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4690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109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讲义(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外礼仪及习俗文化,美国总统克林顿出访韩国时,按妇女出嫁后从夫姓的美国习俗,称呼韩国总统金泳三的夫人为“金夫人”,成了国际笑料,因为在韩国,女性婚后是保留本姓氏的。在国宴上,克林顿要发表演说前,突然叫翻译走近他身旁,站在他本人和坐着的金泳三之间,是又一次失礼,因为在韩国,任何人站在两国元首之间都被认为是一种侮辱。,一、注意外事结交的国际通则(见书343-359) 二、中外礼仪施行中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中西礼仪的文化差异 家族为本与个人为本 注重人情与讲求务实 重视身份与追求平等 谦恭含蓄与情感外露 崇尚礼仪与法律至上,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

2、、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会大大的打折扣。而国是家的放大,比如“家天下”,所以,所有的人际关系最终可以归结为家族关系,而又由家族关系衍生出人伦亲情,催生出许多道德伦理规范。比如:忠于国家、孝敬长辈、重视亲情、关爱他人。 西方社会,个人本位的观念占主导地位,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家族为本与个人为本,注重人情与讲求务实,主要讲“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由于中国人十分重视人伦亲情,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人情

3、的社会。中国人一向把情义摆在利益之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了中国妇孺皆知、代代相传的道德信条。每逢节庆,亲友之间总要走动走动,相互致意问候。如果遇到天灾人祸,亲友之间也常常相互支持和周济。同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必然的了。 西方人办事、交际都讲究功利和实际效益。各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自身的利益,决不认为是不道德的,而对别人侵害自己利益的行为也决不姑息。,重视身份与追求平等,中国的礼仪历来就强调一个“份”字。“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是中国古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 西方社会的阶级、阶层的对立和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交圈子。但是,在日常交际

4、生活中,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尊严,不喜欢打听对方的身份,一些带有浓重等级色彩的礼仪形式已越来越不受人欢迎。相反,像自助餐、鸡尾酒会这样一些不讲等级身份的交际形式却日益流行起来。 西方人追求平等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妇女在交际生活中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女士优先”是西方交际中的原则之一,谦恭含蓄与情感外露,中国人一向视谦虚为一种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被视为千古不变的规律。 “动于心,发于情,止于礼仪”被视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表现。 多数西方人则与此相反,他们不喜欢过分的谦虚,也不提倡过分客套,不认同自谦、自贬。它们往往有一说一,决不害怕“锋芒外露”,“东方式的谦虚”在他们看来不是虚伪就是无能。同时

5、,他们大都性格豪爽,感情热烈,拥抱礼、亲吻礼、吻手礼这些礼仪形式,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心理。,崇尚礼仪与法律至上,在中国历史上,礼仪的政治作用往往被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儒家的德主刑辅、先德后刑的礼治主义,长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因此,礼仪往往被摆在了法律之上,或者说礼仪已经包含了法的成分,这使得中国成了一个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 西方人虽然也重视礼仪的社会功能,但更强调法律的作用。特别是资产阶级在其革命的时期就把建立法制社会作为自己政治活动的重要目标。西方国家,法制观念远较礼仪观念更为深入人心,这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2、遵行入乡随俗的常规做法 入境问俗 客随

6、主便 主遂客意 求同存异,3、根据相互交往的具体情况运用礼仪 针对具体交往对象以及关系。 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制约。 考虑社交场合与事件的大小。,三、东西方礼仪文化比较,中国的礼节与西方的礼节有时差别很大。 如果你想同西方人相处和谐,了解西方的礼节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打招呼,在欧美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仪形式。其实不论任何人,面对有人微笑打招呼,都会受到感染,像是见到阳光心情跟着好起来一样,很自然会打招呼响应。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哈啰,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唷!那可是非

