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生活与消费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4114364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生活与消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生活与消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生活与消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生活与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与真题完全整理: 生活与消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生活与消费目录考情分析1考向预测2思维导图2知识清单2商品3货币3价格10消费17真题再现21【考情分析】考试要求课标全国卷地区考题考查点商品货币2020课标全国卷I14结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考查货币的相关知识2020课标全国卷12结合炒鞋行为,考查商品、货币的相关知识2019课标全国卷I12结合国家提升供给质量的行动,考查商品的相关知识2019课标全国卷15结合汇率变化,考查汇率变化对成本、价格、消费等的影响2018课标全国卷12结合智能手机功能的发展进步,考查商品的相关知识价格2020课标全国卷13结合高铁车票实行差异化定价,考查价格的相

2、关知识2019课标全国卷I13结合企业对新老客户实行不同价格的问题,考查价格的相关知识2019课标全国卷13结合国家限制固废纸进口等信息,考查价格与供求的知识2018课标全国卷I12结合劳动价值理论,考查商品价值量等知识2018课标全国卷I14结合需求与价格曲线,考查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影响2018课标全国卷12结合需求与价格曲线,考查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知识消费2020课标全国卷12结合果园尝试运营新模式,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2019课标全国卷14结合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信息,考查消费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考向预测】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是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职能、纸币与通货膨胀、

3、汇率问题、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考查的重点。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命题背景:常以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商品、消费、货币、价格等时政热点为。【思维导图】【知识清单】知识清单一、商品考点一:商品的含义(1)内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成为商品的条件:从形成说是劳动产品。纯粹自然的物品不是商品从用途说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从属性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一不可(3)商品分类:商品分为一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如科技、音乐等,是劳动的产物,如果用于交换,也是商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和价值。(2)商品是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注意运用这一观点分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点拨:1判定“废品”“伪劣产品”“次品”是不是商品(1)“废品”是指丧失了使用价值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商品失去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而是废品;不过,当废品被重新开发利用作为生产资料,具有了使用价值且被用于交换时则是商品,比如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是商品。(2)“伪劣产品”不具有正规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应该成为商品,制售“伪劣产品”是违法行为。(3)“次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果发挥其实际使用价值并用于交换就可以成为商品。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3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

5、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4从现实生活中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从消费者角度看,购买商品的理想情况是物美价廉。物美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讲的,价廉是从价值角度讲的。人们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重视商品的价格就是重视商品的价值,说明人们总是把商品当作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来看待。(2)从生产者角度看,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既要提高商品质量,又要降低商品价格。知识清单二、货币考点一:货币及其职能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1)从货币的产生理解货币的本

6、质及职能: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解决商品交换中的难题而诞生的。从诞生那天起,货币承担的是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决定了其两大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并随经济发展产生货币的其他职能。(2)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一般等价物只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和历史时期内。(3)货币与金、银:货币从产生那天起就是由金、银充当的,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在货币产生之前不是货币,在货币产生之后,也不全是货币。2货币的职能 点拨:1并不是只有货币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要是商品,有价值,就具有价

7、值尺度职能。2商品交换包括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3价格、商品流通是伴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现象。4当前,我国居民一般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房,其形式为首付一部分现金,然后在规定期限内付清银行贷款和利息。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首付现金执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规定期限内付清的银行贷款和利息执行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三、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区别与联系2.纸币点拨1国家与纸币的发行 2正确认识纪念币(1)含义: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由国家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2)特征: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是纪念币的主要特性。(3)意义:纪念币在作为法定货币能够流通的同时

8、,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4)分类:纪念币按性质可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类,普通纪念币包括普通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5)纪念币的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商品。纪念币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纪念币的价格是变化的。3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1)范围:物价上涨,既可以是某种商品、某个地区、某个季节价格上涨,也可以是大范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物价普遍、持续上涨。(2)原因: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成本上升、供求关系变化等;通货膨胀主要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导致需求增长所引起的。考点二:信用工具和外汇一、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

9、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2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功能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种类一般信用卡和银行信用卡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减少商品贸易中大量现金结算的麻烦,促进商品贸易,保证结算安全适用范围日常生活消费商品贸易结算点拨:(1)银行卡和支票只是转账支付的工具,不是货币,不能执行货币的任何职能。(2)信用卡的使用克服了现金结算的诸多缺点,是一种进步。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特定终端设备的支持,在普适性上也存在局限性。(3)银行信用卡代替货

10、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职能。使用银行信用卡虽然可减少现金流通量,但并没有有效抑制过多的需求,从而无法缓解通货膨胀。信用卡具有透支功能,说明它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4)转账支票与现金支票最大的区别在于转账支票只能办理转账不能提取现金,而现金支票只能提取现金不能办理转账。二、外汇与汇率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一般有两种:一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国货币;二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国货币。在我国一般用100单位外币兑换多少人民币来表示外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

11、3外汇与币值(1)汇率与币值(2)快速判断汇率的升降(3)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4)影响汇率的因素根本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和相对的通货膨胀率。直接因素是本币、外币的供求关系。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本国货币需求增加,通常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需求减少,往往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其他因素有: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及信息、心理、对币值的预期、投机等。通常一国经济状况良好、经济实力雄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该国货币就坚挺,汇率就稳定;反之则会导致该国货币疲软,汇率波动。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1)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

12、率稳定。(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措施科学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和物价的基本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产生;当经济增长过热时,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增长滞缓时,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要深化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点拨:1正确认识汇率变动(1)汇率变动遵循价值规律。币值变动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货币购买力,同时受到汇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2)汇率变动直接影响商品流、资本流、人员流。

13、判断的方式不是记忆,而是推算。推算的关键在于同量货币兑换的另一种货币的增减情况。2判断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变化:(1)分清是本币还是外币。(2)判断变动的时间先后。(3)明确本币汇率与币值成同向变动;本币汇率、币值与外币汇率、币值成反向变动。本币汇率升高,则本币升值,外汇汇率跌落,外币贬值。3外汇与外币是两个概念。外币是指外国的纸币、铸币;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除了外币外,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4正确认识币值变动(1)人民币属于纸币范畴,本身没有价值。人民币币值,指的是其所代表的价值。(2)人民

14、币币值变动,对内而言,强调的是其购买力问题,与之相应的概念是价格。(3)人民币币值变动,对外而言,强调的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与之相应的概念是汇率。 【易混易错点】1劳动产品一定有价值。()提示: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所以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劳动产品。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提示: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商品,因为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所以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值。()提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不能据此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值。质量高的商品其价值高,

15、主要是因为这类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最终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4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提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只有生产出使用价值合格且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5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提示: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6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提示: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货币主要是以自身价值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7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一样的。()提示:货币的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货币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