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6188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教学提纲(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1219B,1,1,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金 发 忠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在第五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上的发言,2012年9月25日,20121219B,2,各位领导和同行: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一块来交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感谢各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心支持!,20121219B,3,这次论坛时间选得非常好,正值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2012年6月25日印发)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36号,2012年6月30日印发)。这次论坛,可以说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

2、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行动。非常及时和重要。,20121219B,5,第 一 部 分,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20121219B,6,回顾历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真正起步于2001年:,2001年,农业部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启动实施了“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当时启动行动行动主要基于: 第一,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开始突破1万亿斤,标志着我国农产品供求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成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20121219B,7,启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的背景,第二,适应中

3、国入世。常用的关税壁垒变成了技术壁垒,为适应这一变化,促进农产品出口、保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三,防范高毒农药和“瘦肉精”等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迫切需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尽快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20121219B,8,实施行动计划的目标,很简单和单一,就是要保障农产品消费的基本安全,用当时的大白话,就是要确保“吃了不倒”。 实践证明,这个行动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是带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符合当时农业发展阶段实际,对于后来包括现在加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导、示范、引领作用,极大地推进了重大隐患的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的快速提升。,20121219B,9,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而言,概括起来“三句话”: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抽检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公众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增强; 三是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风险隐患依然严峻。,20121219B,10,(一)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有两个关键性指标: 一是产品抽检合格率。农业部从2001年7月开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相继开展了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农产品的定点监测。从2001年的京津沪深四个城市扩大到目前的大中城市,最近3年蔬菜、畜禽水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并保持在96%以上,对农产品来说,不容

5、易。,20121219B,11,(一)产品质量稳中有升,特别是2011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7.4%、99.6%和96.8%,今年上半年分别到达98.1%、99.8%和96.3%,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质量可靠,消费安全有保障。,20121219B,12,产品质量稳中有升,二是“三品一标”快速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我们简称“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也是农业系统主推的四个官方认可性品牌。 “三品一标”以标准化生产为载体,在推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基地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

6、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20121219B,13,“三品一标”快速发展,目前,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总数已达到8万多个,认定产地约占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45%左右,认证的产品约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三分之一多。,20121219B,14,(二)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一是法律法规逐步配套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相继颁布实施; 2.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乳品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管理条例、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配套制定和修订; 3.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识管理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

7、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和农药兽药安全使用等生产过程强制性技术规范(标准)快速跟进制定。,20121219B,15,(二)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二是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体系快速延伸。2008年9月农业部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随后各省(区、市)独立的农、牧、渔业行政主管厅局相继也成立了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处、办)。据统计,全国已有90%的地市和70%的区县农业部门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60%多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 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多都已纳入到农业综合执法范围。包括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管。,201212

8、19B,16,(二)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三是执法检验体系日趋完善。农业部从1989年开始规划建立农产品质检体系,通过20多年的发展,一支贯通部、省、地、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十一五”质检一期和“十二五”质检二期总共130多个亿的投入,执法检验检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121219B,17,(二)公众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增强,中国老百姓吃的80%或更多的是鲜活农产品。随着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非法添加等问题的涌现,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倍加关注、特别敏感(从量的关注到质的关心的跨越)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消费城市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

9、安全意识和市场意识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20121219B,18,(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突发性的恶性中毒事件基本杜绝。99年、2000年的时候,农产品急性中毒事件每年上百起,最近几年基本未接到相应的报告。 违法违规使用高残毒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禁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在虽然也有检出,但属于个案。 出口农产品因质量安全问题索赔和退货的案例大幅下降。,20121219B,19,(三)风险隐患依然严峻,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危害因子,尚需进一步探测和评估; 二是已知的危害因子(标准规定有安全限量值的)危害程度尚需进一步评定; 三是产品抽检合格率与产品实物质量安全水平

10、的一致性尚需进一步强化。 还有,就是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尽快从追求安全抽检合格率到追求 “产品安全优质、消费营养健康” 。,20121219B,20,(三)风险隐患依然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农兽药残留;二是重金属污染;三是生物毒素;四是病原微生物;五是外源违法违规添加物;六是尚不知道且客观存在的其他危害因子。,20121219B,21,第 二 部 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20121219B,2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努力确保

11、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20121219B,23,二、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去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更是倍加重视,举办了食品安全省部级专题班,第一次,克强副总理和良玉、岐山两位分管副总理亲自抓。,20121219B,24,二是公众期待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在对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2、,应当说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现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总体恩格尔系数已超过35%和40%,按国际趋势和经济学规律,这个阶段公众对质量安全必将倍加关注,期望也变化多样且要求越来越高。,20121219B,25,三是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菜篮子”产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多宝鱼”事件,给渔业造成的损失巨大,至今还没完全恢复;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国奶业的冲击十分严重,到目前尚未彻底消除其影响。 “菜篮子”产品对质量安全的依存度越来越高。,20121219B,26,尤其是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

13、件,哪怕是个别小的个案问题或事件,搞不好就会引起恐慌,有的还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20121219B,27,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各国普遍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理由,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国外农产品进口,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0121219B,28,三、农产品中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重中之重是禁限用高毒农药、兽用抗菌药。 二是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防腐保鲜”等问题。 三是个别地区个别产品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毒素问题突出,处理难度大。,20121219B,29,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14、管制约因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在一定意义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比解决数量问题更复杂、更艰巨。,20121219B,30,制约因子,从思想认识看,一方面,部分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律意识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不讲诚信,掺杂使假,违规添加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问题。,20121219B,31,制约因子,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许多消费者对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等科学知识,缺乏常识和判断,往往人云亦云,有时一则不实信息,很容易引起过度反应。

15、,20121219B,32,制约因子,从产业现状看,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之所以难,难就难在与发达国家比,我们面对的经营主体面广量大、小而分散。目前全国共有2.4亿农户,户均承包耕地7.5亩,相当于美国的1/400;,20121219B,33,制约因子,从工作基础看,长期以来,农业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基本上是围绕增产而建立的,质量安全工作相对滞后。,20121219B,34,制约因子,在监管体系方面,省、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体系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还有部分地市级和县级农业部门尚未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乡镇机构建设也就刚刚起步。 而且是越往基层监管力量越弱,普遍存在

16、监管机构人手少、经费不足、执法能力弱的情况。,20121219B,35,制约因子,在标准体系方面,我国标准制修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比如我国现有农药残留限量仅1000多项,而CAC有3300多项,欧盟有14.5万项,日本有5万多项,是我国的几倍或几十倍。 我们在用的很多农兽药没有休药期(间隔期)和残留标准,我们过去的农业投入品管理只求有效、管用,未考虑对产地环境和农产品的安全性。,20121219B,36,另外,也面临一些新要求,一是要求产品要放心 放心不是抽检合格,而是必须符合人体健康、营养、生命活力需要。 第一,要安全。 对人、动物、环境是安全的,是一种心理感应程度。 第二,要优质。 这是农产品生产的目的,价值的体现,消费的动力。,20121219B,37,产品要放心,第三,要营养。 营养主要是针对人的消费而言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消费习惯,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第四,要健康。健康是吃了之后能维护生命活力、身体机能。,20121219B,38,新要求,二是过程要规范 不仅仅终端产品要安全,而且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