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5587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滴定概论讲义教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一、滴定分析法 (一)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 (二)指示剂 (三)滴定终点误差 (四)滴定分析法的特点与分类 二、滴定方式,一、滴定分析法,1. 基本概念 1)定义: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 溶液中,直到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反 应式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为止, 根据标准溶液的用量和浓度计算出被 测组分含量,(一)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8)滴定反应 定量、完全的化学反应,(一)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滴定突跃 滴定过程中计量点前后测量参数的突变。是衡量滴定是否可行的依据,又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滴定突跃范围 突跃所在测量参数的范围,即计量点前后0.1

2、%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测量参数值的变化。,2. 滴定曲线 1) 基本概念 纵坐标:pH pM 等,(一)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一)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2) 滴定曲线特点 滴定曲线起点决定于被滴定物质的浓度或性质 物质浓度越高,pH或pM越小,曲线起点越低 计量点后曲线变化趋势取决于滴定剂的浓度 3)滴定突跃范围的意义 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反映了滴定反应的完全程度:反应越完全 (K越大),突跃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1. 指示终点的方法 化学法:指示剂颜色突变来指示计量点 指示剂:2种或以上型体的有机化合物,存 在形式可转换,决定于溶液的某种 性质,各型体间颜色明显不同。 仪器法: 电位滴定法、电

3、流滴定法、电导滴定法、 光度滴定法等,(二) 指示剂,In-10XIn,只能看到In色 XIn10In-,只能看到XIn色 In-XIn,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0.1In-/XIn10,理论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使指示剂的变色点尽可能接近化学计量点,或使指示剂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2. 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甲基橙,3. 指示剂的类型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 金属指示剂 -配位滴定 自身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 原滴定 专用指示剂 沉淀指示剂 -沉淀滴定,(三) 滴定终点误差TE(系统误差) 滴定终点(ep)与化学计量点(sp)不相符合而引起的误差。由指示剂变色点

4、与计量点不吻合引起,属于方法误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 滴定终点误差TE(系统误差) pX: pH或pM pX=pXep - pXsp C: 与计量点时产物总浓度Csp有关 Kt: 滴定常数 强酸强碱滴定:Kt =1/Kw =1014(25)C=C2SP 强酸(碱)滴定弱碱(酸): Kt=Kb/Kw(或 Ka/Kw) C=CSP 配位滴定:Kt =KMY(条件稳定常数)C=CM(SP) 氧化还原滴定:Kt=K(条件平衡常数) Kt越大,CSP越大,TE%越小 pX越小, TE%越小,(四)滴定分析法的特点与分类,1.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在0.2%以内 简便、快速,

5、适于常量分析 应用广泛,2.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二、滴定方式,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1. 反应定量、完全 定量计算的基础。反应要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并且无副反应发生。反应完全程度一般应在99.9%以上。 2. 反应速度快 3. 有简便可靠的终点确定方法,P33,二、滴定方式,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 返滴定 置换滴定 间接滴定 能满足滴定反应 不能满足滴定反应 三个基本要求 的基本要求,二、滴定方式,1.直接滴定法 滴定反应能满足滴定反应的三个基本要求。 只需1种标准溶液。,二、滴定方式,2. 返滴定法 也称回滴定法或剩余量滴定法 先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

6、完成以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 需2种标准溶液或标准物质。 应用:反应较慢或难溶于水的固体试样,二、滴定方式,返滴定:,二、滴定方式,例:,二、滴定方式,例:,二、滴定方式,3. 置换滴定法:滴定剂与被测物质不按一定反应式进行或伴有副反应,无明确定量关系。 4. 间接滴定法: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并不发生反应。 先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质反应,使之置换出一种能被定量滴定的物质,然后再用适当的滴定剂滴定。 二者可看做一类,扩展了滴定分析法的应用范围。,二、滴定方式,例: Na2S2O3 + K2Cr2O7 S4O62- + SO42-,二、滴定方式,例: Ca2+ + KMnO4,第二

7、节 标准溶液,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1. 基准物质 2.标准溶液的配制 3. 标准溶液的标定 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P35,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1. 基准物质 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 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物质 如:草酸H2C2O42H2O 硼酸钠Na2B4O710H2O 邻苯二甲酸氢甲 K2Cr2O7 KIO3 纯的金属,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2. 要求(看书P35) (1) 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包括结晶水 (2) 纯度足够高 多是99.95%100.05%纯度的基准试剂或优 级纯试剂 (3) 性质稳定 (4)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2. 标准溶液的配制,1)直接配制法: 基准物质

