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113943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 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殡葬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发言汇报一、殡改工作开展情况我县自201x年6月1日零点正式启动殡葬改革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殡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基本实现火化率100%。自殡改启动以来,截至4月底,全县共计死亡7611例,火化7610例,基本实现了殡改的初始目标。遗体火化已作为一项丧葬习俗深入人心。二是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基本建成乡级公墓14处,建成墓穴5053个,建成村级公墓194处,建成墓穴2

2、xx个,保证了集中安葬政策落实。三是治丧环境明显好转,丧事活动中大操大办现象得到治理,殡改秩序得到了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在不断提升。主要作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副指挥长,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工作指挥部,统筹领导全县殡改工作。指挥部下设宣传、督查、执法协调、纪律保障、综合办公室等,明确了各级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各乡镇村也分别成立了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任务,为殡葬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二)制订配套政策,殡葬改革有章可循

3、。一是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我县县情、民情等实际,相继出台了宿松县殡葬改革实施方案、宿松县殡葬管理办法、关于成立宿松县殡葬改革工作指挥部的通知、宿松县殡葬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宿松县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殡改的起始时间、目标、任务等。全县自201x年6月1日零时起正式启动殡改工作,6月1日零时后城乡死亡人员一律实行火化。二是建立了责任包保机制。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殡葬改革县干联系和县直单位责任包保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县干和县直单位联系包保乡镇;各乡镇也按县里要求,实行乡干包村,村干包组的工作机制,并明确了村级殡改联络员,以确

4、保殡改工作首战告捷。殡改启动后,各包保责任人和包保单位迅速落实到位,坚持驻守在第一线,指导各乡镇开展殡改工作,保证了殡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签订了殡改承诺书。各级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均签订了殡改承诺书,承诺带头执行殡葬改革,遵守殡改政策,包保直系亲属遵守殡改各项规定,并积极做好朋友及身边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文明、节俭办丧事。(三)加大财政投入,殡葬设施得到改善。为全面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县政府加大了殡葬设施投入力度。投入资金约1300万元用于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一是拓宽并硬化了出入殡管所的通道。二是修建了大型停车场。三是兴建了六间告别厅。四是添置了四台火化炉、骨灰粉碎机等设备

5、。五是新购置遗体接运车辆14部。六是公开招标采购一批骨灰盒,免费为死亡的城乡居民提供一个300元的骨灰盒。去年底县财政又投入1400万元用于各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为我县殡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基础保障。(四)规范收费管理,丧属消费公开透明。殡改启动前县物价局就对我县殡葬服务项目收费进行了逐项核定,各收费项目均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在遗体接运、馆内搬运、消毒、存放及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殡葬基本服务中,均明确了收费标准。县殡仪馆也将殡仪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和相关政策上墙公示,做到了服务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服务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接受监督公开,让丧属透明消费、满意消费。(五)加强宣

6、传带动,殡改氛围逐渐浓厚。一是加大殡改宣传工作力度,扩大殡改政策的群众知晓率。为使全县殡葬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县政府对殡葬改革宣传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具体目标任务。4月2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殡葬改革动员大会,县、乡、村三级共700余人参加会议,对殡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xx年4月25日县政府再一次召开全县殡改推进会,进一步落实殡改工作,要求自201x年6月1日零点以后死亡人员,一律进入公墓集中安葬。在殡改实施期间,安庆日报宿松周刊、宿松电视台、户外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先后开辟殡葬改革系列专题报道,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惠民政策和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强化群众厚养薄葬、文明治丧的新观念,为殡葬

7、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殡改期间共发放殡葬明白纸30余万份、张贴宣传标语1500余条、倡议书8000份。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精神,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推动殡改的带头作用,做到文明节俭办丧事,积极主动宣传殡改政策,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六)开展专项治理,殡葬秩序逐步规范。一是积极开展对棺木市场的关停和棺木收缴工作。由市场监管局牵头,民政、林业部门配合,完成对全县所有棺木销售点的关停工

8、作,原有棺木加工经营户110户全部停业,取缔违法销售丧葬迷信用品经营户6户,销毁迷信丧葬用品126具。同时,各乡镇对现有棺木造册登记,统一处置,截止xx年12月底共处置棺木28410副,发放补偿金约1700万元。二是建立殡改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制定了宿松县殡葬改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和宿松县殡改工作程序规范,确定了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手段和应急处置措施,规范了殡改各项工作流程,有效遏制了各种矛盾的产生,对于出现的几起遗体入棺事件,县、乡、村三级均坚持不懈的做好了丧属的思想工作,达到火化目的。三是建立丧葬从业规范。县道教协会制定了关于规范散居正一派道士活动的意见,提出要严格规范从业行为,开

9、展活动一次人数不得超过5人,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参与人员收费标准每户最高不得超过xx元,有效减少丧户支出,切实减轻丧户负担。四是开展治丧环境综合治理。针对殡改初期我县治丧环境的乱象,县政府于去年5月20日至6月19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治丧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集中治理期间共发放致全县人民一封信30万份,张贴整治通告500余份,设置宣传标牌5块,先后曝光6起违规行为。整治期间共拆除灵棚2个,纠正违规行为120多起,处理违规当事人8起,处罚违规驾驶员6起,查处阻碍执行职务行为1起,有力震慑了违规丧葬行为。五是建立了集中整治长效机制。将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殡葬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乡镇年度

