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4121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防范讲座(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金泉 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七月,1,有色金属企业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培 训 内 容,一、基本概念(定义) 二、环境风险引发环境事故过程的解析 三、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隐患排查) 四、环境风险管理(防范) 五、案例介绍,2,一、基本概念(定义) 1、环境风险及其特点 定义: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用风险值R表征,定义为事件发生概率P与其发生后造成的环境危害后果C的乘积,即R=P*C。 环境风险的特点: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即不确

2、定性 和 危害性。 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事先难以准确预料; 危害性:指事件的后果而言,具有风险的事件对其承受者会造成威胁,并且一旦事件发生,就会对风险的承受者造成损失或危害,包括对人身健康、经济财产、社会福利乃至生态系统等带来程度不同的危害。,3,2、环境风险的分类 可按风险场的空间尺度、污染受体、作用时间进行分类。 1) 按风险场的空间尺度:微观环境风险、系统环境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2) 按污染受体:人群健康风险、生态风险、综合环境风险; 3) 按作用时间:突发性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倾倒等,其特点表现为突发性、大剂量、短时间)、积累性事故(如:缓慢释放、

3、排放、渗漏等,其特点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反复作用、几年到几十年),4,3. 企业环境法律风险责任、类型: 定义:是指企业从投资建设到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企业环境法律知识缺乏或法律意识淡薄的过失行为,或心存侥幸心理的故意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义务与责任,而导致企业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发生结果出现负面差异的不利法律后果(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包括:行政责任风险、民事责任风险和刑事责任风险。 行政责任风险:企业过失或故意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将会被追究警告、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责令清除污染、责令限期改正、责令改正、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限

4、期治理、责令船舶临时停航、责令指定代为治理费用由违法者承担、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吊销经营许可、责令退还固废或危废、责令停业整顿、责令停业、责令限期拆除、责令拆除、责令搬迁、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高污染燃料设施、取消生产进口配额、没收销毁无法达标的机动车辆、没收生产进口销售的含铅汽油、取消机动车船的年检资格、强制拆除、行政处分、纪律处分等行政风险处罚责任。,民事责任风险:企业过失或故意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将会被追究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风险。 刑事责任风险:企业过失或故意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将会被追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

5、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投毒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等环境行事风险责任。如果企业触犯了环境保护刑事责任的罪名,企业法人及高管领导、直接责任人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无论单位或个人犯罪,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害,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7,4、环境风险识别 是指运用因果分析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条件筛选、监控、诊断等)从纷繁复杂的环境系统中找出具有风险因素的过程。重点识别引起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 5、防范 堤坝和模子,比喻约束物。古文中:“川有防,器有范”、“川防禁溢,器范检形”。,二、环境风险引发环境事故过程的解析 1、环境风险系统的构成 环境风险事件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由事故释放的一种或多种危险性因素造

6、成的后果,而应看作是风险产生、风险控制、受体暴露等所有因素所构成的系统。,2、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过程 释放:指由于某种诱因,使风险成为现实的过程。 转运:指风险发生后在空间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暴露:指风险与受体接触,风险最终成为真正危害的过程。,9,3、环境风险事故过程分析-蝴蝶结法(Bow-tie) 对环境风险事故的因果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11,结合蝴蝶结分析方法,根据环境事件发生过程及其因果联系,构建环境事件概念模型:,12,三、环境风险的识别(环境风险隐患排查) 环境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智力激励法 、特尔裴法)、幕景分析法、蝴蝶结法(故障树、事故树)分析法等。 清单法:就是

7、将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全部环境因素列出清单(强调“全部环境因素”),逐一分析判断各因素的风险值,建立环境风险源清单的过程。,13,1、专家调查法 智力激励法(智力风暴法) 将专家们召集起来,同他们提出并交流各自对某对象的观点以及对风险的判识。 主要采用提问的方式,同时已有的分析结果应有说明。 适用问题较为单一、目标比较明确的情况。 特尔裴法 将问题分头送予专家,并将专家意见统计后再返回专家、经多次反复后得到最终识别结果的方法。,14,2、幕景分析法 研究重点: 当某种能够引起环境风险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对整个工程项目又会发生什么作用? 适用情况: 提醒决策者注意某种措施条件可能

8、引发的风险或危害性后果。 提供需要进行监控的风险的范围。 研究某些关键性因素对环境以及未来的影响。,3、蝴蝶结分析法 蝴蝶结分析法又分为故障树分析法与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用于事件防范分析、事件树用于事发后应急措施分析。 故障树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并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逐步分解。由于图的形状像树枝一样,越分越多,故得名故障树。下面是某有毒压缩气体储罐发生泄漏事件进行故障树分析的例子:,16,17,4、环境风险识别流程 环境风险源识别实质是源项分析的过程,并通过源项分析获得风险防范的对象、范围、时间等,制订有效的应对策略。,18,同类型的历史污染事件资料、现场信息 对