7、常失礼的。,对方跟你说How do you do ?就是你好的意思,不用按着课本教的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除非这是你的好朋友,或是你有比较多的时间跟他聊天,不然只要同样回答说How do you do ?就够了。如果怕自己英文不好听,至少微笑点个头。有时候他们会说Hello !,其实相当于我们的嗨,这是同辈或好友之间的应对方式,不适合用在对长辈或地位比较高的人。另外,他们也会问候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或Good evening,同样问候就可以了。,你在向别人问好时,直呼别人的姓名也常常是得体的。你可以说;“早上好,蒙克里夫先生”或

8、“你好,富兰克林”。 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却不被采用。如果你问候一个西方人说“你上哪儿去?”(Where are you going?)或说“你去哪儿啦?”(Where have you been?)他会想你在打听他的私事,实在是太失礼了。 而如果你说:你吃过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他可能会认为你想邀请他与你共同进餐。因此,和西方人相处时,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问候方式。,学会说谢谢,谢谢你(Thank you)这名话在西方比在中国用得要更加频繁得多。任何人替你做了一些事,不管事情多小,也不管他是你的上司还是佣人,你都应该说:谢谢你。你讲话完

9、毕以后,千万不要向听众致谢。不要说:谢谢你们,我谢谢你们,或多谢你们注意听我讲话等。讲话完毕时,略微欠欠身就够了,不必要多讲什么。当你给别人传递点东西或替人做些小事情而别人谢你时,你不必说什么,只须笑一笑或点点头就够了。,如何接受邀请,当你受到邀请时,你必须立即作复,明确地说明你究竟能不能接受这次邀请。如果对方是在谈话中或偶然遇见时口头提出邀请的,你就应该立刻回答能不能去。如果当时不能回答,你可以说?“我今晚告诉你,行吗?”或诸如此类的话。但不管是口头邀请还是书面邀请,都应当给予明确的回答。 通常来说,表示你的确不能接受邀请的客气的办法是说出你不能不谢绝的理由。只是说一声“我不能去”或“我不去

10、”是不礼貌的。说一声“对不起”也是不够的。只说一声“谢谢”,那就只能使人莫名其妙,不知你到底是接受邀请,还是谢绝邀请。 如果你接受了邀请,忽然有事不能赴约。你应当把你不能前往的真实原因告诉对方,接受了邀请而又不赴约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情。,如何宴请,“衣食住行访谈送”。这恐怕是国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几个问题,衣食住行访谈送,访问谈话赠送礼品,吃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宴请外国友人的时候,或者是请客人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了解对方,避免禁忌,避免触犯个人禁忌的菜肴 :,比较两个问题: 你爱吃点什么,你喜欢吃什么,这个海鲜行不行? 你不能吃什么?(),避免触犯民族禁忌的菜肴,不

11、吃动物内脏 不吃动物的头和脚 不吃淡水鱼 不吃宠物 不吃无鳞无鳍的鱼,触犯宗教禁忌的菜肴,基督教:基督徒一般饮食中不吃血制品。 伊斯兰教:接待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他们禁食的食物。穆斯林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此外,还禁食生性凶猛的肉食动物 、穴居的肉食动物 、猛禽 、污浊不洁的动物 (穿山甲等)、两栖动物 (蛇、鳄鱼等)、豢养而不能吃的动物 (马、骡、驴、狗等)、穆斯林严禁饮用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对他们是不能祝酒的。 佛教:当着僧人的面不能杀生、吃肉、喝酒。,印度教:信仰印度教(比如印度、尼泊尔等国)的教徒奉牛

12、为神,认为牛的奶汁哺育了幼小的生命,牛耕地种出的粮食养育了人类,牛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他们不吃牛肉,而且也忌讳用牛皮制成的皮鞋、皮带。 犹太教:犹太教认为唯一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是反刍并有分蹄的动物,如牛肉,而不允许吃猪肉和马肉。大多数饲养禽类(如鸡、鸭、鹅等)是被允许的,但禁食鸵鸟和鸸鹋,食用的鱼类必须有鳃和鳞,禁食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犹太教认为血是“生命的液体”而严禁食用。此外,奶品和肉品必须分开食用。,尊重习俗,讲究规范,务实节俭,反对铺张 国际交往要强调节俭,要强调务实,要强调宴请的少而精,反对铺张浪费,没有必要每件必吃,大吃大喝。说实话人家不是到你这儿混饭的,大吃大喝,不仅浪费金钱,

