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7181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评价与解析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新课标卷分析 及备考策略,主讲教师:崔月领 河北衡水中学,一、试题评价 二、试题分析 三、备考建议,1、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试题突出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1、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1、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1、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12道题目,总分值90分。试题覆盖了考试说明要求中必考内容的15个主题,涉及到三个必修模块中的40多个具体知识点;覆盖了选考-1和选考-3内容的各3个主题。,2、落实基础 ,注重教材回归,试题突出对生物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试说明中类要求内容的基础知识。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内容,并对其加以改造和提升。如第29题取材于教材

2、中的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第30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第32题直接考查遗传和育种的相关内容。且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教材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没有过偏过难、超纲超本等问题出现。,3、情境新颖,突出能力考察,试题中多以实验问题、实际情境为载体,整套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如4、29、31、32题,围绕基础实验、稳态、遗传等过程进行分析,选择题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分析、遗传图谱等,均要求考生能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同时会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而不是靠简单记忆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出现的遗传图谱的问题较为新颖,对考生的应变能力是个考验。 第29题考查了课本

3、中有丝分裂实验和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对实验技能和概念教学的考查,立意新颖;第30题涉及的群落演替是新课标教材特有的内容,考点也比较新颖,是生态学的新的命题点;第31题涉及的是渗透压平衡,意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第32题以杂交育种为载体,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知识涉及不深,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考生必须思维缜密,表述严谨,方能得到高分。,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

4、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试题评价】题目比较简单。考查偏重于基础知识,选项错误很明显,考生可以轻易将其解决。,细胞膜,结构,功能,细胞膜,结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结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

5、,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试题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此题目考查了必修一光合作用中突然停止光照后,叶绿体中各物质变化的趋势。此知识是光合作用中一块较为常考、也较为基础的知识点。,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6、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试题评价】此题考查了必修三中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而且选项中错误明显,所以考生可以轻易得出答案。,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7、.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试题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此题目完全以必修一的质壁分离实验为依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材料优缺点的掌握和理解。此题目综合性较强,考生需要仔细斟酌方可下笔。,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

8、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 须是杂合子 D.4、5、1和2 必须是杂合子,B,【试题评价】题目难度较大。此题目考查了考生对于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和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灵活应用。题中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且该病为常隐,但是题目灵活性很大,只给出考生一个后代患病概率,剩下的就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对此类题目的解答经验去推断,题目难度挺大,综合性很强,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解决,是理综生物选择题中的压轴题。,aa 1/48,aa,aa,Aa,Aa,Aa,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

9、、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 须是杂合子 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aa 1/48,aa,aa,Aa,Aa,Aa,若1为AA,2为Aa,则2为1/2 Aa, 若1为AA,则1为1/4 Aa 3为2/3Aa,若4为AA,则2为为2/3 * =1/3 Aa 则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 1/3 *1/4 * 1/4 = 1/48,aa 1/48,aa,aa,Aa,Aa,Aa,2/3Aa,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

10、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A,【试题评价】题目较为简单。此题目考查了必修三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此题目的解答,只需考生仔细阅读题干,用心分析即可顺利解答。,29.(9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龙胆紫溶液属于碱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29.(9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

11、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龙胆紫溶液属于碱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0.(11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

12、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0.(11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

13、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31.(10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

14、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加,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会(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2.(9分)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抗病矮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32.(9分)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

15、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2.(9分)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

16、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F2: 有芒抗病:有芒不抗病:无芒抗病:无芒不抗病 1 : 1 : 1 : 1,亲本:感病矮杆 抗病高杆 aarr AARR,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验(15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验(15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