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4325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2]培训资料(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安庆市区语文试卷分析,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201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2010年考试纲要为立足点,命题思路稳中求变,试题设置依标据本,试卷结构科学合理,题量适当,难易度适中,做到了面向全体考生,全面考査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的。试卷仍然采取“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具体特点如下:,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1、注重知识,凸显能力,试题内容涵盖了语文课程标准对7 9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如:“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第1、2、3题的古诗文默写、注音、辨字、释义、修辞方法、

2、名著阅读等知识,“阅读”部分第5、6题对议论文文体常识的考查,文言文第15、16题的解词、翻译等,皆注重考查了考生知识积累的情况。同时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凸显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如“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使用工具书、口语交际、语言文字材料的理解与处理能力,“阅读”部分考查了包括学生读题审题、信息筛选与整合、综合概括、品味语言、体验感悟等多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2010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注重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语文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2、内容多样,难易适当。,现代文阅读部分既有稳定不变的散文阅读,又安排了自06年以后没有

3、考过的议论文。5道小题的设置既有关于议论文基本要素的基础题,又有较难一点的语言品味题。 “作文”和去年全命题作文不同,采取半命题作文“不会变的是 ”,既有选择性,又有限制性。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需要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如果审题不当,就会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 整套试卷既考虑了大部分学生能有所答,又考虑了有区分度,难易适当。,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3、贴近生活,回归文本。,2010年中考试题从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都体现出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回归文本的特点。在材料选择上,如:“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第4题安排的是以“尊师重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还有“阅读”部分选取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文章

4、科学不怕挑战,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实际。 作文以“不会变”为核心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或倾吐自我、书写个性;或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在试题设置上,从识字写字、背诵默写、解词翻译到语言理解与感悟,从文体常识到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口语交际到书面表达,无一不体现着贴近生活、回归文本的特点。 如果说2010年试题有什么不足之处,我们认为在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上略有欠缺,此类试题几乎没有设置。,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试题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运用”继续保持上年度的考查题型,重基础,重积累,重语文素养的考查,同

5、时在考查的知识点上有所创新,如第四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本部分共35分,平均得分25.87分,得分率为73.91。下面就每题的得分及错误情况作一简要分析。,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第1题共两小题,赋分10分,平均得分9.1分,得分率91%,这说明师生平时对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很重视,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很好。第(1)小题采用的是直接的补空型,降低了难度,而且由8句中任选6句,学生有了较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该题的人均得分为5.56分,得分率为93.5%。第(2)小题也是有选择地默写全诗,延续了去年的形式,诗句短小又是名篇,

6、难度也不大,该题共4分,平均得分3.54分,得分率为88.58%。但从阅卷情况来看,仍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失分原因也很多样:,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1)失分最多的仍是写错别字,其中因同音、近音字丢分的占绝大多数。如“温故”的“故”写成“顾”,“凌绝顶”的“凌”写成“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欲”写成“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炬”写成“烛”,“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赢”写成“羸”、“生前”写成“身前”等等。这一题所要默写的诗句学生基本上都会背,而往往是错在一个字上,令人惋惜。因此,这就要求平时多做一些默写练习,同时加强理解,这样才会增强甄别能力,另

7、外老师也应该总结一些平时易错的字与类型,引起学生注意,以加深印象,避免默写出错。,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2)因词语或句子顺序颠倒或缺失而丢分。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成“梧桐寂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缺失了“是离愁”,象这样的错误也不在少数。 (3)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诗之内涵而出错的。如把“夕阳西下”写成“西阳西下”的,“老树昏鸦”写成“老树乌鸦”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身后明”的,让人哭笑不得。无疑这些情况的发生,在于学生未能真正走进诗句,正确理解诗之内涵及诗之意境。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让学生读懂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绝不能

8、为了默写而默写。,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第2题是考查字音、字形、词义及修辞,形式同去年一样。所给的语言材料流畅而优美,本题共9分,平均得分6.94分,得分率为77.1%。具体分述如下:,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第(1)题得分率为88%,第(2)题为86%,第(3)题解释词义得分率为75.3%,这三小题相对来说得分率较高,原因是允许带字典,但是仍有一些考生失分,可见一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急待加强,工具书的使用也需练习。有的考生即使有字典,也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去选择词义,这说明理解能力尚需加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文中

