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57252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变电站倒闸操作制度演示教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电运行培训五,5典型变电站倒闸操作票填写。,第5章 变电站的倒闸操作,第一节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规章制度,一、倒闸操作介绍 1、倒闸操作定义 电气设备分为运行、备用(冷备用及热备用)、检修三种状态。将设备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由一种运行方式转变到另一种运行方式的过程叫倒闸,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操作就叫做倒闸操作。这其中包括了电气设备状态的转换、变更一次系统运行结线方式、继电保护定值调整、装置的起停用、二次回路切换、自动装置投切、切换试验等操作。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的基本工作之一,也是重点之一,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事故,甚至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倒闸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和工作监护

2、制。 倒闸操作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发布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相通报单位和姓名,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双方都要录音并做好记录。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2、倒闸操作的基本条件 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倒闸操作前,应该注意是否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有与现场一次设备和实际运行方式相符合的一次系统模拟图(包括各种电子接线图)。 (2)操作设备应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

3、置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 (3)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不得随意突出运行,停用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行政副职或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推出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时,应经变电站站长或发电厂当班值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 (4)有值班调度员、运行值班负责人正式发布的指令,并使用经事先审核合格的操作票。 (5)下列三种情况应加挂机械锁: 1)未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隔离开关手柄、阀厅大门和网门。 2)当电气设备处于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电间隔网门。 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隔离开关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机构箱的箱门。机械锁要

4、1把钥匙开1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管。,5、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以上检查项目应填写在操作票中作为检查项。 6、换流站直流系统应采用程序操作,程序操作不成功,在查明原因并经调度值班员许可后可进行遥控步进操作。 7、用绝缘棒拉合隔离开关(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或经传动机构拉合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均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

5、缘靴。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晴天也应穿绝缘靴。雷电时,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禁止在就地进行进行倒闸操作。 8、装卸高压熔断器,应戴护目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9、断路器(开关)遮断容量应满足电网要求。如遮断容量不够,应将操动机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断路器(开关)隔开,应进行远方操作,重合闸装置应停用。 10、电气设备停电后(包括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拦,以防突然来电。 11、单人操作时不得进行登高或登杆操作。,12、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可以不经许可,即行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但事后应立即报

6、告调度(或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和上级部门。 13、同一直流系统两端换流站间发生系统通信故障时,两站间的操作应根据值班调度员的指令配合执行。 14、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停运检修时,禁止操作双极公共区域设备,禁止合上停运极中性线大地/金属回线隔离开关(隔离开关)。 15、直流系统升降功率前应确认功率设定值不小于当前系统允许的最小功率,且不能超过当前系统允许的最大功率限制。 16、手动切除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前,应检查系统有足够的备用数量,保证满足当前输送功率无功需求。 17、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退出运行后再次投入运行前,应满足电容器放电时间要求。倒闸操作从有人值班变电站转变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

7、难点并不完全是复杂的技术问题或是机构调整问题,也是传统模式下生产管理观念能否转变的问题。新模式下的变电倒闸操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电力事业发展到现阶段后,在检修、实际操作、人员配置等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也是对电力生产管理关系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开展新模式下的变电倒闸操作工作将是电网发展的趋势。这在电网发展迅速、自动化程度高、人力资源紧张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新模式下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倒闸操作,实际上是变电运行人员的职能作出相应的变化,改变了设备操作必须由运行专业人员进行的传统操作模式,优化了设备倒闸操作、检修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为适应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型运行、管理模式的要求,必须

8、对企业现行的规程制度做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修订和完善。,一、变电站倒闸操作方式,针对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由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转变所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无人值班变电站倒闸操作基本上由操作队人员沿用原有的方式进行所带来的新问题,在新的操作模式下使用了“典型操作票”、实行“单人操作”、推行“检修人员操作”以及实施“程序化操作”,并对各种操作方式提出了相关要求。 1、变电站现场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调度操作指令要由有权发布指令的调度值班员(所属调度单位发文公布)发布;操作人和监护人必须由上级部门批准并公布的合格人员担任。 (2)现场一次、二次设备要有明显标志,包括设备命名、编号、铭牌、操作转

9、动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以及区别电气相色的标色。 (3)变电站、集控站、发电厂电气控制室或集控室要有与现场设备实际接线一致、运行状况相符的模拟操作图以及二次回路原理和展开图。一次模拟图上应能表明主要电气设备的命名编号、实际状况和接地线的装设位置。 (4)倒闸操作要有明确、合格的操作依据(调度下达或根据工作票要求)。要有统一的、确切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并使用普通话。 (5)要有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包括对号放置接地线的专用装置、专用的接地线装设地点)。一次设备应设有可靠的电气防误装置。,第二节 变电站倒闸操作方式与要求,2、变电站监控系统的遥控操作 无人值班变电站断合开关和主变有载调压