8、 准确称量 溶解 定量转移至容量瓶 稀释至刻度 直接计算准确浓度 使用分析太平、容量瓶、移液管 取4位有效数字 直接计算准确浓度,2. 标准溶液的配制,2)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非基准物质 粗称或量取(台秤、量筒) 配制成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 其准确浓度未知,须标定或比较得到 标定:利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来测定标准溶液,3. 标准溶液的标定,1) 用基准物质 标定 利用基准物质或基准物质配制的标准溶液来测定待标定溶液(待标液)的准确浓度。 如:HCl易挥发,用Na2CO3标定 NaOH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或草酸标定 2) 与标准溶液比较 用已知准确浓度其它标准溶液来测定待标定溶液(待标液)

9、的准确浓度。 如:已知浓度的HCl 标定NaOH,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一)物质的量浓度 CB V表示体积(L或mL) 1. 物质的量nB 2. 溶液稀释或增浓时计算,基本式:,P36,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例1: 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2.942g ,定容至100mL, 求溶液准确浓度。 M(K2Cr2O7)= 294.18 g/mol,例2: 浓H2SO4 的浓度约18mol/L ,若配制1000mL 0.1000mol/L 的H2SO4待标液,应取浓H2SO4多少毫升?,(二) 滴定度 TT/B:以待测物表示滴定剂的滴定度 1ml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单位:g/ml;m

10、g/ml T- 滴定剂 B-待测物,基本式:mB =TT/B VT,二、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基本式:,P37,练习:,TK2Cr2O7/Fe=0.005000 g/mL,如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21.50毫升,问被滴定溶液中铁的质量? 解:,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一、滴定反应中的化学计量关系 t T + b B = cC + d D 滴定剂 被测物 基本反应关系式: (3-6),P37,二、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1)直接配制法 2)标定法: 以基准物质(B)标定 以标准溶液(CT)标定,2.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的换算,由 及 或 (3-9) 注意:滴定度单位g/m

11、l;VT: mL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mol/L,VT=1mL, TT/B=mB,mB=VT.TT/B,3. 被测物质的质量与质量分数(含量)的计算,质量分数,含量,由,由3-9及3-10,VT: L m(S):总质量,3-11,写出化学反应式 确定反应实际计量关系 得到反应总公式 代入数据 一次计算出最后结果 注意单位 注意有效数字位数,分析化学计算题要求,练习1:,若THCL/Na2CO3 = 0.005300 g/mL,试计算HCL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 Na2CO3 )= 106.0 mol/L 解: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 由式 3-9得,练

12、习2:,计算0.2000mol/L的HCl溶液对Na2CO3、NaOH的滴定度。M(g/mol):Na2CO3=106.00,NaOH=40.00,HCl=36.50,t=2; a=1,直接滴定法计算式,滴定过程:,基本反应 关系式,直接滴定法计算式,B为溶液时: 基本式(1): B为固体时: 基本式(2):,V: L,V: mL,直接滴定法计算式,(3) - (4) - (5),式 3-11,VT: mL m(S):总质量,VT: L,例:称取NaOH 40.0g,溶解在约1L水中,精确量取20.00ml,用0.1042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耗19.86ml,求NaOH准确浓度。,

13、练习:,测定药用Na2CO3的含量。称取试样0.1230g,溶解后用浓度为0.1006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该HCL标液23.50 mL,求试样中Na2CO3的百分含量。 解: 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返滴定法计算式,b B + t T1(过量、定量) = t1 T1(余) + t2 T2 = (标2),关键:确定待测组分B实际消耗的nT1,基本式 基本式,例:,CB VB,CT1 VT1,CT2 VT2,返滴定法计算式,(6) - (7) - (8),VT: mL,练习:,将2.3000 g含中性杂质的氧化锌试样溶解在50.00 m

14、l 、0.9766 mol/L硫酸溶液中,过量酸用1.3720 mol/L NaOH溶液滴定,用去31.95 ml。 试计算试样中氧化锌的含量。 M ( ZnO ) = 81.40 g/mol 解: ZnO + H2SO4 ZnSO4 + H2O 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t=1, t1=1, t2=2 T1-H2SO4 T1-NaOH,练习:,置换间接滴定法计算式,滴定过程:,置换间接滴定法计算式,关键:被测组分与滴定剂之间实际摩尔比,练习: 以K2Cr2O7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采用置换滴定法: (1) K2Cr2O7标准溶液氧化过量 I- 生成I2; Cr2O72- + 6I- + 14H+ 2Cr3+ + 3I2 + 7H2O (2) 定量生成I2与 Na2S2O3 反应 I2 + 2S2O32- S4O6 2- + 2I-,练习:,练习:,间接滴定法,以KMnO4 标准溶液测定Ca2+: (1) 将溶液中 Ca2+ 沉淀为 CaC2O4 , 过滤,洗净后溶解于 H2SO4 中; Ca2+ + C2O4 2- CaC2O4 CaC2O4 + 2H+ Ca2+ + H2C2O4 (2) 用 KMnO4 滴定剂滴定 与 Ca2+ 结合的 C2O42- 5C2O42- + 2MnO4- + 16H+ 2Mn2+ + 10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