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4161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1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8页
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8页
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8页
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8页
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理学幻灯片资料(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理学,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理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精神病理学的重要性,人的精神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过程。许多精神障碍至今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诊断性生物学指标。临床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发现精神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而得出。因此,精神障碍的症状学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基础,掌握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

2、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其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何进行精神检查,精神障碍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 症状之间的关系、症状的鉴别、减少误诊 探讨症状的原因,精神症状具有以下特点:,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常见精神症状 一、感知觉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情感障碍 四、意志和行为

3、障碍 五、自知力,感知觉障碍,感知觉障碍,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 知觉:是一种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正常情况下感知觉与外界客观事物相一致。 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病。,感觉障碍,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感觉障碍,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

4、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anesthesia)。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于癔症,称转换性症状(conversion symptoms),如失明、失聪等。,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 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知觉障碍错觉(illusion),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 病

5、理性错觉:意识障碍时出现,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如把输液瓶标签上的一条黑线看成一条蜈蚣在爬动。,知觉障碍幻觉(hallucination),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出现的知觉体验;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 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 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 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 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知觉障碍幻觉(hallucination),幻听,最常

6、见,患者可听到单调或复杂的声音。 非言语性幻听:属原始性幻听。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叫声,多见于脑部局灶性病变。,言语性幻听:最多见,常具有诊断意义。内容通常是对患者的命令、赞扬、辱骂和斥责,因此患者常为之苦恼和不安,并产生拒食、自伤或伤人行为。 有时“声音”把患者作为第三者,内容是议论患者。幻听常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如侧耳倾听,甚至与幻听对话,破口大骂,也可能出现自杀以及冲动毁物伤人行为。 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幻听,争论性幻听-如两个声音议论患者的好坏。 评论性幻听-评论患者的行为。如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出门买菜,有声音讲“大破鞋又出门了”

7、,患者听后十分气愤,掉头回家,声音马上又说“装洋蒜”。 命令性幻听-如在大夫检查病人时询问患者的姓名,声音告诉患者“别说你的真名” (功能性幻听),患者就随口编了一个假名。 思维鸣响-患者的思想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幻听,幻视和幻味,幻视:也比较常见。内容也十分多样,从单调的光、色、各种形象到人物、景象、场面等。在意识障碍时,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质,多见于躯体疾病伴发的谵妄状态。 幻味:特殊的怪味。常继发于被害妄想,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幻嗅,幻嗅: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腐败的尸体气味、化学物品烧焦味、药物的味道等,往往引起患者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有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

8、一起。如患者坚信他闻到的气味是坏人故意放的,从而加强了被害妄想,可表现味捏鼻动作或拒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要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幻触,幻触:又称皮肤与粘膜幻觉。患者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患者感到有人拿手术刀切割自己的身体,并有电流烧灼伤口的感觉,虫爬感、针刺感、性接触感等,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真性幻觉:幻觉形象鲜明,存在于

9、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患者常叙述这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因而患者常常坚信不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鲜明,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如听到肚子里有说话声,看到脑子里有个人。但常坚信不疑。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类,功能性幻觉: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常见功能性幻听。如患者听到脚步声的同时听到有人议论他的声音。前者现实存在,后者是幻觉,两者同时被患者感知,互不融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因性精神病等。 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患者听到

10、脚步声的同时看到这个人站在他的面前。听到广播声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见于精神分裂症。,几类特殊幻觉,入睡前幻觉: 入睡前,患者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幻觉形象,多为幻视,如可见到各种动物、风景等,与睡梦时的体验近似。 心因性幻觉: 是在强烈的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癔症等。 思维化声(读心症): 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声音,自己和他人都能听到。,注意鉴别,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也可以是朦胧模糊,但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显著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鉴定案例)。 器质性疾病

11、的幻听多片断、不系统、不具体,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感知综合障碍,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癎。,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 空间知觉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 视物显大症:如看到父亲成了巨人。 视物显小症:如一男性患者感到自己睡的床只有童床那么大,认为容不下自己的身体而坐着睡觉。 空间知觉障碍: 感觉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变化。如候车时汽车已驶进站,患者感觉自己离汽车很远。,感知综合障碍,时间知觉障碍: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

12、的知觉体验。如感到时间在飞驰,似乎身处“时空隧道”之中,外界事物的变化异乎寻常的快;或感到时间凝固了,岁月不再流失,外界事物停滞不前。 非真实感:患者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视物如隔一层帷幔,像是一个舞台布景。对此患者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N症和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思维通过言语或文字来表达。,正常思维特征,目的性:思维指向一定的目的,解决一定的问题; 连贯性: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市前后衔接、相

13、互联系; 逻辑性:思维符合思维逻辑规律,有一定逻辑性; 实践性:通过客观实践检验思维的正确性。(人与社会的进步),思维障碍,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 : 1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 2思维迟缓( inhibition of thought) 3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 4思维散漫(looseness of thought) 5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 6病理性赘述(circumstantiality) 7思维中断(blocking of

14、thought),思维形式障碍,8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 9思维化声 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 11象征性思维 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14强迫观念,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思维奔逸: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或困难。多见于抑郁症。,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自我体验脑子空洞无物。表现为沉默寡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严重者可以表现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病理

15、性赘述:思维过程中主体转换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抓不住主要环节为特征。 表现讲话啰嗦,讲不到点子上。 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思维散漫:也叫思维松弛。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逻辑关系,交谈困难。 严重时思维破裂。,思维破裂:也叫语词杂拌。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义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无法沟通交流。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思维障碍。 如:“鸡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张老爷,宝莲灯”,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思维不连贯:言语杂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

16、与思维破裂相似,但背景不同,它是在严重意识障碍情况下产生的。见于感染中毒,颅脑创伤所致意识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 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话题。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患者体验到大脑强制性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见于精神分裂症,流行性脑炎和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思维散漫破裂(不连贯),患者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读患者书写的文字材料,往往不知所云。如果出现在意识障碍时,则称为思维不连贯。,思维逻辑性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用无关的、不被大家共同理解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如不穿衣服表示光明磊落。反穿衣服表示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 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鸽子代表和平。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能够相互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