9、本企业或装置的污染事故的历史档案或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事故的原因、类型、频率和危害程度。 对国内外同类企业或装置的污染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其诱发原因,类型、频率和危害,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风险源现场信息:场地、装置与设备、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相关记录等。,19,事故原因 人为因素:误操作、管理不当、人为破坏等; 设备设施因素:设备或设施材质、结构、强度等缺陷,仪器、仪表控制失灵; 工艺过程因素:温度、压力、流量、浓度、传热及化学反应不正常控制等; 废物处置过程;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的贮存和运输过程导致的火灾、爆炸、泄漏、倾倒、垮坝等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排污累积

10、引发突发环境事件(量变到质变)。,20,环境传播介质(环境通道) 大气污染扩散、水体污染扩散、土壤径流与渗漏等。 风险受体(敏感目标) 操作人员、装置设备及控制系统、企业厂区、城市及区域(流域); 大气、水体、土壤、生态环境。 事故不利影响 人群生命健康影响、生态影响、物质财产损失。,21,5、有色金属企业(铜冶炼)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清单,22,1、铜冶炼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铜冶炼方法主要分为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两大类。,1.1、火法炼铜工艺 火法炼铜是生产铜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硫化铜矿,主要采用火法工艺。其生产过程一般由以下几个 工序组成:备料、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最终产品为电解铜。火

11、法炼铜也包括废杂铜的冶炼。 火法炼铜生产工艺及主要产污环节见图1。,1.2、湿法炼铜工艺,湿法炼铜是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浸出矿石或焙烧矿中的铜,经过净液,使铜和杂质分离,然后用萃取-电积法,将溶液中的铜提取出来。对氧化矿和自然铜矿,大多数工厂用溶剂直接浸出;对硫化矿,通常先经焙烧,然后浸出。 湿法炼铜生产工艺及主要产污环节见图2。,1.2、湿法炼铜工艺,湿法炼铜是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浸出矿石或焙烧矿中的铜,经过净液,使铜和杂质分离,然后用萃取-电积法,将溶液中的铜提取出来。对氧化矿和自然铜矿,大多数工厂用溶剂直接浸出;对硫化矿,通常先经焙烧,然后浸出。 湿法炼铜生产工艺及主要产污环

12、节见图2。,2、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铜冶炼过程中会向大气、水体、土壤和声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其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主要环境问题。,2.1 大气污染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备料过程产生的含尘废气、工业炉窑烟气、环保通风烟气、电解槽等散发的硫酸雾、氯化处理工段产生的含氯尾气、制酸尾气等。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见表1。,表1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及来源汇总,2.2水污染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二氧化硫烟气净化排出的废酸,湿法冶炼中的阳极泥工段、中心化验室排出的含酸废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工业冷却循环水的排污水,余热锅炉排污水,锅炉化学水处理车

13、间排出的酸碱废水和硫酸场地的初期雨水。其中烟气净化排出的废酸中含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最严重。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水污染物及来源见表2。,表2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物及来源汇总,2.3固体废物污染 铜冶炼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冶炼水淬渣、渣选矿尾矿、浸出渣、制酸系统铅渣、污酸污水处理渣、脱硫副产物等。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及来源见表3。,表3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及来源汇总,3、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日常管理,3.1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3.2 水污染环境管理,3.3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管理,四、环境风险管理(防范) 1、环境风险管理的工作原则 国家环境突发

14、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作出明确规定: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9,2、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 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是环境风险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项策略。环境事件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概念模型如下:,全过程管理 主要是基于环境风险的动态性、异质性,开展环境风险源的管理、环境风险受体的保护、环境风险场的调控、环境风险损害修复与赔偿 。,

15、事前防范,在风险源企业布局、选址、设计阶段和日常运行过程中,通过安全规划和安全管理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和潜在后果。,事中应急,通过风险预警和快速处置避免风险因子在环境中的释放和扩散,并通过一系列应急救援措施降低受体在风险场的暴露强度。,事后修复与赔偿,对事故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修复,并对人体健康损害等进行赔偿,从而减轻事故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体系,1)环境风险源的管理 日常的风险防范 事故时的风险源阻断应急控制 首先必须确定风险源,并明确风险源发生事故的原因; 环境污染因子在进入环境介质之前,有时也能够有效使用阻断措施;,2)环境风险受体的保护 日常的保护

16、通过科学规划将重大风险源安排在远离敏感受体的地方; 通过建设安全屏障或其他保障设施,增强受体的抗风险能力; 事发状态下的应急保护 受体疏散和受体防护(主要针对无法移动的物理设施,如在腐蚀性气体泄漏污染事故中对其采取防腐措施); 对已造成伤害的环境风险受体采取救治措施;,3)环境风险场的调控 从区域层面看,可通过搬迁、关闭一些风险源,抑或改变风险源与风险受体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甚至在风险源与风险受体之间设置安全屏障等不同的方法对区域环境风险格局进行调控; 具体到环境风险事故中,对环境风险介质及暴露条件的改变也是风险场调控的重要途径,例如及时切断暴露途径(例如:关闭水源);,4)环境风险损害修复与赔偿 对环境污染事故残留的污染空间或场地进行修复; 对造成不可挽回的既成损失或潜在损失的社会经济主体或个人,进行经济赔偿或物资救助。,优先管理 基于环境风险管理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化目标要求而提出的。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约束作用,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进行风险管理,从而以较小的管理成本达到实施效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