13、而且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少而精,干净卫生,上档次就足够的。,“我今天带来去年11月4日,胡锦涛主席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的宴会的菜单。这一共是53个国家,我们和48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去年是43个国家的总统和总理,另外5个是外交部长和经贸部长,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是中国外交史上,世界外交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取得很大成就。今天不谈这个。宴会菜单是三菜一汤。冷盘有5个冷盘,有呛红辣椒等;一个汤,松茸竹笋汤,很鲜的汤;黄焖小牛肉、茭白拌鲜蔬、清蒸鱼、点心、冰激凌。” “西餐更简单,就一两个主菜,其它都是配菜。我们也是照顾到了西方的习惯。温家宝总理去年宴请日本总统安倍的菜单,也是三个菜一个汤。翡翠燕

14、窝汤、蒜绒龙虾,一个甜食、点心,结束了。有时候他们说是不是不够吃。国宴还不够吃?够吃。因为我当时作为礼仪大使,参加了接待工作,宴会也是参加的,我觉得那天我是吃饱了。”,鲁培新大使在中国网的“中国访谈”中,菜肴安排主随客便,避免禁忌,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考虑菜单,拟订菜单时要考虑宴请对象的喜好和禁忌。 注意通行的常规,又要照顾到地方的特色。 应考虑开支的标准,做到丰俭得当。 考虑季节,菜肴应时、鲜。,音乐伴宴,气氛高雅,高档的宴请,强调音乐伴宴,当然这个音乐你要注意了,比如有一个国家差异,你最好选择交往对象民族音乐,交往对象个人偏好的那种乐曲,而且应该若有若无,环境优雅情况下的妙、慢的音乐,不要

15、给他造进行曲,不要给他放迪厅的音乐,举止优雅、文明规范,宴请的时候举止,吃饭那个举止。比如和客人吃饭的话,我们餐桌上讲几个忌讳,四个不准。 第一让菜不夹菜, 第二祝酒不劝酒。你可以讲,我们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为两个单位的合作来干杯,他爱喝不喝,不要强迫服务。 第三不当众整理服饰。别在人家面前拾掇自己。 第四宴请时在外人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特别在欧美西方国家人的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他们有个不大好的说法,说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如何赠送,“涉外交往八不送”原则: 第一类,是一定数额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少国家规定,在交往中拒收现金与有价证券,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么作的人,难免有行贿之

16、嫌。 第二类,是天然珠宝与贵金属首饰。究其大原因,与前者大体相似。 第三类,是药品与营养品。在国外,身体健康状况乃属“不可告人”的个人稳私。因此将药品与营养品赠送给外国人,通常都是不受对方欢迎的。 第四类,是广告性、宣传性物品。将带有广告词、宣传用语或明显的公司标志的物品送给外国人,往往会适得其反,被对方误解为是在利用对方,或是借机进行宣传。,第五类,是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向关系普通的异性送礼时,千万不要弄巧成拙,误送示爱的物品或对对方不恭的物品。 第六类,是为受礼人所忌讳的物品。在送礼时,若礼品有违受礼人的宗教禁忌、民族禁忌或个人禁忌,也会功亏一篑。 第七类,是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的物品。若将此类物品随意赠予外国人,不管自己有意还是无意,都有损于国家利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 第八类,是不道德的物品。将不道德的物品送给别人,不但坑人,而且害已,因而是绝对应当禁止的。,如何见面,中国人见面习俗: 鞠躬礼是中国的传统礼节,向人弯腰行礼,表示恭敬。 抱拳礼也是中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