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13779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模具设计}注塑模具的结构与拆装(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 射 模 具 的 结 构 与 拆 装,教学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 2、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卸和装配工艺。 3、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塑料模的拆卸、安装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教学重点: 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模具拆装。 教学难点: 模具的整体结构,各个零件的形状、位置关系以 及在模具动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注射模具的结构与拆装,注射模具的功能,熔体的接收与分布 材料的成型与冷却 熔体固化 塑件顶出 承受应力 转换运动,一、 注射成型原理和工艺过程,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

2、以高 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 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 状和质量的塑件。,工艺过程,一、注射成型原理和工艺过程,热塑性注射模 热固性注射模,分类,按塑料特性,按成型所用注射机,按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卧式注射模 立式注射模 角式注射模,单分型面(双板式) 双分型面(三板式) 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具 带有活动镶件的注射模具 自动卸螺纹注射模具 无流道注射模具,二、注射模的分类,2.1 单分型面注射模,2.2 双分型面注射模,表1 注射模具的结构,三、注射模的典型结构,顶杆压板,图7 模具各部分组件,三、注射模的典型结构,图8 模具整体结构,三、注射模的

3、典型结构,图9 动模、 定模,三、注射模的典型结构,图10 分型及注塑件,三、注射模的典型结构,图11 成型零部件,三、注射模的典型结构,设计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同时便于加工、装配、使用、维修等。,(一)成型零部件,图12 普通浇注系统,三、注射模的典型结构,浇注系统设计好坏对塑件成型难易程度、外观和性能有很大影响,(二)浇注系统,图13 导向和定位,导向结构主要有两类:导柱导向和锥面导向,设计的基本要求:导向精确、定位准确,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一般对称分布在分型面的四周,导柱安装在定模上。,(三)导向定位机构,图14 脱模机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塑件不因顶出而变形损坏,推出机构运动要

4、准确、灵活、可靠。同时机构本身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磨性。,(四)脱模机构,图15 拉料杆,设计的基本要求:活动型芯或镶块定位可靠、闭模或注射过程中不能移位,机构运动要准确、灵活、可靠。同时机构本身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磨性。,(五)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概念:完成侧向活动型芯抽出和复位的机构叫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六)排气和系统,排气槽开设位置通常是在试模后确定的。对大型模具 一般在试模前在型腔最后被塑料填充的地方开设排气槽。,设计要求: 排气槽尽量开设在分型面上,并尽可能在凹模 以便于制造和清理 尽量开设在料流末端和塑件较厚处 排气槽排气方向不得朝向操作工人员,最好呈曲线状, 以防止注

5、射时造成危险 4 排气槽不宜过大,以塑料不尽入为宜,即应小于塑料 的不溢料间隙。,(七)温度调节系统,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塑件的成型。一 般根据塑料的种类决定加热或冷却模具,如成型 ABS、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制件时 模具应有冷却系统;成型聚碳酸酯、聚苯醚、聚 砜等塑料制件时模具应有加热系统,设计要求: 1 希望模温均匀,塑件个部分同时冷却 系统本身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 尽量采用较低的模温,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模具拆卸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在读懂模具装配图。清楚模具中每个零、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安装形式、配合关系。 根据装配图上的明细表,核对零部件、标准件和装配 所

6、需要的特殊工具。 根据标准件,选择合适通用装配工具(如螺丝刀、内六角扳手、铜棒、冲子、镊子、干净棉纱、手套、 虎钳、钳工桌等) 。 对要拆卸的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 分析要拆卸模具的工作原理 如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 分析 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7. 确定拆装顺序: 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件,制定拆卸方案。 一般先将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上拆下顶出系统,拆散顶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有侧向

7、分型抽芯机构时,拆下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各零件。 具体针对各种模具须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拆卸方法和顺序 8. 拆卸下来的零件应按拆卸顺序依次排放(或编号), 以便于安装。,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特别注意 准确使用拆卸工具, 拆卸配合件时要分别采用拍打、压出等不同方法对待不同 配合关系的零件。 注意保护受力平衡,不可盲目用力敲打,严禁用铁锒头直接敲打模具零件。 不可拆卸的零件和不宜拆卸的零件不要拆卸,,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17 单分型面模具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18 动、定模分开,定模,动模,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动模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19 动模拆卸第1

8、步,动模注视图,动模侧视图,针对具体模具,观察、分析动模个部分的组成及结构。,动模固定螺钉,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拆卸螺钉后的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0 动模拆卸第2步,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拆卸动模板和定位销后的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1 动模安装第3步,动模固定板,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拆卸动模固定板后的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2 动模安装第4步,垫板,弹簧,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拆卸垫板和弹簧后的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3 动模安装第5步,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拆卸支撑柱和动模座板后的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4 动模安

9、装第6步,顶杆压板,固定螺钉,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拆卸顶杆压板后的三维图,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5 动模安装第7步,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6 定模安装第1步,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7 定模安装第2步,浇口套,图28 定模安装第3步,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29 定模安装第4步,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图30 定模安装第4步,模具组装应注意的问题: 1. 拟定装配顺序 以先拆的零件后装、后拆的零件先装为一般原则制定装配顺序。 2. 按顺序装配模具 按拟定的顺序将全部模具零件装回原来的位置。注意正反方向,防止漏装。其它注意事项与拆卸模具相同,遇到零件受损不能进行装配时应学习用工具修复受损零件后再装配。 3. 装配后的检查 观察装配后的模具和拆卸前是否一致,检查是否有错装或漏装等,四、 单分型面模具拆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