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63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6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 生意。 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 第一,信用好。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 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 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 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 连万顺记 ” 。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 足,成

2、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 第二,连老板为人和气。乡下的熟主顾来了,连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 一杯热茶递了过来。他家柜台上随时点了一架盘香,供人就火吸烟。乡下人寄存一点东 西,雨伞、扁担、箩筐、犁铧、坛坛罐罐,连老板必亲自看着小徒弟放好。 连老板对孩子也很和气。酱园和孩子是有缘的。很多人家要打一点酱油,打一点醋, 往往派一个半大孩子去。买酱菜,这是孩子乐意做的事。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 顺了。连万顺每年预备一套锣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来敲打。家伙很齐全,大锣、小锣、 鼓、水镲、碰钟,一样不缺。到了元宵节,家家店铺都上灯。连万顺家除了把四盏玻璃宫 灯都点亮了,还有四盏雕镂

3、得很讲究的走马灯。孩子们都来看,他们牵着兔子灯,推着绣 球灯,系着马灯,灯也都是点着了的。灯里的蜡烛快点完了,连老板就会捧出一把新的蜡 烛来,让孩子们点了,换上。孩子们于是各人带着换了新蜡烛的纸灯,呼啸而去。 预备锣鼓,点走马灯,给孩子们换蜡烛,这些,连老大都是当一回事的。年年如此, 从无疏忽忘记的时候。这成了制度,而且简直有点宗教仪式的味道。连老大为什么要这样 郑重地对待这些事呢?这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第三,连老板很勤快。他是东家,但是不当“ 甩手掌柜的 ” 。大小事他都要过过目,有 时还动动手。切萝卜干、盖酱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时候,酱园上

4、上下下一齐动手,连老大也算一个。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 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 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 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 连万顺 ” ,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 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 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 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 茶干 ” 。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 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

5、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 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 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 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如今,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 子,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 你们家的茶 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 他说: “ 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

6、品,成了一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 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段介绍了连老大在东街经营的酱园连万顺,描述了店铺生意红火的场面。 B. 本文刻画了连万顺老板连老大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意人的形象。 C. 本文在质朴平淡的叙事中,娓娓道来,如拉家常一样,却能揭示生活的哲理。 D. “ 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 这也是在侧面描写连老板。 (2)连万顺茶干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顺了。(赏析划线词) 连老大为什么要这样

7、郑重地对待这些事呢?这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实在令人 捉摸不透。(赏析句子) (4)文中说 “ 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连老大?请简要分析。 (5)文末说 “ 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 (2)工序考究(或复杂或不马虎);使用药料多;成品精致好看(或外皮呈深紫黑色里面 是浅褐色);结实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 (3)“一”“就” 连用,突出了元宵节时连万顺对孩子们的巨大吸引力。从侧面突显了连老 大的为人和气。 运用设问的句式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了作者对连老大年年如是、为孩子 们郑重地做这些事的态度的赞美。

8、(4)虽然连老大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没有曲折动人的生活经历。但是他的诚实守信、 为人和气、勤劳朴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写连老大是为了颂扬他的这些可贵品质。 (5) 对茶干失传的惋惜(或无奈); 对传统中美好的事物,我们有责任去抢救保 护; 连老大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大力弘扬传承。 【解析】 【分析】( 1)A 项,错误,连老大在东街经营的酱园连万顺,人们在背后称普普 通通开酱园的连老板为“ 连老大 ” ,这不仅说明他会做生意,更能体现出人们对他的人品的 敬仰。故选A。 (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根据“ 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 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

9、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 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 可知其工序复杂;“ 圆形的,周围 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 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 色的。 ” 可以看出制作出来的茶干精致好看;“ 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 茶的妙品。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 可以看出茶干结实有咬劲的特点。连老大的儿 子都说: “ 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可见制作茶干是使用很多的药料。 (3) 句“ 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顺了。” 中“ 一 就”连用,再加上“ 惦记 ” 写 出到了过年时,孩子们就迫不及

10、待地想吃茶干,一是强调茶干的好吃,对孩子的吸引力巨 大,二是侧面衬托出连老板的和气,人缘好。 句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作者对连老板年年 预备锣鼓,点走马灯,给孩子们换蜡烛,这些,连老大都是当一回事的好奇,引发读者思 考和注意。 (4)根据文中对连老大的描述,连老大的生意经是信用好,为人和气,很勤快。就是靠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制作出优质茶干。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作者这样写是为 了颂扬连老大的诚信、善良和勤劳的美好可贵的品质。 (5) “ 这种东西 ” 主要指茶干,也指像茶干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消失的一些事物,表 达对像茶干这样传统东西失传的惋惜之情(或无奈);“ 没有了 ” 也就是消失了

11、,是说随着 时间的推移,某些事物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再也不会出现,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 然而这些消失的事物,有落后的,也有需要保护的;像本文所写的“ 茶干 ” 是一地方具有代 表性的土产,无论制作的工艺还是成品的影响都是令人赞叹的,我们应该有责任抢救保 护。 故答案为: A 工序考究(或复杂或不马虎);使用药料多;成品精致好看(或外皮呈深紫黑色里面是 浅褐色);结实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 “ 一”“就” 连用,突出了元宵节时连万顺对孩子们的巨大吸引力。从侧面突显了连老大 的为人和气。 运用设问的句式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了作者对连老大年年如是、为孩子们 郑重地做这些事的态度的赞美。

12、虽然连老大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没有曲折动人的生活经历。但是他的诚实守信、为 人和气、勤劳朴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写连老大是为了颂扬他的这些可贵品质。 对茶干失传的惋惜(或无奈); 对传统中美好的事物,我们有责任去抢救保护; 连老大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大力弘扬传承。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 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 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概 述。类概括内容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然后根据题意确定要概括的内容所在的

13、范围,再仔细阅读原文相关内容,然后逐条概括,注意写清序号答题,使之有条理。 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注意明确划线词语所表现的内容。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句子所用修辞,分析写出的内容,揣摩表达的感 情。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类题目解答时要通读全文,明确文章主旨,揣摩写连老大 的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借用文本 中的一句话来探究小说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解读所给句子的 含义,然后结合全文找到论据,必须有理有据。 2现代文阅读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 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

14、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渥。风吹在瓦上,发出海 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很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 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 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 牧羊人不抽烟。他 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接着,一颗一颗地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 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 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 着,他按十个一堆把他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

15、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间的环境的? (2)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 牧羊人 ” 有什么样的品质? (3)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接着,一颗一颗地仔细地挑选起来。这个句 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4)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牧羊人 ” 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答案】 (1)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 (2)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3)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 牧羊人 ”

16、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 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 轻轻地放 ”“仔细地埋 ” 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4)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 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解析】 【分析】 1、描写环境主要是从一些自然物象的描绘进行的,只要选择出描写了哪 些物象即可。所以答案是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 2、从环境里体会人物的品质,主要抓住环境营造出的感觉进行体会,然后用合适的词语进 行概括即可。本文中从“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很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 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 这句 可以感到牧羊人勤劳,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看出他认真的做事态度。 3、对句子的赏析要求在描写方法上进行品析。看句子是写人,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有语言、 外貌、动作、神态和心理五种方法,此处为人物的动作刻画。而且是很细微的可以是动作 的细节描写。作用需要结合全文进行感受。此处还有挑选种子后来橡树成林的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