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6147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5章利息和利率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利息和利率,第一节 利息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与利率市场化,第一节 利息 P123-125,一、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利息是由于资本所有者让渡资本的使用权而获得的补偿,包括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对利息的看法。 二、利息的实质从剩余价值论的观点来概括: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三、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产生于借贷,但现实生活中已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资本没有贷出,其所有者认为是付出了机会成本;无论是借入的资本还是运用自己的资本,经营者总是把自己所得的利润分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两部分,似乎利息是资

2、本的收入,而只有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的所得。 四、收益的资本化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将其所获收益除以利率计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习称“资本化”。(capitalization,capitalization of interest),使本身无价值的事物有了价格。如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但可以根据资本化规律计算其价格,因此,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股票价格是股息的资本化;人力资本是工资的资本化等等,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一、利率(interest rate) 现实生活中的利息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经济著述中谈及的利率及利率理论

3、,通常则是综合而言的一种泛指的概念。 1. 利率,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2. 基本形式年率% 、月率%、日率%。 3. 中国的“厘”: 年率1厘,1%;月率1厘,1 ;日拆1厘,0.1。,二、利率的种类 P126-128 (一)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概念: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risk free interest rate)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

4、无风险利率表示。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基准利率。其中,如中国人民银行直取基准利率字眼,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其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在西方国家一般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我国是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利率,(二)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二者概念及相互关系: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紧缩)的风险。 2.名义利率是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也是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nominal interest

5、 rate);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3. 公式:,(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根据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fixed interest rate)与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 固定利率是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它适用于短期借贷。计算成本和收益较方便。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对债权人不利。 浮动利率是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一般调整期为半年,适用于借贷时期较长,市场利率多变的借贷关系。,(四)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 以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为标准,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

6、指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供过于求,市场利率下跌,供不应求,市场利率上升。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它的变动更多体现政策意图。 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并管理。,(五)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二者的划分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条件为准。是否提供优惠利率,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市场行为;在我国,则属于官定利率。贴息贷款。 (六)年率、月率、日率 (七)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三、单利与复利 P128-129 (一) 概念和计算公式 、单利的计算公式: (3.1) 、复利的计算公式: (3.2),(二)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如果承认资本只依

7、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是合理的,那就必须承认复利存在的合理性。 (三)现值(present value)与终值(future value) 1. 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其计算式就是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公式。 2.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现在所必须具有的本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现值”,也称“贴现值”。算式是: 现值终值贴现系数 (3.3),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P136 马克思的利息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利息率取决于平均理论率和供求状况等,

8、其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全都着眼于利率变动取决于怎样的供求对比。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包括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实际利率理论或费雪的利率决定理论P138)、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利息理论或货币供求利率决定论P138-139)、可贷资金理论(准一般均衡分析P140)等。,(一)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称为实际利率理论(费雪)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二)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

9、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 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三)可贷资金论:债券市场上的供求 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其均衡条件为:,三、影响利率的因素 (一)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 马克思认为,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借贷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润是利息的最高界限,利息不

10、可为零,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二)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1.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 借贷资金是特殊商品,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其价格(利息)也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通货膨胀(受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往往会发生通货膨胀,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因而影响存贷人的实际利息收入,此时应调整存贷款利息率,保证借贷者的实际利益不受损失。,3.国家经济政策(金融政策) 利率已成为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调高或降低利率,影响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从而达到调节货币流通量,控制需求,稳定物价的目的。 4.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偿还期限风险、政

11、策性风险等。名义利率是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不仅如此名义利率中对风险的补偿还包括补偿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偿还期限风险、政策性风险等 5.利率管制 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一国的非常时期,也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与利率市场化,一、对利率作用的一般估价 可从宏观、微观角度分别进行分析。 1.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相当广泛: 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 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

12、经济杠杆。,2. 在经济学中,无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在基本模型中,利率几乎都是最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变量之一。 二、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来表示。 储蓄的利率弹性指利率变化对储蓄变化的影响程度。是利率每增加或降低1%,储蓄相应增加或减少的系数。 即利率的提高可以刺激储蓄、抑制消费;利率的降低则抑制储蓄,刺激消费。,投资的利率弹性 是指由于投资数量的增减而引起利率的变化。 投资的变动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或反应程度,即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引起投资变动的程度。由于投资者的投资

13、不仅有自有资本,而且有借人资本,所以,投资者在利率较低时的投资比在利率较高时的投资要多, 即利率上升时,投资量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量增加, 投资的利率弹性是投资的变动量与 利率的变动量之比率。,三、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利益约束的机制如何直接关系到利率作用的发挥。 1.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之所以极大,基本原因在于:经济人有足够的独立决策权。 对于各个可以独立决策的企业、个人等经济人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准则; 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人的收益;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利率必然有广泛而突出的作用 2. 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逐步显现。要使利率的作用能够较为充分

14、的发挥,核心的问题,是要使经济行为主体,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行为主体。,四、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P154159 利率管制也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掌握利率管制的背景(原因),以及减弱利率管制的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

15、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我国已于1996年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向市场利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 接着又放开了国债的市场利率,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逐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为政府进行利率调整确定了一个基准利率。这都为利率市场化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国应首先着手调整利率结构,将法定利率由200多种减少到30种左右,并根据经济运行状况更为频繁地调节利率,同时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丰富市场上的交易品种,逐步扩大企业融资中市场利率的比重。 当国有银行商业化进展顺利,银行体系的竞争水平提高和监管机制得到完善时,就可以考虑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的自由权,放开贷款利率。 如果银行经营状况良好,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进展时,就可以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通过这样有步骤、渐进地层层推进的改革,最终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第三章作业: 1、简述利率决定理论 2、试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3、简述利率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