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4174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5章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教学案例(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江民锦 江西财经大学,第五章 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第一节 环境污染 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 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第一节 环境污染,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污染的特点,第一节 环境污染,一、基本概念 3.污染源 污染物的发生源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和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天然污染物: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人为污染物: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是环境保护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第一节 环境污染,一、基本概念 表6.1 污染源的分类,第一节 环境污染,二、环境污染的特点 1、污染物种类多

2、:有机、无机;毒性大、小;物理状态 2、污染影响的范围大:全球分布,南极有DDT存在 3、作用时间长:人类会长期受到危害 4、治理费用高:处理装置费用昂贵,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二、水体污染的危害 三、废水治理的基本方法,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悬浮物 悬浮物是污水中呈固体状的不溶性物质,包括无机的泥沙、炉渣、铁屑,以及有机的纸纤维、垃圾等。悬浮物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质量。,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耗氧有机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糖、蛋

3、白质、氨基酸、酯类、纤维类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物状态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 水流缓慢的湖泊和河口出现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蓬勃生长称富营养化。水体水面常随藻类的色彩呈现各种颜色:绿色、蓝色、红色等。当呈红色时称为“赤潮”。,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酸碱物质 化工厂、电力工业等工业废水含有废酸、废碱,排入水体后,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水中酸碱性。当水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将受到抑制,致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影响鱼类生产,严重时腐蚀船只、

4、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酸性或碱性水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酸碱废水对水体的污染,还会使水的含盐量增加,提高水的硬度,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细菌及病原体 生活污水、医院废水和屠宰、制革、洗毛、生物制品等工业废水,常含有病原体,会传播各种疾病。细菌可以表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衡量水体是否被细菌污染可用两种指标表示:一是1毫升水中细菌的总数;二是大肠菌的数量。,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包括无机有毒物(主要是重金属)和有机有毒物(主要指酚类化合物、农药等)。很多重金属对生物有显著毒

5、性,并且能被生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浓缩,毒性增加千万倍,最终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或严重疾病。,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石油类 含有石油类产品的废水进入水体后,会漂浮在水面并迅速扩散,形成一层油膜,阻止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石油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也需要消耗氧气,造成水体缺氧。同时,石油还会使鱼类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工业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工业或民用部门。放射性物质能从水中或土壤中转移到生物、蔬菜或其他食物中,并发生浓

6、缩和富集进入人体。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射线会影响人体健康。,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物 热污染 温度较高的废水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温度上升,被称为热污染。热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及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加速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使溶解氧下降更快,最后导致水体的自净化能力下降。,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7、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来自工业生产过程,其水量和水质随工业种类、工业生产过程的不同而不同。 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一般有工艺废水、原料或成品洗涤水、场地冲洗水及设备冷却水。 从主要污染物质的性质来看,有有机废水、无机废水、兼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放射性废水等。 从产生废水的行业可分为造纸废水、印染废水、焦化废水、农药废水、电镀废水等。 工业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水量和水质变化大。,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一、水体污染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他废水 其他废水包括农村废水、地表径流。这种污染称面源污染。 农村废水包括有生活污水、农田排放的废水。一般是无组织排放,废水含有

8、有机物、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等污染物。 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中的污染物随降雨进入地表水体,以及雨水淋洗溶解出垃圾、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带到水体,污染水资源。,二、水体污染的危害 1、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2、产生富营养化:硅藻、绿藻 转化成 蓝藻 3、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氰、酚、病毒、细菌 4、影响工业产品质量和游览景点,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三、废水治理的基本方法 1.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去除水中不溶解的物质,有过滤法、沉淀法、气浮法、离心分离法等。 2.化学法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和胶体状物质,包括混凝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第二

9、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水污染控制,三、废水治理的基本方法 3.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的物质。 生物化学法有好氧生化法和厌氧生化法。 4.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水中的污染物。物理化学法有膜分离(电渗析、反渗透等)、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方法。,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一、大气污染与类型 二、大气污染源 三、大气污染物 四、大气污染控制综合防治对策 五、烟尘治理技术 六、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一、大气污染与类型 1.大气污染定义 室内和特指某个地方供动植物生存的场所所产生

