是全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1)条例将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 (2)必要时,可以组织疑难、复杂 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2020/8/5,条例第21条规定:,首次鉴定 1、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 2、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或者县级市地方医学会。,再次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完成。 特殊鉴定 由来进行: 1、属于疑难的医疗事故争议; 2、属于复杂的医疗事故争议; 3、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2020/8/5,3、设立专家库,条例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鉴定工

8、作的医学会将按照一定的条件选取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专家库,包括具有法定条件的法医。鉴定专家将由医学会聘请,而不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同时,医学会可以聘请异地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进入专家库。,2020/8/5,4、专家鉴定组及成员组成,1、鉴定形式:专家鉴定组,并由专家鉴定组负责具体案件的鉴定工作; 2、产生方式:医患双方随机抽取,组成鉴定组。 3、表决方式:合议制。 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2020/8/5,5、鉴定人员的回避,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

9、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2020/8/5,6、鉴定的依据和目的,鉴定的根据将直接影响鉴定的结论。因此,条例规定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时,将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2020/8/5,7、鉴定材料的提交,当事人双方应当根据医学会的通知,在法定的时间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意见。同时,对医疗机构提供鉴定材料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

10、法律后果,即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2020/8/5,8、鉴定时限及调查取证,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2020/8/5,9、当事人配合及责任承担,条例第三十条: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 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当

11、事人任何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2020/8/5,10、鉴定内容及但书规定,鉴于以往鉴定书内容过于简单,条例规定鉴定书除应当包括一般事项外,还应包括: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 (2)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医疗过失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过失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4)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患者的诊疗护理医学建议等。,2020/8/5,鉴定书中的“但书”问题,“但书”指法律条文中“但是”或“但”以下的一段文字,是对上文的例外或附加某种条件的规定。 例如条例第11条规

12、定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2020/8/5,鉴定书里的“但书”,是在书写鉴定结论时,肯定了某医疗行为“不属医疗事故”后,再用“但”或者“但是”转折,继续阐述该医疗行为还存有缺陷、不足、一定差错或不规范的地方。,“但书”带来的麻烦 在某种程度上,“但书”还成为法官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的判赔依据,一旦认定患方所称的损害事实与“但书”内容有因果关系,几乎不考虑医疗行为的性质是否属医疗事故,通常判判医疗机构承担法律责任。,2020/8/5,某鉴定书写道:“本病例术前诊断是正确的,手术指征

13、明确,术中操作正确无意外损伤。专家们一致认为本例治疗所发生的问题(注:是指肝脏肿瘤术后反复感染,引流不充分,未做细菌培养,包括经过取肋骨、切除窦道等几次手术,历经两年才治愈等情况)属手术并发症,不属医疗事故。但是,院方对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和隔下脓肿的复杂性和迁延性认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不够,使该病住院时间长,手术次数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负担,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案 例,2020/8/5,法院判决: “医院在为患者治疗、切除阑尾术后,切口化脓系医疗事故证据不足,该病案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但院方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给患者精神上造成痛苦,经济上造成损失,应给予补偿。”,2020/8/5,11、医疗技术鉴定申请时限,患者或其家属应当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2020/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