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5576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视野计检查报告的阅读及2知识分享(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视野报告时常用名词,暗点:指视野内的异常视觉减退区或视觉消失区,即该区域与其四周相邻区域比较,光敏感度下降。除了生理盲点和血管暗点以外,视野中所有暗点都属异常。 偏盲:视野缺损以水平径线或垂直径线为界者称为偏盲。偏盲可分为垂直性偏盲,水平性偏盲,同侧性偏盲,异侧性偏盲。,视野检查结果的判读,一、正常视野: 1、动态视野检查结果: 视野的绝对边界达到一定范围, 正常视野范围:用白色视标测的视野上方55度,鼻侧60度,下方70度,颞侧90度,蓝、红、绿色视标依次递减10度左右。,(一)正常视野: 2、全自动静态视野检查结果: 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度属正常,除生理盲点外,不应有光敏度下降区或暗

2、点。,一.视野缺损的表现类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一)暗点 1、中心暗点:中央固视区的相对或绝对性暗点,伴中心视力减退, 为黄斑受损或盘斑束神经纤维受损。 多见于黄斑病变:出血、渗出、疤痕、缺损等。 轴性视神经炎 某些青光眼:后极部神经纤维走行于神经纤维 层的表层,在视盘表面行程相对较长,缺血性损害易产生。,2、哑铃状暗点:中央固视区的暗点与生理盲点相接呈哑铃状。为盘斑束神经纤维受损。 轴性视神经炎 青光眼(同上),3、旁中心暗点:位于中心视野5-25内向生理盲点上方或下方延伸的相对性或绝对性暗点 一般最早出现在颞侧近生理盲点的上方 为青光眼的早期视野改变,比例为75-88 自动视野计上表现为相

3、邻几点的缺损,深度5dB,4、鼻侧阶梯:为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损害的特殊表现,相当于颞侧水平合缝上、下神经纤维束受损程度不一样。 表现为鼻侧水平经线处上、下方视野损害不一致。 水平合缝上下视网膜功能相互独立,其敏感度不一样 水平合缝上下弧形暗点各自独立发展,而水平经线的边缘不跨该经线 鼻侧阶梯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的典型改变。,5、弓形暗点:位于固视点上或下(多在Bjerrum区1020范围内)与生理盲点相连,并向周边呈弧形扩展,鼻侧宽于颞侧,与视网膜颞侧弓形神经纤维束的排列行径相似。 亦为青光眼视野损害的典型特征; 也见于视神经缺血性病变,视神经与视交叉之间的病变,视乳头病变。,弓形暗点,6、环形

4、暗点:上下弓形暗点环绕中央固视区在鼻侧周边水平合缝相接而形成,下部常宽于上部鼻侧阶梯。 最常见于青光眼。 其次为视乳头损害,(二)局限性缺损 1、颞侧扇形缺损:颞侧视野出现尖端指向生理盲点扇形或楔形视野缺损。 常见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亦为青光眼早期改变,3%-8.5% 2、象限性缺损(象限性偏盲): 缺损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多见于视交叉以上的视路损害和病变。,3、偏盲性视野改变:视野缺损一半称为半盲。 多为直切,也可为横切。 可为同向(右侧或左侧),见于视束病变,外侧膝状体病变。 异向(双颞侧如视交叉病变,垂体肿瘤占72,或双鼻侧,对称或不对称)。 偏盲也可以避开中央固视区,在中央保留一小部位

5、,称为黄斑回避。见于视放射疾病。,同向性偏盲伴黄斑回避,(三)视野向心性缩小:视野的周边出现相对或绝对性缺损,并有向心性发展的趋势。 功能性:癔症 器质性:晚期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束膜性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 生理性:年龄、瞳孔大小、屈光间质混浊、屈光不正,(四)普遍敏感性下降:较正常值下降5dB,较对侧眼下降2dB,较自己以前下降3dB 生理性:老年人、瞳孔小、屈光间质混浊、屈光不正 病理性:晚期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乳头水肿,(五)生理盲点扩大:正常:7.52,5.52;扩大:9.5,7.5 与青光眼无关,常见于:有髓视神经纤维,视乳头水肿,视乳头视网膜炎, 高度近视,二.影响正

6、常视野的生理和物理因素,1、年龄:为主要因素,年龄增加,视网膜平均敏感性下降(年龄24岁,下降1dB/10年 ),视野向心性缩小 年龄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 数目减少 晶体透明度下降,透光减少,降低了光标的实际刺激强度 反应时间延长,2、明适应和暗适应程度 背景照明应恒定 背景照明越暗,适应时间应越长 一般坐在视野计前23分钟适应背景 3、瞳孔大小:不能2.5mm 瞳孔过小:进入眼内光线减少,平均光敏度下降,向心性缩小 瞳孔过大:影响成像,4、屈光不正: 1个屈光度不矫正,平均光敏度下降1.26dB。 空间积累效应 5、固视情况: 随意性眼动:可意志控制 生理性眼动 固有性眼颤:不由

7、意志控制,6、学习效应:通过熟悉检查程序而使视野扩大,尤以周边部检查时明显。 7、文化水平:对视野检查的理解程度也影响视野检查结果。 8、其它:时间,性别,注意力、合作度、眼凹、眼凸、鼻梁高低、全身状况,三.视野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的一致性,根据不同受检对象和所考虑的不同病种,首先选择不同的受检程序,以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视野缺损,并且在阅读视野结果时,其侧重应有所不同,1.定性:视野缺损是青光眼改变还是非青光眼改变 对于怀疑青光眼和高眼压者,首先应用分析局限性缺损的指标:如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弓形暗点等,即可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而青光眼也可产生弥漫性视野缺损,如向心性缩小、普遍敏感性下降,故分析此指标时,除青光眼外,还应排除非青光眼因素:如老年人、小瞳孔、早期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等。,2.定量:了解青光眼视野缺损的程度 患者有眼压高及视乳头杯/盘异常改变,且有视野缺损,确诊青光眼无异。但须了解其损害的程度如何,才有利于其治疗与预后。 旁中心暗点(75-88%) 早期: 鼻侧阶梯(20-75%) 颞侧楔形缺损(3-8.5%) 弓形暗点或环形暗点 中期: 鼻侧视野缺损 晚期: 管视 颞侧视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