10、的气体污染; 大区域或全球性范围的空气污染。 2.大气污染的类型 煤炭型:由于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形成的大气污染。 石油型:由石油及其产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 混合型:大气中污染物既包括煤炭燃烧的产物,也包括石油使用的产物; 特殊型:某些工矿企业排放的特殊气体所形成的大气污染。,二、大气污染源 1.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划分: 固定污染源 污染源的位置固定。 移动污染源 污染源在排放污染物的过程中,位置是可以移动的,即在移动过程中排放废气。,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二、大气污染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源 污染物通过高烟囱排放。 面源 许多低矮烟囱集合起来而构成的一个区

11、域性的污染源。 线源 移动污染源在一定街道上造成的污染。,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二、大气污染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1) 连续源 污染物连续不断地排放污染物 (2) 间断源 污染源在排放污染物时,时断时续,但有一定的规律 (3) 瞬间源 污染物排放污染的时间短暂、不固定,具有突然性。,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二、大气污染源 4.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分 (1)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是指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 (2) 家庭炉灶排气 人们生活过程中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3) 汽车排气 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碳氢化合物(HC)。,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三、大气污染物 1.颗粒

12、物质 颗粒物质包括固体颗粒和液滴。 2.气态污染物 污染物以分子状态与大气混合。SO2、NO2、CO、CO2、O3、过氧化物等,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四、大气污染控制综合防治对策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严格环境管理 3、控制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技术措施 4、制定污染的经济政策 5、绿化造林 6、安装废气净化设备,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五、烟尘治理技术 从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体颗粒物如烟尘、粉尘的设备,称为除尘器。 除尘器的类型很多,根据除尘过程中的粒子分离原理,除尘器可分为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水膜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六、气态污染

13、物净化技术 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吸收法是烟气中的污染物溶解于吸收溶液中,或者与吸收溶液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其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就是吸收法,SO2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 SO2+CaCO3+0.5H2OCaSO30.5H2O+CO2 0.5CaSO3+0.5O2+1.5H2OCaSO42H2O,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六、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2.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吸附法是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从烟气中分离出去的方法。 吸附法一般是干法,不存在废水的污染问题,

14、工艺简单,投资较低,但效率不高。,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保护,六、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3.催化反应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催化法利用催化剂的作用将烟气中的污染物催化反应生成无害或容易处理的物质。如N0 x催化还原法,向含有N0 x的烟气中加入NH3气体,在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下,NOx与NH3反应生成无害的N2,从而达到去除NOx的目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4NH3+4NO+O2=4N2+6H2O 8NH3+6NO2=7N2+12H2O,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一、噪声的分类 二、噪声的特点 三、噪声的危害 四、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五、噪声的控制,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一、噪声的分类 交通运输噪声 工业

15、生产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二、噪声的特点 物理性 暂时性 适度性,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三、噪声的危害 1、损害人体听力 2、对健康的危害 3、对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4、特强噪声对仪器和设备的影响,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四、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大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噪声污染水平。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源中,工业生产噪声占8%10%,建筑施工噪声占5%,交通运输噪声占30,社会生活噪声占47%。,五、噪声的控制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 声源控制 传播途径 对接受者的保护,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五、噪声的控制 2.居住区的噪声控制 居住区要尽量远离工业区,噪声较大的工业区必须用防护林带与居民区分开,现有居民区内的高噪声工厂应迁出居民区,或改变生产性质,采用低噪声工艺和低噪声设备,或者采用工程措施降低噪声。 在居住区道路网规划设计中,应对主要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的分类、分组。分清交通性干道和生活性道路。,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五、噪声的控制 3.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1) 研发低噪声车辆 (2) 改进道路设计 (3) 合理规划城市,控制交通噪声,第四节 噪声污染与控制,思考题,1.何为水体自然净化? 2.解释淡水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指出其危害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