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5274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4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急诊流程管理张瑜(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 诊 流 程 管 理,徐州中心医院急诊科 张瑜,急诊流程管理的重要性 常见的急诊服务流程 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急诊流程是医院在为急诊患者提供一系列诊疗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诊疗工作或活动,是急诊工作运转的基础。现代医院急诊流程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急诊流程再造也成为急诊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院急诊管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解决患者看病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维护医院声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诊患者要求,1 “快”患者就医的心情非常迫切、急不可待,都想尽快得 到有效治疗。 任何的迟缓和拖延都会对患者的心 情和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给患者

2、造成巨大的负担和 精神压力。因此,无论门诊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对诊 疗过程“快”是第一需求。 2 “准”患者要求各项诊疗工作安排准时;书写各种医疗文 书要规范和标准;各项检查结果和疾病诊断要及时 准确;对疾病愈后、转归的判断要有标准;患者对病 情给自己生活、工作带来的影响也要有所准备等 等。,3 “廉”患者不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检查治疗本身廉价; 更 重要是就医过程的成本要“廉”,找关系、请吃饭、 等候时间延长都会增加就 医成本,增加患者经济负 担。患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也是就医本。 降低就医成本,节约费用和时间,是患者的强烈愿望 和要求。 4 “易”“易”就是就医容易,而不是看病难。患者希

3、望就医 的过程要非常方便、简单、顺畅,来医院就医越困 难,患者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越多。,急诊流程存在问题,1环节多排队长 挂号、交费、取药、就诊、检查,每个环节都需要排队,都需要等待,增加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 2检查等交费难收费员业务不熟练(经常收错费),加之患者多,收费点少,交费排队成为必然。 3导医弱距离远医院内标识不清,患者多,空间小,人流疏导不够,常常出现拥挤;由于缺乏就医指导,患者检查顺序安排不科学,增加了患者等待时间。由于医院布局不合理,检查室分散,患者做检查找不到地方,有时都要走很远的路,极不方便。,常见的急诊服务流程,急诊就诊流程,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流程,送至抢救室,

4、判断病情危重征,快速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完成抢救记录,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急救护理,病人住院或手术,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昏迷、脑出血、急性中毒、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外伤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等,1、详细记录病人姓 名、性别、年龄、 诊断、抢救始末时 间、抢救经过、转归 2、抢救记录必须在抢 救结束6小时内完成,群体性事件应急流程,详细询问记录,接报群体性事件,立即汇报,启动应急预案,总结归档,做好院内护送,预检分诊,病情观察,执行医嘱,紧急救护,采取各项急救措施:开放气道、开放静脉通道、给氧、气管插管、吸痰、监测生命体征等,事件发

5、生地点、病人数、轻症、重症人数、病人到,1、护送病人检查、手术、住院等 2、做好交接,1、对病人逐一登记、编号、并与病历编号一致 2、根据病情危重程度用 不同颜色标记病人,I 类为红色,II类为黄色,III类为绿色 3、红色标记的病人送至 抢救区域,黄色、绿 色登记的病人送至诊 室,必要时将留观室开辟为临时诊区,1、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医嘱完成输液、注射、采血等,1、迅速报告院办、医务处、护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并调配应急人员 2、备好物品、药品、器械、敷料等,急诊危重病人检查流程,家属至收费处付费,抢救班护士告知病人和家属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开出检查申请单,接诊护士与

6、相关检查科室联系,抢救班护士评估病人病情,准备好转运物品:氧气瓶,呼吸球,监护仪,微量泵,烦躁不安的病人根据医嘱做好镇静或约束带处理,家属、导医(护士),必要时医生共同陪同检查,回急诊科,平车转送时,必须拉上两侧护栏,途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进行检查,急诊手术病人的转送流程,护士核对并执行医嘱(临时医嘱单),通知手术室,医生开出手术医嘱,通知抢救班护士,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开通静脉通路,常规备皮、术前用药、术前化验,必要时备血,再次通知手术室,如遇紧急手术病人立即送往手术室,联系3号电梯,抢救班护士把病人病历、护理记录及所有检查结果一起送至手术室,如遇危重病人,携带氧气袋、呼吸球等急救仪

7、器,与手术室护士交代病情、治疗、术前准备及病人其他信息,带回所有物品,床单位终末消毒,急诊病人入院流程,病情评估,接急诊病人,科室联系,病人准备,带回整理转运物品,到达目的科室,物品准备,转运中监护,转运人员安排,1、急救设备:小氧气 瓶、便携式监护仪 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注射泵 2、急救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3、物品:病历、检查报告单、治疗药品,1、评估转运风险、监测生命体征 2、填写交接记录单 3、必要时家属或病 人签字同意,1、护士站在病人头侧,严密监测神志、生命体征 2、病情突变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就近到邻近 科室进一步抢救 3、合适体位,上下坡时头部处于高位,注意保暖 4、保持

8、各种管道在位通畅 5、做好心理护理,1、解释转运目的 2、确认腕带标识 3、管道妥善固定 4、皮肤是否清洁 5、采取合适体位,1、I类、II类:医生、护士和导医共同转运 2、III类、IV类:导医转运,1、通知病房或联 系检查科室 2、电梯确认 3、转运路线确认,1、病人身份确认(腕带、病历、自身 或家属确认) 2、安全将病人搬至病床 3、床旁交接(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皮 肤、用药、物品) 4、和病房护士共同填 写交接记录单,急诊病人入院流程,办理入院手续,急诊医生或专科开出住院通知单,接诊班护士负责通知病区护士,确认床位并告知需准备的物品,同时联系电梯,抢救班护士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

