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4357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讲解培训讲学(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一、年度纳税申报表的结构及逻辑关系,一、年度纳税申报表的结构及逻辑关系,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主要作用:是在企业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 构成:利润总额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应纳税额计算 附列资料,第13行“三、利润总额”必须与企业会计报表中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一致。 因为:申报表中利润总额的计算,其内容与新会计准则利润表的内容一致 所以: (1)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即可 (2)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其利润表中的项目与申报表可能不一致,不一致的部分,

2、按照申报表的要求对利润表的项目进行调整填报,但利润总额是不影响的。,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续) 第一部分:利润总额计算(续),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续) 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续),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续) 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续),特别说明: 21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创业投资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年度无限期结转扣除。 由于企业弥补亏损有五年的期限限制,所以应先弥补亏损再考虑创投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问题,在填报本行次时,需结合第24行,如企业

3、有以前年度未弥补的亏损,本行填报0,且调整附表五、附表五(4)的相关行次数据。,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续) 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续),22行“加: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 填报内容:企业境外所得弥补境内的本年度亏损。 注意事项: (1)不应弥补境内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本年不亏损,本行次不参与运算; (2)弥补额最大不得超过企业当年全部境外应税所得。,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续) 第二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续),19行”减、免税项目所得“,本行填报纳税人享受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 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本行的负数为以后年度税前可弥补的亏损额。 25行“应纳

4、税所得额”,本行不得填报负数,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本行填报0。,二、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续) 第三部分:应纳税额计算,26行“税率”,填报税法规定的税率25%。对于享受优惠税率的企业,本行仍应填写25%,其低于法定税率的部分通过税收优惠体现。 34行“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本行填报企业当年实际预缴的企业所得税。,三、年度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本附表填报纳税人的股权投资,要求纳税人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息红利”和“投资转让、处置所得(损失)”按照被投资项目分别填报。 本附表是附表三的二级附表,对应附表三的第6、7、47行次,另

5、外主表的第9行“投资收益”也包括本附表的有关内容,但不完全对应。 本附表分为三部分:一是投资成本;二是股息红利;三是投资转让所得(损失)。,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一部分,投资成本(第15列),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情况。 第1列“被投资企业”,纳税人向每一家企业的投资视为一笔投资,包括在二级证券市场购买的持有12个月以上的流通股。按每一被投资方逐一填报。 第2列“期初投资额”,按照会计口径填报。 第3列“本年度增(减)投资额”,填报本年度内每一笔长期股权投资额的增减变化,如新增投资、减资、转让股权、收回投资。 第4列“初始投资成本”、第5列

6、“权益法核算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收益”,填报纳税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第4列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实际投资额,第5列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实际投资额小于享有被投资企业权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部分。,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例:2011年3月A企业出资100万元购买B企业4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假设投资时B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300万元。 A企业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企业) 12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营业外收入 20万元 申报表填报:第1列填报A企业 第3列填报120万元 第4列填报100万元 第5列填报

7、20万元 企业20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税收上应作纳税调减处 理,20万元填报在附表三第6行第4列。,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二部分,股息红利(第67列),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收益及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调整情况。 第7列“会计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口径计算的股息红利所得,不包括投资转让所的。 需要说明: 成本法下的股息红利,会计与税法核算差异不大,一般在实际收到时确认; 权益法下的股息红利,会计与税法差异较大,一般会计根据被投资方当年盈亏情况和企业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实际并未收到;税法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国税函20107

8、9号 ) 。 第8列“税收确认的股息红利(免税收入)”、第9列“税收确认的股息红利(全额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口径确认的股息红利所得。,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接上例:B企业2011年度实现利润200万元: A企业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万元 贷:投资收益 80万元 申报表填报:第7列填报80万元 第10列填报80万元 企业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80万元税法上不予确认, 应作纳税调减处理,80万元填报在附表三第7行第4列。,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需要说明:纳税人从被投资方取得的股息

9、红利超过税务部门确认的限额部分,暂不确认为免税收入。超限额部分先冲减投资方投资计税成本,冲减后仍有余额的,确认为应纳税所得额。 例:B企业于2011年7月宣布将未分配利润中100万元进行分配。 A企业账务处理: 借:应收股利 4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万元 申报表填报:第8列填报40万元;第10列填报-40万元 企业40万元冲减投资成本,税收上应确认为股息收入,应作纳税调 增处理,填报在附表三附表三第7行第3列;符合免税条件,应作纳税调 减处理,40万元填报在附表五第3行。,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假设:B企业分配给A企业的股息红利为20

10、0万元,其中税务部门确认的分配限额为30万元。 申报表填报: 第8列填报30万元 第9列填报40万元(200万-30万-120万) 第10列填报-70万元 70万元填报在附表三第7行第3列;30万元填报 在附表五第3行。,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三部分,投资转让所得(损失)(第1116列),反映企业投资转让收益及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调整情况。 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对于2008年以前的股权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第6年一次性扣除。 关于企业股权

11、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规定,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所发生的损失,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年度,作为企业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扣除。本规定发布以前,企业发生的尚未处理的股权投资损失,按照本规定,准予在2010年度一次性扣除。,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11列“投资转让净收入”,填报纳税人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时,所收到的股权转让收入扣除相关交易税费后的金额(不扣除投资成本)。 第12列“投资转让的会计成本”、第13列“投资转让的税收成本”,填报纳税人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时,

12、其会计核算的投资转让成本和税法确认的投资计税成本。 会计核算的长期投资成本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税收规定的投资成本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增(减)投资额、收到的股息、投资减值准备、股票股利)。,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例:2011年12月,A企业将持有的B企业40%的股权出售1/4,出售时,A企业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投资成本120万元,损益调整40万元,出售时取得的价款为41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A企业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41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0万元 损益调整 40万元 投资收益 250万元 申报表填报:第11列

13、填报410万元;第12列填报160万元;第13列填报100万元; 第14列填报250万元;第15列填报310万元;第16列填报-60万元。 企业将上述会计与税法核算的差异60万元填报在附表三第47行第三列。,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本附表反映企业各类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的情况,以及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差异的纳税调整情况。 税法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扣除。填报时对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准备金外都应进行纳税调增;对已作纳税调增但因价值恢复或处置而转回、冲销的减值准备,应作纳税调减。 对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按照规定计提且作追溯调整资产减值准备的,可在资产损失发

14、生年度且符合税法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条件的,作纳税调减处理。,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202号 )规定,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的各类准备金,2008年1月1日以后,未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企业以后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应损失,应先冲减各项准备金余额。,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企业所得税税前准予扣除的各类准备金: 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财税200933号) 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财税200948号、财税2009110号)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准备金

15、支出(财税200962号)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指出(财税200964号) 金融企业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财税200999号、财税2011104号)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提取特别风险准备金(财税201025号),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例:某企业2011年初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20万元,其中2008年以前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金余额5万元,当年核销坏账(已向税务部门专项申报)10万元,年末计提30万元。,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申报表填报,纳税调整额25万元填入附表三第51行第3列。,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九:资

16、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本附表填报会计与税法上资产的原值、折旧或者摊销期限,以及差异的纳税调整情况。 造成资产折旧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因素:一是计价不一致;二是折旧方法差异;三是计提折旧年限差异。 (差异主要是时间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是能转回的),三、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 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税法规定,以历史成本为资产的计税基础。所称的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对投入使用后计税基础确定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若干税收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2010】79号) 固定资产折旧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 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加速折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