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39021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编清代文学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编 清代文学(16441839),绪论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 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革命,共有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 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治、康熙、雍正几朝 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趋于雅正等。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

2、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如桐城派古文成为正宗, “肌理派”诗歌一时兴盛,历史小说重史轻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文学离其本质越来越远。,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 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盛; 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词、骈文重新振兴; 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

3、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2、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 清诗 前期遗民诗人忧时伤世,关注国运民生,高扬抗清复明,多以史诗般的内容和坚贞崇高节操而称重当时、影响后世。 诗坛大家在诗艺方面多所开创:吴伟业 “梅村体”,王士祯 “神韵派”。 清词 明清鼎革之际,变俗为雅,成为文人写心工具。“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领袖朱彝尊,独树

4、一帜的纳兰性德,或尊苏、辛,或宗姜、张,或学南唐二主,各领风骚,在清初词坛号称“三大家”。,清代骈文 清初文人揭骈文复兴序幕,至乾嘉几与桐城古文抗衡,与当时政治思想专制、文化学术复古、汉学之风兴盛有关。 骈文作家多是渊博学者,哀盐船文的作者汪中,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等。,3、新兴的小说、戏曲空前飞跃,成就巨大 清代戏曲 明显雅化:传奇、杂剧均趋向文人化、案头化。 著名文人吴伟业等寄托心曲的剧作,多以抒情性冲淡戏剧性,脱离舞台演出实际; 剧作家李渔则注重戏剧性,多用巧合、误会、制造生动情节。其闲情偶寄的编剧和表演理论,表明戏曲重心由“曲”向“戏”转移。 长生殿和桃花扇显然是剧作家注重社会历史

5、意识和戏剧性这两方面的产物。,清代小说 总体进入独创期 拟话本结束了改变旧作的老路; 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 长篇小说纷繁多样: 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 英雄传奇水浒后传 才学小说镜花缘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不朽巨著红楼梦。,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第一节 清代诗歌,(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收录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4)两大审美

6、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一、 清初诗歌,清初80年,诗歌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人: 分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以王士祯影响最大。,(一)清初遗民诗人: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海上 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

7、 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 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 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 只恐难酬烈士心。,又酬傅处士次韵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风格而

8、特色独具。,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 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学问),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 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是感慨朝代兴亡和悲叹自身失节。,“梅村体”: 吴伟业的

9、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圆圆曲,(一)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

10、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晧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二),(三)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11、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飘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四)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 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这是“梅村体”的代表作,也是吴伟业著名的长篇歌行。以史诗般的叙事风格,

12、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明清易代的历史风云,讽刺了吴三桂重色卖国“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可耻行径。全诗夹叙夹议,叙事精巧,用典贴切,精警隽永,为千古妙文。,简 析,层次分析,一、明末清初世事巨变,引出男女主人公,二、吴三桂与陈圆圆由初相识到几经离合,四、对吴、陈二人的故事的评议,层次分析,三、就圆圆家乡同伴好友的反映,写其不寻常的身世,关于主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歌颂爱情说与讽刺卖国说。章培恒:“吴伟业的传诵最广的诗,恐怕是圆圆曲。这首诗最动人的所在,并不在于批判了吴三桂的罔顾君亲大义(其实,诗里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批判也还是问题),而在于讴歌了陈圆圆的美丽,她那可怜的身世和在爱情上,的

13、悲欢;也在于讴歌了吴三桂对爱情的坚贞、捍卫爱情的勇敢(至少在诗里是这样)并倾诉了个人在群体缠缚下的悲哀与痛苦。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这与其是说对英雄的讽刺,还不如说是对英雄的同情甚或赞叹。”(章培恒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序,钱仲联等撰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011页),一般评论吴伟业这首代表作者,大多持讽喻说,故歌颂爱情说一出,便引起了争鸣。潘定武在圆圆曲情感倾向试探中,对章编文学史等对此诗的观点,做出针锋相对的辩论。认为,该诗“不但没有表露出对吴三桂颇多的同情,而且从否定世俗富贵享乐这一层面上进一步否定了吴三桂的降清行为,从而彻底撕破其冲冠一怒的价值,也使作者对他的

14、讥讽与鞭挞达到了入骨三分的效果”(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严迪昌先生则从“梅村体”的“指事传辞,兴亡具备”的“诗史”品格和梅村作此诗时的特定心态来综合而又具体把握诗意。认为,“梅村体”“歌行所存传的史事,大多包孕着时代巨变中的血泪印痕”。“梅村体的诗史风范和哀艳情韵相结合的第一名篇当然是圆圆曲。”考察顺治八年(1651)时事与吴梅村心迹,“圆圆曲的主旨应是为陈圆圆立传,一代红妆照汗青是全篇的诗眼。”(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402页),胡薇元梦痕馆诗话卷四:“此诗用春秋笔法,作金石刻画,千古妙文。长庆诸老(元稹、白居易等),无此深微高妙。一字千金,情韵俱胜。” 辞海

15、介绍清诗,即此一篇。 黄天骥评价此诗是“继白居易长恨歌以后最值得注意的歌行体长诗之一”。(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0页),圆圆传作者清代陆次云湖壖杂记说:“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三桂赍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赂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呜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2、“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

16、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3、查慎行、赵执信 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思想内容,现实性强。,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情的“性灵派”。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 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歌功颂德,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颇大。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2、“格调说”: 沈德潜的诗论。强调写诗须讨究格律声调:“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要写得含蓄、蕴藉、委婉, “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讲究格律、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传统“诗教”,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二)翁方纲及其“肌理说” 1、翁方纲 精金石考据之学。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