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3943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第七讲科技创新与发展培训教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科技创新与发展,一、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 二、创新的微观机制 三、创新的宏观动态过程 四、国家创新体系 五、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3D打印(3D printing),经济学人:3D打印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2012年08月29日 16:59 最近,国内外新闻报道称,国外已经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手枪、自行车、汽车、飞行时速100英里的电控飞行器等物品。Shapeways 是美国的3D打印机服务提供商,Shapeways公司CEO彼得称,2011年他们已经印制了75万种产品,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不锈钢、银、陶瓷,甚至玻璃。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最近描述了3D打印技术的前景这是一种新型的

2、生产方式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据银河证券研报,英国经济学人指出,尽管仍有待完善,但3D打印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势必成为引领未来制造业趋势的众多突破之一。这些突破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而转变为一种以3D打印机为基础的,更加灵活、所需要投入更少的生产方式,这便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的标志。在这种势头下,传统的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以3D打印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它的直接表现,是工控计算机、工业机器人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即成本明显下降,性能明显提高,工业机器人足以在很多方面替代了流水线上的工人。 “3D打印”是通俗的

3、叫法,学术名称为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不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机床就可以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零件或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它可以自动、快速、直接和精确地将计算机中的设计转化为模型,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从而有效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并缩减生产成本。,埃隆马斯克被誉为现实版的 “钢铁侠”,经常提出令人不可思议的科技创新构想,并付诸实践。埃隆马斯克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搭建一条廉价的飞行快线。 他的朋友们评价他是个目标极其明确的人。“他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Ade

4、o Ressi,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室友说,他也是一个疯狂的创业者,大学时候,两人曾经开了一个夜总会,每次警察打来电话,总是马斯克故作冷静地回应。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思考,这个世界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哪些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他看好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和空间探索。后来他依约进入了这三个领域,并依次扔下Paypal,Tesla Motors和SpaceX三个重磅炸弹。,中国科学院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人均GDP少于300美元的经济体,技术创新一般处于以使用技术为主的阶段;3004750美元时,一般处于以改进技术为主的阶段;到了4750美元以上时,就要依靠自己创造技术了。 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

5、2日上午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据此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38354元,截止2012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这就意味着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一、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约瑟夫熊彼特,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其后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学,他对于经济学科的思想史有着很大的贡献。 代表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1911年出版 景气循环论193

6、9年出版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年出版 经济分析史1954年出版,个人生平,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特利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的家庭。他幼年就学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中学; 19011906年肄业于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经济,乃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迨后他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终生他高度推崇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执教于奥国的几个大学。 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由奥托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长。 1921年

7、,他弃仕从商,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不得不受牵连而用于偿债。 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50年初逝世。熊彼特迁美后,尽管深居简出,但仍积极从事学术活动,熊彼特创新理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 经济发展”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

8、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当经济进步使得创新活动本身降为“例行事物”时,企业家将随着创新职能减弱,投资机会减少而消亡。“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后,又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

9、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创新的五种形式,熊彼特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

10、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人们将其归纳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经营管理,而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 熊彼特假定存在的一种所谓循环运行的均衡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和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 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和资本,才产生利润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就是企业家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从事“创新性的破坏”工作的动机,固然是以挖

11、掘潜在利润为直接目的,但不一定出自个人发财致富的欲望。企业家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或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充其量仅是他部分目的,而最突出的动机来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包括: 建立私人王国。企业家经常“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个私人王国,常常也是一个王潮。”对于没有其他机会获得社会名望的人来说,它的引诱力是特别强烈的。 对胜利的热情。企业家“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他求得成功不仅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利润和金钱是次要的考虑,而是“作为成功的指标和胜利的象征才受到视” 。 创造的喜悦。企业家“存在有创造的欢乐,把事

12、情做成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这类似于一个无所不在的动机 我们类型的人寻找困难,为改革而改革,以冒险为乐事。”企业家是典型的反享乐主义者。 坚强的意志。企业家“在自己熟悉的循环流转中是顺着潮流游泳,如果他想要改变这种循环流转的渠道,他就是逆潮流游泳。从前的助力现在变成了阻力,过去熟悉的数据,现在变成了未知数。”“需要有新的和另一种意志上的努力, 去为设想和拟订出新的组合而搏斗,并设法使自己把它看作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场白日梦。”,德鲁克看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50年1月3日,德鲁克和他父亲一起去看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当时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并担任美国经济学

13、会主席。德鲁克的父亲向熊彼特问道:“你现在还跟人提起你将来想被后人记得什么吗?”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轶事:熊彼特是德鲁克父亲的学生。熊彼特年轻时很帅,人们曾问过熊彼特,你将来想被后人记得什么?他答道:我要成为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欧洲美女的情圣!三十多年后,师生重逢时,老师又问起同一个问题。 他答道:“是的。这个问题今天对我来说仍然很重要。但是,答案却和原来大不相同了。我希望被后人所记得的是,我曾是一名将许多秀学生培养成一流经济学家的老师。到了这个年纪,人们是不是记得我写的书和理论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一个人如果不能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那么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现平平而已。” 这一次经历给德鲁克确立了衡量成

14、就的标准:一个人必须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2002年德鲁克在接受商务2.0(Business2.0)的采访时,当被问到“你希望将来被后人记起的是什么”时,德鲁克答道:“那就是我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新熊彼特学派对熊彼特的批评,熊彼特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新知识是如何产生,而是如何实现的过程,因此他低估了新知识及其创造过程。新知识如何产生、研究、发现、试验和采用之间是什么关系,所有这些并没有给予充分说明。 经济思想史研究表明,尼采及其支持者的超人理论对于熊彼特产生了强烈影响。 存在着两个熊彼特。青年熊彼特强调企业家与小企业的创新作用,老年熊彼特强调大垄断公司有实际技术进步官僚化的过程。

15、事实上大企业和小企业均在推动技术革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熊彼特创新的典型化事实,“新熊彼特”创新的典型化事实: 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特征 “存在某些尚未利用的机会” 自19世纪末德国企业首创研究开发部门以来,导致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活动在本质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当数目的创新和改进产生于“边干边学”和“边用边学” 技术进步的模式还可能被描述成对市场条件变化的简单而灵活的反应,工业革命初期,德国就努力发展教育。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到60年代,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

16、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 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优秀人才,获得一系列重大发明。 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二、创新的微观机制,传统理论,技术创新与模仿 影响一项新技术采用的主要因素: 模仿比例 相对盈利率 采用新技术要求的投资额 补充因素: 旧设备还可以继续使用的时间期限 该部门销售量增长率高低 该项新技术首次被采用的年份 该项新技术被采用时间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阶段,“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影响技术创新的三个变量: 竞争程度 企业规模 垄断力量 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的“中间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统治条件下,因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不容易引起重大的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因缺乏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的垄断力量,也不利于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而在市场竞争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知识、组织与学习,新熊彼特”对知识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