9、重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要多加思考及练习,要学会咬文嚼字。第(4)小题考的是修辞方法,得分率只有60%,该题答案是对偶或对仗,但是许多考生答成了比喻,或许他们只关注到了“天涯若比邻”,而题目问的是两处画线部分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显然是修辞方法掌握不牢。,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第3题是名著阅读,考查的篇目是水浒和高尔基的童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没有考查主要人物的姓名或主要情节,而是考查了叙述的人称和重要名称的变化,这使没有真正阅读的考生措手不及,甚至无从下手,致使失分严重。本题共4分,平均得分1.6分,得分率为40%。,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一

10、)关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分析评价,第4题是综合性学习,共三个小题,计12分,平均得分为8.23分,得分率为68.58%。第(1)题是仿写,平均得分2.77分,得分率为69.75%,答题要求是既要与内容相照应,又要句式相同,不少考生顾此失彼,只满足了一条而导致失分。第(2)题是判断材料能否为主题服务、是否围绕主题而选材。不少考生判断正确,但理由的陈述不完整,说明学生对如何选择材料尚缺乏理解。本题得分2.96分,得分率为74%。第(3)题可说是最有创意的一题,题目设置非常巧妙,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题,与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具有实用性。本题问的是:哪种开头更好些?这问得很巧妙,不仅要求开头要和主题相扣,

11、更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并体现写信者的身份。考生平均得分为2.5分,得分率为62.5%,比较低。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答题抓不住要点,有的答非所问,有的回答不完整。,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阅读一为沈致远的文章科学不怕挑战,本文篇幅短小,论点鲜明,论据材料有较大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5道试题的设置分别考查了概括观点与材料、分析论证思路,品味语言和表达作用等方面的能力。和去年说明文阅读相比,难度略有增加,尤其是其中的语言品味题具有一定难度。本阅读满分17分,抽样人均得分10.85分,平均得分率为63.82%

12、。,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第5题,考查“对议论文基本要素论点的把握能力”,此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3.5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对本题拟写的参考答案是:“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大部分考生能正确提取论点,用标题或第5段的语句回答。部分考生对文章整体感知力不强,抓不住关键语句,摘抄有误或概括不准确,影响了本题得分。,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第6题,进一步考查“对议论文基本要素论据的把握能力”,此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3.20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对本题拟写的参

13、考答案是:“第段:量子力学接受爱因斯坦的挑战,促进了自身科学的发展。第段:进化论接受创世说的挑战,证明了自身的科学。”影响本题得分的主要原因是:有的考生概括不准确、不全面,不能准确概括出受到什么(即爱因斯坦、创世说)的挑战;另外,部分考生照抄原文,语言冗长,不精练。,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第7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满分4分,平均得分2.24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对本题拟写的参考答案是:“不能。因为前一句承上,对应段的内容;后一句启下,对应第段内容。”本题失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生审题不清,审题不严,没有扣住问题中“颠

14、倒”一词,不知道从论证结构上把握句子的作用,而是从内容上回答。如:“说明科学不怕挑战,强调了作者的论点。”二是分析论证能力有欠缺,即使回答了“承上启下(过渡)”但缺少必要的分析:哪句承上,承接上文什么内容?哪句启下,领起下文什么内容?不少考生没有讲到这些。,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第8题,考查“体味和推敲文章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 满分2分,平均得分0.94分。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对本题拟写的参考答案是:“表明具有特殊含义(或:是为了表示否定),说明这里的科学不是科学。”本题大部分学生能指出“这里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

15、”,失分主要是对引号的作用不清楚。本题实际上考察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虽然在考纲“阅读”板块中没有做具体要求,但在“写作”中明确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更要清楚这样使用的原因何在。,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第9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表达作用的能力”,满分3分,平均得分0.92分,得分率较低。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对本题拟写的参考答案是:“运用比喻,通俗形象地说明科学接受挑战正是为了求真求是”。答题时失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运用已学的修辞知识,判断该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本

16、题的比喻手法具有一定的隐含性,形同类比,学生认知有一定难度;二是一部分考生因狭义理解“表达作用”一词的含义而没有指出“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其实修辞也属于一种表达范畴),影响得分。三是在回答修辞作用时不能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导致语句概括力不强,表意不清。,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阅读二是一篇散文阅读,标题是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情感的表达,接近于课内韩愈的马说,文质兼美,有较强的思想性,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关怀。文章贴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特别是要让马儿获得自由的思想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所以阅读起来难度不大。本题共设置5小题,分别考查了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提取与整合文本信息、品味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鉴赏优美词句等方面能力。本题满分23分,抽样统计人均得分14.99分,平均得分率65.17%。,二、对答题情况的分析评价,(二)关于“阅读”的分析评价,1、现代文阅读部分,第10题,重点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分层写意的能力”。满分4分,平均得分2.69分。语文参考答案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