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1141212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 2021村级经济发展计划(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村级经济发展计划xx村级经济发展计划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稳定。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乡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规划。一、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分析从现状看,村级集体经济来源渠道狭窄,主要有:一是征地费收入;二是税收分成收入;三是土地补偿收入。其次就是利息收入,总支,集体经济发展的实体不够宽。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根据县委有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要求和我乡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战略步骤,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紧紧围绕基本实现

2、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活力和后劲、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机制。xx年,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要上一个新台阶。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加。今年全村级集体总收入要达到55万余元,其中经营性收入争取达到7万元以上。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努力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广辟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一是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集体所有的土地是村级集体最重要的资产,要充分发挥起增收作用。如足额收缴土地承包款,利

3、用“四荒”(荒山、荒地、荒水、荒滩)资源的使用权拍卖、租赁增加收入,利用集体农业资源,创办农业开发基地,以开发求增收等。二是发挥区位优势,做好开发区二期、歙黟以及公路等征地工作,获得征地费。(二)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一是参照外地的经验,建立集体非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或以集体土地折价入股,联合开发投资项目。二是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以“有偿、微利”为原则,合理收取服务费用,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积极推进农村费改税工作,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一个基本的保障。(三)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内部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提高公开效果。实行民主决策,财务收支预决算和较大的投资项目等重大决策须

4、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积极推行村帐代理制度,在村级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以“定期报帐制”为主要内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四)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和领导。一是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整治、村庄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其获得的非农建设用地折抵指标可有偿调剂使用。二是要充分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大工作力度,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作为村两委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花大力气选拔廉洁公道,有奉献精神、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并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为

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相关文章:1.xx村集体经济计划2.xx年度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范例2篇3.xx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怎么填写4.xx年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5.贫困村xx年工作计划6.xx贫困村扶贫工作计划7.最新xx年精准扶贫实施方案8.xx年驻村扶贫工作计划9.xx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10.xx驻村工作计划第二篇xx村级经济发展计划xx年农业经济发展工作计划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现代农业提速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的保障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对提振民心、促进全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意义十分

6、重大。xx年全市农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省、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高效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关键举措,着力实施“6238”工程,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争当国家农业示范区建设先行军。主要工作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幅4%;粮食总产35万吨;生猪饲养量63万头以上、出栏37万头以上,家禽饲养量稳定270万只以上、出栏200万只以上;水产品总量9500吨以上,其中特水产量2500吨以上;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1200

7、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20%左右;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35%以上;新增新型农机xx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三品”基地占耕地比重90%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绿化造林1万亩,中幼林抚育2.5万亩;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加强“米袋子”建设,夺取粮食生产“十连丰”。面对粮食生产高基数,我们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进一步增加投入、转变方式,努力走出一条高水平的粮食增产增效的新路子。一是加强粮食产能建设。落实好惠农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种植面积,全年稻麦面积均稳定在32万亩左右。高标准建设好

8、斜桥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和东兴镇1万亩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的旱涝保收丰产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地力综合培肥,夯实稳产高产基础。二是开展高产增效创建。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模式,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全市建立稻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15个,创建面积40万亩,以整建制创建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三是推进专业化服务。把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作为高产增效创建重点内容,加大商品化集中育秧和病虫害综合防控力度,万亩片商品化集中育秧规模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5%以上。(二)推进“菜篮子”建设,保障市

9、场有效供给。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切实抓好蔬菜、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生产。一是抓好蔬菜等园艺作物生产。做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加快启动实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标准化生产,建成高起点、高规格的永久蔬菜基地。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实施设施园艺生产“四创新”,打牢增产保供基础。二是发展健康畜牧业。大力开展畜牧业转型升级“六项创建”活动,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建设一批生产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示范场,促进畜牧业良性化发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鼓励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禽特畜,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三是推进水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以长江江鲜为特色的长江水生动物育种和驯养,努力打造江

10、鲜特色渔业。推进生态健康、先进高效的养殖模式,构建“特色高效、绿色生态、一三产业融合”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三)创新经营机制,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态。加快新型市场主体培育,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突出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培育职业农民。围绕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切实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实现农业教育、农民培训、科技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政策宣传的综合功能,全面完成省市各项培训任务,新增持证农民5000人以上,确保xx年底全市持证农民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5%以上,努力实现省定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严格把握好高效农业项目、三

11、新工程项目、农产品质量项目等认证、筛选、申报、实施和监管等各个环节,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运用。针对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两网一灌”设施栽培技术,同时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和物联网技术示范运用,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三是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以农业集约化经营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整合开发、“生祠堂”品牌打造,使之成为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军。市级农业开发区要对照3年内建成苏中、苏北一流的农业园区的要求,倒排时序,迅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招引和项目建设。8个镇级园区要对照市现

12、代农业产业园区考核认定意见的要求,扩大规模、细化规划,实行各自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年内力争2-3个园区通过市级认定。3个功能园区中,要突出粮食产业园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贸易额100亿元的目标,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粮食物流示范区。四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经营性农业服务主体参与社会化服务,每个镇(街道)集机耕、机插、机植保、机收于一体经工商注册的专业服务组织达到10个以上;每个镇(街道)农业部门要牵头领办一个面积达千亩的农业规模经营合作服务社,每个村要培植一个面积百亩以上的“小农场”。(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中央、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

13、署,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强全程质量管控,狠抓执法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加强“三品”生产管理、规模基地建设,新发展“三品”30个,“三品”基地认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稳步上升,实现“三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推进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完善村级协管员队伍,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加大对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违规使用兽药及鱼药、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落实省动物防疫条例,开展规范免疫、监测预警、应

14、急管理、检疫监督、信息管理、乡站建设六大“推进行动”,完善落实免疫防疫各项责任体系,切实抓好春夏秋三大集中免疫行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免疫抗体合格率80%以上。(五)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农村优美宜居环境。把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深入推进“绿色”建设。对绿色通道建设既造绿又造景,在造林面积攀升的同时,注重绿化景观打造。开展村庄绿化,年新增省村庄绿化示范村7个。结合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抓好中幼林抚育,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以长江沿线和马洲岛湿地保护和恢复为重点,年新增湿地0.6万亩。二是大力发展循

15、环农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推广各种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发展沼气等农村清洁能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大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力度,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三是拓展农业生态休闲功能。把农业、生态、环保、旅游结合起来,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农耕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内涵、提高品位,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培育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六)实施“四大工程”,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

16、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要深入实施省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市农机推进年活动,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关键措施,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一是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工程。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镇创建活动,年内建成农业机械化示范镇6个,示范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二是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工程。加速推广机插秧技术,重点抓好东北片的整体推进和西南片的巩固提高,确保机插秧覆盖率达到85%以上,迎接省复评。加大收割机推广力度,新增100台以上。大力发展低温烘干及粮食加工成套设备,建设粮食产地加工烘干示范点2个。三是实施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程。坚持一手抓现代物质技术装备、一手抓现代农机经营组织建设,全年新增经工商注册的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50家,五星级合作社达到5家,增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四是实施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以省、市、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