10、是由监控班通过集控系统进行远方操作的,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由操作队到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现场操作。 (1)遥控操作的基本原则 集控中心站的遥控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和录音制度,遥控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副值操作,正值监护。 集控中心站可以进行以下遥控操作: 1)拉、合开关; 2)拉、合主变中性点接地闸刀; 3)主变有载调压开关及消弧线圈档位调整; 4)电容器组的投、切; 5)所用电源切换; 6)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远方更改定值及保护停启用; 7)微机直流屏浮充电流的调整。 上述遥控操作完毕,集控中心站模拟图板应作相应变更。 具备远方更改保护定值及保护停启用的变电站,正常操作一般由调度发令至集控中心

11、站执行。集控中心站在操作完毕后,必须认真检查核对,确认更改是否成功,并向调度汇报,做好有关记录。当遥控操作失败后,集控中心站值班员应立即汇报调度,同时通知操作班到现场进行处理。,(2)操作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的管理 正常运行时,变电站所有运行或热备用状态的开关,其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必须置于“遥控或远方”(投入)位置,有控制开关的应将其置规定位置。 开关转冷备用或检修状态时,开关拉开后,操作人员应先将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切至“近控或就地”(退出)位置,控制开关切虽“分闸后”位置,再操作闸刀,当开关恢复至运行(或热备用)状态后,再将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切至“遥控或远方”(投入)位

12、置。 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进行遥控操作试验时,应由集控中心站值班员通知现场运行人员,将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切至“遥控或远方”(投入)位置。试验完毕后,由现场运行人员立即将其恢复原位。 事故处理和遥控操作失灵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先将方式选择开关 (遥控压板)切至“近控或就地”(退出)位置后再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应根据设备运行方式,确定方式选择开关(遥控压板)的正确位置。,3、单人操作方式 所谓单人操作,是指由传统的监护操作(即一人监护,一人操作)转变为一个人的操作。 传统的倒闸操作方式,即监护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其中一人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监护,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倒闸操作,由

13、熟练的值班员操作,值班负责人或值班长监护。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中也规定:“单人值班的变电所倒闸操作可由一人执行”。但是单人操作方式,存在将“发令人”作为“监护人”的不妥之处。安规中规定:“单人值班,操作票由发令人用电话向值班员传达,值班员应根据传达,填写操作票,复诵无误,并在监护人签名处填入发令人的姓名”。作为“监护人”首先应审查操作票的正确性,并与“操作人”一起到操作设备处,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及操作部位,然后下达操作指令,由“操作人”按操作票的步骤逐项操作,并且在每一项操作完成后,由2人共同检查操作是否到位,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操作完毕后全面检查操作质量。也就是说,“

14、监护人”和“操作人”应对整个操作的正确性共同负责。“发令人”在远方,则无法对“操作人”的全过程负责,最多只能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负责。 单人值班的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操作时,运行人员根据发令人用电话传达的操作指令填用操作票,复诵无误。实现单人操作的设备、项目及运行人员需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批准,人员应通过专项考核。,4、检修人员操作方式 检修人员操作:由检修人员完成的操作。 经设备运行单位考试合格、批准的本单位检修人员,可进行220k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由热备用至检修或由检修至热备用的监护操作,监护人应是同一单位的检修人员或设备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的接、发令程序及安全要求应由设备运行单位总工程师

15、审定,并报相关部门和调度机构备案。 检修人员本身技术素质较高,对设备性能又较为熟悉,这为其从事倒闸操作打下了基础。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既懂检修又懂运行的复合型员工队伍,将更加有利于安全。检修人员对设备检修质量负全责,责任主体唯一,解决了过去检修与运行在验收环节上相互依赖的问题。检修人员履行变电检修工作中的许可、延期、验收和终结手续,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设备停送电时间,提高了设备可用率,增加了对用户的供电量。并且,检修人员从开始操作,布置和拆除检修现场的安全措施,到恢复送电,都在检修现场,熟悉现场运行方式、设备状况,不易发生恢复送电过程中的误操作

16、事故。实施检修人员从事倒闸操作后,运行人员不再参与检修后的设备验收,避免了运行、检修交叉地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检修人员从事待检设备的倒闸操作,使得运行人员工作量大为减轻,维操队人员不必重复往返各检修现场,节约了人工、车辆、器具使用费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5、使用典型操作票操作 变电站“典型操作票”的编制是很严格的,从“典型操作票”任务的提出到编写、审核、批准及管理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但是在实际中,只要加强管理,“典型操作票”是完全符合变电站实际操作需要的。按调度下发的“操作任务票”调出相应的“典型操作票”操作,一是可以很快地得到一份正确的操作票;二是严格按这张正确的操作票进行操作,就可以防止误操作。这对于无人值班变电站更有意义,所以要求各级调度部门与运行部门密切配合,使调度的“操作任务票”与变电站“典型操作票”一一对应,这样使用“典型操作票”进行操作才能真正得到广泛应用。 6、实施程序化操作的方式 有的变电站虽然实现了无人值班,但在运行管理方面仍基本维持原有模式,即如上所述,使用“典型操作票”、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