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114781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 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岗位职责1.校(园)长岗位职责。校(园)长(法人代表)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分管校(园)长是主要负责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人人有责、党政同责,建立健全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明确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学校疫情信息。有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必须指定防控工作的责任人。2.教师(班主任)岗位职责。(1)掌握本班学生假期和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及旅行和居住史,指导学生填写和提交健康卡。落实对来自中风险地区学生实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的要求,决不允许带病返校。(2)将新冠肺炎防控知

2、识通过微信、短信、校园网等途径发送给学生和家长,指导学生和家长自我学习,提高防控知识和技能,强化疫情防控法律责任,做好科学防护。(3)开学后配合校医(保健教师)做好本班学生每天晨午检,对寄宿制学生开展晚检。重点做好发热、干咳、气促、呼吸道症状的核查排查,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校医(保健教师)和家长,提示学生戴好口罩,配合校医(保健教师)将学生转移至临时隔离室。(4)做好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工作,发现学生身体健康异常时,应及时上报给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并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处置工作。(5)开学前,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化课程教育教学,对学生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3.校医(保健教师)

3、岗位职责。(1)应承担并履行学校疫情报告人的工作职责,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掌握本校师生员工因病缺课、缺勤情况,开展缺课、缺勤人员病因追踪。如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协助学校在规定时间(2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图3)。(2)统筹指导开展本校师生员工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配合心理咨询师(心理老师)做好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工作。(3)指导督促各部门和班级做好开窗通风和清洁消毒工作。如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立即开展密切接触者排查,按要求开展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生活、学习

4、场所及校园环境的清洁消毒,协助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其他工作。4.食堂人员岗位职责。(1)食堂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强晨午(晚)检和缺勤追访。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一律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按要求规范操作,防止食品交叉污染。(2)食堂人员每天早、中、晚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如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脱离岗位及时就诊,待完全康复后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复工证明,经校医(保健教师)复查审核通过后方能返岗。(3)食堂人员要严把原材料采购关,严格落实进货查验与索证索票登记制度。严禁制售野生动物相关食品。5.门卫、校园保安岗位职责(1)每天早、中、晚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上岗前做好自身防护,正确佩戴合格的医

5、用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禁止带病上岗。(2)配合学校做好教职员工上班、学生上学晨午检和放学工作,审查入校人员的身份,检测体温,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入。6.宿舍管理员岗位职责(1)每天早、中、晚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上岗前做好自身防护,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禁止带病上岗。(2)做好进入宿舍的人员管理,审查进入宿舍人员的身份,实名登记并检测体温后入舍,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入。(3)做好宿舍、楼道、卫生间、浴室等区域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好门把手、开关、床栏等频繁接触物体表面的规范消毒。7.清洁人员岗位职责(1)每天早、中、晚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上岗前做好自身防护,

6、佩戴医用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禁止带病上岗。(2)做好校园清洁卫生,按学校要求做好消毒杀虫工作,重点做好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的清洁消毒。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全面做好开学前后校园的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保障教职工平安返校,教育教学平稳运行,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校园稳定。二、组织机构(一)成立教职工返校工作小组,全面指导2020年春季学期学校教职工返校工作有序开展。组长:_副组长:_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_、_、_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教职工开学返校工作

7、,保障教职工平安返校。具体事宜由_负责。三、主要工作和措施(一)假期中全面排查1.寒假期间,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各部门应与本部门教职工保持密切联系,摸清掌握教职工行程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进行人员排查,收集教职工有无从外地返回、与外地人员接触和有无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报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得漏报、瞒报、误报,准确掌握人员动态信息。2.全体教职工需于2020年2月_日前返_,返_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返_后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各部门要开展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知识为重点的健康宣传教育,引导教职工减

8、少外出,不参加聚会活动,增强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外地返_者需按照要求进行自我隔离、登记并上报。从外地返回、与外地人员接触、有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的教职工,需在家自主隔离14日无症状后方可到校上班。3.各教学部门应及时掌握教师的健康状况,若因身体状或在外地、隔离等不能按时到岗,部门按应急方案妥善安排好教学工作。(二)开学时全面检测1.教职工开学返校时间为2020年2月_日(如有变动另行通知)。在正式开学前,部门做好留校和返校教职工的健康筛查和监测工作,全面了解返校教职工假期与相关人员接触情况。2.教职工不要私自提前返校上班,确因特殊情况需提前返校的,须通过所在部门报学校同意,并服从学

9、校统一安排,方可返校。3.返校当天,组织人事处负责组织做好教职工开学到岗情况统计。对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或有干咳、乏力等症状的教职工,部门需安排其到校医务室进一步观察,或安排送医进一步检查,同时将患者情况及时报教职工返校工作小组办公室。(三)上班时全程防控1.做好每日日常体温监测工作,若发现疑似症状人员要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2.各部门应加强考勤,关注本部门教职工健康情况,了解身体异常教职工密切接触人员、行踪等信息。教职工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请假,不得带病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后方可回校上班。3.教职工上下班需佩戴口罩(教师上课期间除外)。4.教职工在校内突发感染症

10、状,应立即向当日学校总值班汇报,并逐级上报,总值班立即通知其家属护送去医院。学校启动应急处置,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隔离观察。为避免传播,可临时性关闭校门,在校门关闭期间,教职工不得擅自离开学校。5.对被隔离治疗或在外地等不能按时到岗的教职工,组织人事处和教务处应根据工作需要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对教职工进行合理调配。四、工作要求(一)各部门要对本部门教职工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及时将中央、省、市和学校的宣传信息传递给教职工,确保教职工知识应知应会,引导教职工树立信心,克服恐惧心理。(二)期间,各部门不得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不安排教职工外出参加教研、培训和学术活动。(三)全体教职工要提高政

11、治站位,严格执行统一安排部署,确保通讯畅通,加强日常防范,做好科学自我防护,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全力打好攻战。疫情后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为切实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发生继发病例,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一、在校学生患有传染性疾病,一经确诊,立即按照相关要求隔离治疗,不得到校上课。二、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城区学校学生必须由二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学校学生必须由乡镇中心及以上医院开具痊愈证明,学生持医院证明和相关病例原件返校,经校医(保健教师)查验,符合属地疾控机构要求,出具返校通知单,方可进班复课。三、若校医(保健教师)查验结果与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不一致,由校医(保健教师)报告属地疾控部门,遵照疾控机构的指导,学生暂不返校上课,遵照指导建议继续居家休息。四、校医(保健教师)向班主任、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若家长对复课结论、休假建议存在异议,校医(保健教师)应立即报告校领导,经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协商后作出是否返校的最终决定,并通知家长。五、校医出具的返校通知单应为一式两份,一份交给班主任,一份连同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一起存档。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