9、根据病情准备好随带抢救用物及药品,结清病人的费用,整理病人药品,病历及物品,平稳,导医护送,床单位终末消毒,到病区与床位护士一起把病人安全移到床上并交接病情、阳性体征,夜间18-8时一楼急诊收费处,日间8-18时二楼住院处,交接治疗、管道、皮肤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评估生命体征,不平稳,抢救室护士和医生护送,急诊流程中关键环节与重点部位,明确关键环节,(1)急诊医师准入:重点是按照“三严”标准,强化“三基 培训,搞好岗前培训和考核验收,把好年轻医师临床 工作准入关。 (2)会诊:重点是会诊申请质量把关、应诊时限和应诊人 员的资质标准要求和会诊的效果。 (3)病人知情同意:重点是诊断、处置方案、医

10、疗费用、 预后等内容的全面、准确、通俗告知和签字手续的履 行。 (4)标本处置:重点是标本采集准确性,标本标识的唯一 性和标本交接过程的可追溯性。 (5)值班、听班、交接班:重点是技术力量配置合理,值 班人员资质符合要求,值班人员在岗在位情况,病情 交接班突出重点,重要病情交接仔细,内容全面,有 的放矢。,注重“接口”部位,所谓“接口”部位,就是一件工作涉及到多个不同隶属关系的单位或隶属关系相同但涉及不同工种的工作。衔接接口部位的前提,就是首先作好自己管辖内的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一致或行政指令明确接口部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划分,完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消除扯皮和推诿现象。,围绕病人诊

11、疗过程这条线索,存在的较为重要的“接口”部位包括: (1)医护之间在医嘱下达和执行中“接口”。 (2)急诊和医技、辅诊科室在检查申请、预约、 特殊准备和结果回报方面的“接口”。 (3)急诊与医技科室之间标本交接中的“接口”。 (4)急诊与其他临床科室在工作职责和任务划分 中的“接口”。,评估病人,急诊病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另一类是生命体征异常,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因此,在护送检查或住院前,要对病人意识状况、生命体征、病情进行评估。护送检查或住院时要根据病情由导医或护士和医生陪同,确保病人途中安全。,执行告知义务,接到检查单或住院单后,认真核对患者的

12、姓名和年龄,然后向病人及陪人进行自我介绍,讲清楚运送的目的、地点及运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让病人及陪人了解将去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安抚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确保转送安全,搬运方法要正确,体位要适当。如方法不正确,体位不当,往往会使患者症状加重或发生并发症。如胸腰椎骨折患者应使患者身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给予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堵塞气道。一般病人上下坡时要保持头高脚低位。休克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切忌头高脚低。只有正确的搬运方法及安全的体位,才能避免转运过程中再度损伤。,意外情况报告,急诊病人病情变化快,有时难以估计。因此,护送人员在护送病人过程

13、中,万一病人发生意外,立即用随身配置的手机打回科室,请求医生护士前来抢救,同时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呕吐物多有可能发生窒息时应立即用手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叫附近科室医生护士协助抢救。,做好床边交接,护送急诊病人住院或手术,均要严格做好交接班。如患者生命体征、管道、皮肤、特殊检查报告单等内容。危重病人住院或手术时,我们还附有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交接清楚后双方签名。另外,还要注意物品的交接。如病人病情重,暂不宜马上过床,平车要留在他科时,要清点用物,写好欠单,待病人转移好床位后再还回急诊科。,终末消毒处理,转运病人的工具平车和轮椅,经常沾有病人的血液、呕

14、吐物、大小便等,所以,运送病人完毕,回科后要按消毒隔离要求做好终末消毒处理,用消毒液抹洗,更换平车上用物,然后铺好备用平车,随时准备迎接新病人。,联系住院的病人要联系相关科室的办公班,责任到人 电梯的联系 彩超室、心电图室的不在岗告知 妇科病人,谢 谢,1、抢救车接班流程 2、抢救流程中人员定位对抢救质量的影响 3、心脑血管介入病人的急救绿色通道(急 诊手术),抢救流程中人员定位对抢救质量的影响,采用方便取样法,收集定位抢救方法前后各3年在本科室实 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21737例。 定位前:(2005年11月一2008年11月)病例7337例,其中男 3765例,女3572例;年龄186岁,

15、平均(63.45 4-11.13) 岁;呼吸系统疾病1801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966例。脑血 管系统疾病1692例,创伤825例,其他1053例。 定位后:(2008年12月一2011年12月)病例14095例。其中 男7418例,女6677例;年龄6个月一89岁。平均 (66.1712.20)岁;呼吸系统疾病3420例,心血管系统疾 病3386例,脑血管系统疾病3352例。创伤1192例,其他2 745例。,抢救流程中人员定位对抢救质量的影响,定位前(由于站位不固定,职责不明确): 增加护士来回跑动、相互交叉操作的机会,增加护 士体力的消耗,出现操作相互影响而等待或发生冲 撞的现象,不利于抢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抢救流程中人员定位对抢救质量的影响,定位后 3人定位抢救法:最理想的人力资源搭配(头、侧、尾 2人定位抢救法:(头尾、侧) 1人定位抢救法,效果评价,收集整理实施定位分工抢救法前后各3年的相关数 据,评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生、患者及家属对 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满意度。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根据常见急危重症抢救 指征及抢救成功标准确定; 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满意度 评价包括护士观察病情的准确性,急救护理工作中 的主动性,急救措施的有效性、医嘱执行的及时、 准确性急救过程的条理性各项辅助检查的及时 性,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