10、目标任务考核,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建立了月通报制度,将每月查处的违规事件通报到各相关部门,严加查处。整治行动开展以后我县治丧环境有了显著改观,在城区范围内燃放鞭炮、抛洒冥纸等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殡改秩序明显好转。(七)落实惠民政策,困难群众负担减轻。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轻群众负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宿松县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实施办法,明确了我县符合惠民殡葬条件的城乡居民享受遗体接运(普通殡仪车)、遗体冷藏(存放3天以内)、遗体火化(普通火化炉)、骨灰寄存(1年以内)四项免费,殡改启动1年内的死亡人员免费提供300元以内普通骨灰盒一个,自行购买骨灰盒可

11、补贴300元。一年以后低保、五保、优抚对象依然享受此项免费政策。两年以来,惠民工程共计支出728万元。(八)建好服务队伍,殡葬管理不断提升。一是充实殡管理所服务人员,县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新增服务人员45人,确保了殡管所的正常运行。二是抓好服务人员的管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和思想作风建设,强化殡葬服务人员职业道德。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为丧属提供热情、便捷、规范的殡葬服务。同时,通过设置举报箱、投诉电话等方式,将殡葬服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殡葬服务环境。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我县殡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到社会整体环境、经济、地域等因素影响,仍有一些困难和问

12、题亟待解决。(一)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是宣传不够深入,知晓面不广。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殡葬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封建迷信思想和丧葬陋习根深蒂固,丧葬活动攀比风、封建迷信、公墓入墓率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殡改后部分群众家庭支出不降反增,增加了群众的负担。二是少数干部认为殡葬风俗是农村传统,引导群众转变丧葬习俗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入公墓安葬方面畏难情绪较重,认为只要火化就行,对殡改工作认识不到位。三是群众思想有所回潮。近期农村多地流传即将放弃殡葬改革,恢复土葬,严重影响殡改推进。(二)殡葬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我县殡管所始建于70年代初期,其房屋均为土木结构,年久失

13、修,经县房产部门鉴定老房全部属D级危房。尤其是火化车间已连续使用四十多年,屋顶横梁,因常年遭雨水浸泡和白蚁的侵蚀,已出现裂痕和空洞,常常出现垮塌,严重威胁职工及丧户的人身安全。且殡改后,每天火化量大,最高时一天火化60具,每天聚集在殡管所人员都是几千人,现有场地及设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殡改需求。(三)殡葬管理执法和监管措施滞后,乱埋滥葬和殡葬制品泛滥现象难以遏制。殡改实施以来,虽然总体上完成了各项殡改任务,但部分地区乱埋滥葬情况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一些违规殡葬用品仍在制作销售,(如:大理石棺、小棺木等),这与当前集中安葬、厚养薄葬的殡改宗旨不符。我县虽然成立了殡改领导小组,但没有成立殡葬执法队

14、伍,没有形成常态化殡葬执法合力,执法难度大,执法难到位。(四)殡管所职工待遇不高,服务队伍难以稳定。殡改后,为解决殡管所人员紧缺,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招聘了45名员工,工资为4万元/人年,扣除五险外,每人实发约2300元/月,但殡葬行业为特殊行业,工作对象特殊,工作环境脏、乱、差,心里阴影大,且全年无休假,工作时间无规律,尤其是我县有看日子火化等特殊的风俗习惯,经常需要晚上2、3点就要接运遗体,按八项规定的要求,又不能发放加班费等补贴,造成3位工人辞职,留守人员积极性也不高,长此以往不利于殡改工作的开展。三、下一步工作措施与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着力健全殡葬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明确各部门

15、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要真正把殡改工作抓牢抓实,达到节约土地、厚养薄葬的目的,殡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按照两办关于成立宿松县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中明确的部门职责,各单位要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同时管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确保本单位人员不出现违反殡改规定行为;二是强化属地管理。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不断完善殡葬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乡(镇)、村等属地管理作用,建立健全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殡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加大宣传,强化引导,着力破除传统丧葬陋习。一是切实加大殡葬管理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

16、传。深入持久地开展厚养薄葬、破除封建迷信、文明节俭办丧的宣教工作,曝光不良的殡葬行为,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作好表率。二是引导群众集中安葬,提高入墓率。当前各乡镇均已建成了公益性公墓,具备入公墓集中安葬的条件,但由于群众思想观念等原因入墓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探索公墓安葬和骨灰堂、骨灰墙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梯度安葬方式,制定出有奖有惩的政策措施,将思想工作与行政措施有机结合,切实引导群众自愿入公墓安葬,提高入墓率。三是引导和鼓励群众实施生态安葬。按照民政部等9部门下发的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行骨灰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骨灰抛洒或者深埋、不留坟头,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机制。保持全县火化率100%,确保无土葬、骨灰装棺再葬现象。(三)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