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6232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讲义教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事故的分类,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之,09交大运管 张龙伟,Page 2,交通事故分类的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类,目的在于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Page 3,分析的角度、方法不同,对道路交通事故所分出的类别也不相同 根据我国目前道路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的实际状况,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 后果分类 原因分类 交通工具分类,分类,Page 5,一、后果分类,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统计工作中都要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适应事故处理中对交通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和收取事故处理费,同时也为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档案管理的需要,并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2、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等有关标准尽量协调起来,经国家统计局同意,决定对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分为以下四类:,Page 6,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

3、上的事故。,Page 7,轻微事故,Page 8,一般事故,Page 9,重大事故,Page 10,特大交通事故,Page 11,事故统计中,在事故统计中,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统计范围不变动。 死亡的判定以事故发生后7天内死亡的为限;重伤,按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执行;轻伤,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执行;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价,不含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也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财产直接损失。,Page 12,事故处理

4、中,死亡不以事故发生后7天内死亡的为限;重伤、轻伤同样按上述标准确定;财产损失,还应包括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Page 13,二、原因分类,从原因上可以把交通事故分为两大类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Page 14,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即主观故意或过失 (1)违反规定:当事人不按交通法规和其他交通安全规定行驶或行走。 如酒后开车、无证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故意 不让、违章超车、违章装载、非机动车走快车道、行 人不走人行道。 (2)疏忽大意:当事人没有正确的观察和判断外界事物而造成的损失。 如心里烦恼、情绪急躁、身体疲惫都可能造成精力

5、分 散,反应迟钝,表现出瞭望不周,措施不及时或措施 不当;也有的当事人凭主观想象判断事物,或过高地 估计自己的驾驶技术,过分自信,引起行为不当而造 成事故。,Page 15,(3)操作不当:当事人技术生疏,经验不足,对车辆、道路情况不熟 悉,遇到突然情况惊慌失措,发生操作错误。 如有的机动车驾驶员刹车时误踩油门踏板和有的骑自 行车人遇情况不能停车而造成的事故。 PS:在诸多的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当事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Page 16,客观原因,由于道路条件(包括气候、水文、环境等)不利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 这类事故虽然发生的比例相比不高,但在某一情况下,它却常常是产生事故的诱因。,Page

6、 17,三、交通工具分类,1、机动车事故 是指在事故当事方中机动车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但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的事故中,机动车负同等责任的,也应视为机动车事故。以为在道路交通中,机动车相对为强者。,Page 18,2、非机动车事故 是指蓄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等非机动性能车辆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在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的事故中,非机动车负同等责任的应视为非机动车事故。这是因为在道路交通中,两者比较非机动车为强者。,Page 19,3、行人事故 是指事故当事方中行人负主要以上责任的事故。,Page 20,温馨提示,行人在道路交通中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增强自我保护和现代交通意识,掌握行人

7、交通安全特点,防止交通事故。 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走;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横过没有人行横道的车行道,须看清情况,让车辆先行,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横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图方便、走捷径、或在车前车后乱穿马路。 不要在道路上强行拦车、追车、扒车或抛物击车。 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 不要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或者有人行隔离设施的机动车专用道。 学龄前儿童应当由成年人带领在道路上行走。 高龄老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21,感谢您的欣赏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