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3950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之梁祝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中国近现代音乐(三) 梁祝,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乐曲简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他们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2曲式结构:,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

2、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曲式图,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 引子 呈示部 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 | | | | | | | | | | | 鸟 主部 连 副部主题 结束部 第 语 A B A 接 A B A C A 十 长 英 楼 哭 引 坟 三 花 爱草主 部 同 共 八 亭 台 台 灵 子 前 者 香 情桥题 华 窗 读 相 惜 抗 相 投 化 的 主结再 彩 三 共 送 别 婚 会 坟 蝶 叹 题拜现 乐 载 玩 息 段,3. 作品赏析,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

3、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事情就要发生。,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英台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

4、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转入慢板乐段 “楼台会” ,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用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曲调如诉如泣。,哭灵投坟:音乐急转而下,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音乐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坟前化蝶” ,我们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正是: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 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蝶, 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结束部:表现了旁观者对这个爱情悲剧的同情和叹息。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的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的遐想。,4.总结:,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