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7102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田延河,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一、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执业活动密切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1.职业道德的特点 (1)行业性:具有鲜明的职业义务、职业职责及职业行为。 (2)连续性: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3)实用性及规范性: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

2、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形式作出规定。 (4)社会性和时代性: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职业道德有一定的时代性。,2.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本行业的信誉度; 员工的责任心、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及优质的服务是促进本行业发展的主要活力。,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而产生、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不断完善和经验的总结。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在社会主义道德指导下形成与发展的。无

3、论从事什么职业,不仅为个人谋生,都要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服务。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产生式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保证社会领域中出现的各职业、行业和事业的顺利发展,保持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的基本一致,平衡各职业集体间的关系,需要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去调整。,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对古今中外职业道德扬弃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历史上劳动人民优秀职业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对以往社会统治集团和其他阶级职业活动中所产生的职业道德也有间接的继承;并吸取了西方职业道德的精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也是再同各种腐朽道德思想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4、1.爱岗敬业 爱岗: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敬业:用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爱共识敬业的基础,敬业石子岗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 2.诚实守信 诚实: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守信: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 诚实石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和社会公德,是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进行自我约束的基本要求。,3.办事公道 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 4.服务群众 体现了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工作的主要对象

5、是人民群众,其要求是依靠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集中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5.奉献社会 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有这种境界的人把一切都奉献给国家,人民和社会。 奉献社会精神是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所关注的是这一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的意义,而不是个人的回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己任。,第二节 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公共营养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营养调查、评价及膳食指导,要严守国家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对群众信守诺言,履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 工作中,要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二、

6、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公共营养师以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及身体素质为己任,对目前我国出现的营养失衡和营养不良的状况,要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三、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为人民服务是公共营养师的工作核心,对服务对象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四、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工作中要遵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确保质量。经常关注营养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更新专业知识,多参加营养学的交流活动,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相关知识一、概况 制定部门:全国人大 颁布时间:1995年10月30

7、日 意义:是我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的行为准则,将食品卫生置于国家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工作全面进入法制化管理。 二、主要内容 共九章57条,1.总则 明确了食品卫生法的宗旨、目的、意义和最基本的原则。 2.食品的卫生 3.食品添加剂的卫生 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的用具、设备的卫生 5.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订 6.食品卫生管理 7.食品卫生监督 8.法律责任 9.附则,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由卫生部于2002年3月28日颁发,7月1日实施。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一、 食品添加剂

8、卫生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1.明确规定了需申报审批的食品添加剂范围 2.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1)对生产企业实施卫生许可证制度,对生产者提出卫生要求 (2)对食品添加剂经营者提出卫生要求 (3)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及使用范围、使用量。,3.对食品添加剂的标志和说明书的要求 4.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监督的职能 5.对违法者处罚规定 6.对添加剂的含义进行诠释,第三节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相关知识 2001年11月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 一、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 1.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 2.保证合理的食物摄入量 3.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 4.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 二、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 1.城市居民 2.农村居民,三、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与群体 1.食品发展的重点领域 奶类产业、大豆产业和食品加工业 2.食品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地区 农村和西部地区 3.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 弱势人群包括儿童少年、妇幼和老年人群。 四、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政策措施 1.调整结构,提高食物总和供给能力 2.加强法制建设,保护食物资源环境 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4.改善居民营养结构,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5.加强食物与营养工作的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