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33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2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 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 老 父在太丘,强者绥 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 孤 往者 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 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 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 对自己的谦称。 (1)从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例句义

2、项 卿家君法孤 _ A法令,制度;B方法,做法; C效法,仿效;D标准,法则。 久而益敬 _A更加; B增加; C好处。 孤往者尝为邺令_ A经历、体验;B曾经; C吃一点试试 周公不师孔子_ A传授知识的人;B仿效,学习; C军队; D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2)请用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3 处)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 (1)C;A; B;B (2)袁公问曰 /贤家君

3、在太丘/远近称之 /何所履行 (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4)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 家父没有效 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解析】 【分析】( 1) 句翻译:你的父亲学我,故选C。 句翻译:久而久之,大家 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故选A。 翻译: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故选B。 翻译:周 公没有学孔子。故选B。 (2)根据句意:袁公问:“ 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 什么事情? ” 故句子划分为: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 /何所履行。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

4、如: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4) “ 此事 ” 指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现代话就是:对强者用德行去 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 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 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借周 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 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故答案为:( 1)C、A、B、B (2)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 /何所履行 (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4)言外之意就是:

5、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 家父没有效 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辨析。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 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 意义。解答本题,先读一读句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提取出划线字的语境义,再对照义 项选择即可。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 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断不好,所以先读一读句子,体会语感节奏,分析句子成分后 再谨慎短句。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6、注意:保留 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等;删去 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 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据此思考言外之意即 可。 【附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绍。袁公问:“ 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 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元方说: “ 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 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 说: “ 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

7、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 亲? ” 元方说: “ 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 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2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其二)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狼自苫 中探爪入。屠急 捉之,令不可去,顾 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 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 之 法吹之。极力吹移时 , 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 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 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 其三) 【注】 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苫:用草编的席子。 顾:但是。 盈: 满。 豕:猪。 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9、 乌:哪里,怎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两狼之并驱如故_ 顾野有麦场 _ 股直不能屈 _ 遂负之以归 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屠乃奔倚其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B. 其一犬坐于前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以吹豕之法吹之 D.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一起;看,视;大腿;背 (2)C (3)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

10、是增加笑料罢了。 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 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4)甲文屠户的机智主要体现在:发现狼紧随,先用骨头稳住狼,采用“ 缓兵之计 ” 为自己 赢得时间;看到野外有柴草堆,便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拿起刀准备战斗;当狼其一装睡、 其一借故离开时迅速识破了狼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抓住有利时机,先后杀了两只 狼。乙文中的屠户,躲在草棚里看到狼把爪子伸进来,就迅速死死抓住狼爪,急中生智, 用小刀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运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把狼吹得浑身膨胀,巧妙地杀了 狼。 【解析】 【分析】( 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 股” :大腿。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 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

11、答的关键。 (2)C 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 用” 之意。 A 前者 “ 于是 ” ,后者 “ 才” 。B 前 者“ 其中 ” ,后者代 “ 地” 。 D 前者 “ 被 ” ,后者 “ 替、给 ” 。 (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 变诈 ” :欺骗手段。“ 几何 ” :多少。 “ 止 ” :只是。 “ 耳” :罢了。 “ 去 ” :离开。 “ 顾” :却,但是。 “ 死” :杀死。 ( 4)甲文屠户的机智主要体现在先采用“ 缓兵之计 ” 为自己赢得时间,迅速占据有利地 形,抓住有利时机,快速出手杀了两只狼。而乙文中的屠户,躲在草棚里死死抓住狼爪, 用小刀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

12、,运用吹猪的方法巧妙地杀了狼。 故答案为:( 1)一起;看,视;大腿;背(2)C; (3)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 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先想想划线字在现代汉语里是什么意思, 再分析是否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可以提取出文 言实词的语境义。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 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3)此题考

13、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能力。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 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 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 特点,提高鉴赏力。 【附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 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14、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 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 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 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 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 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 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

15、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 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 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 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 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 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 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 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

16、子扎上了吹 气口。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 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 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 尺,浸淫 日广。每履之,足苦踬 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 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 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 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 即乎其故, 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浸淫:渐渐扩展。 踬:跌绊。 习之中人:习惯在 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一日 /吾日三省吾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