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26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 行止 , 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 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 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因往晓之 _ 终日在天

2、中行止_ 奈何忧其坏 _ 其人舍然大喜 _ (2)与 “ 杞人忧天 ” 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 杞人忧天 ” ,你会做怎样的评 价? 【答案】 (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 释 ” ,解除、消除 (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3)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

3、的。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 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 【分析】( 1) 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行止:行动,活动; 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 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舍:同“ 释” ,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本文具有讽刺意义。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庸人自扰,其 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庸人自扰 ” 。 意思相反的成语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3) 句中重点词有:坠:掉;句意为:即使坠落了,也不会有所伤害。 句中重点词有:舍:通“ 释” ,释然。句意

4、为:那个人释然后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释然 了很高兴。 (4) “ 杞人忧天 ” 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从积极意义上 看,要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对我们来说也很有必要。如20 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 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 也为了拯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作为21 世纪的青少年该忧天忧地了。 故答案为: 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 释” ,解除、消除; 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

5、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 前做好预防准备。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答题时注意成语的积累和理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顺; 本题考查对问题的评价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题意来分析即可。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

6、,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 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 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 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 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7、及!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 非学无以广才 _ 悲守穷庐 _ 又相天子 _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 的中心内容是: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 志当存高远 ” 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 _。 【答案】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3)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如

8、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 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 【分析】(1) 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博 闻: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句意为:如果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才:才干; 句意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庐:陋室; 句意为: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相:辅佐; (2)阅读甲文,了解内容可知,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 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

9、人才。 (3) 重点词有: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浅,浅陋。句意为:见识广博,并 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重点词有:夫,句首发语词,不翻译;才,才能。句意为: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 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 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答案为: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 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

10、没有任何贡献,只 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点评】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 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 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来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 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

11、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 于孤林 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 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 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 于身。其阴逾 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 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 逃暑:避暑,乘凉。 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衽:席子。 濡( r ):沾 湿。 逾:通 “ 愈” ,更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徙衽以从阴 _ 其阴逾去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 “ 拙” 具体表现在:_。(用

12、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 【答案】 (1)移动;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解析】 【分析】( 1) 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徙:移动; 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离开。 (2)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晚上。句意为: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 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文中郑人 “ 拙 ” 具体表现在 “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

13、,答 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移动;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是/吾剑之所从坠 (3) 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答案示例: 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 就会碰壁。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不能办成事情的。 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 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点评】 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 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 文要顺畅。

14、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大局之间的联系,依据体 感要求来概括重点作答。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毓、钟会 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 曰: “ 可令二子 来! ”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A。” 复问会: “ 卿何以不 汗? ” 对曰: “B。” 【注】 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 钟繇:三国时魏国相 国。 (1)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中“

15、令” 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下划线词意思是相同的 () A. 可令二子来B.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C. 三令五申D. 巧言 令色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复问会曰: “ 卿何以不汗? ” (3) 根据语境,将(甲)“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与(乙) “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两句的 序号分别填入文中A、B两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兄弟中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你猜测本文应编入世说新语中的哪一类?() A. 德行 B. 言语 C. 方正 D. 雅量 【答案】 (1)D (2)(魏文帝)又问钟会说:“ 你为什么不出汗?” (3)A【乙】 B【甲】 【示例1】我更喜欢钟毓。他见到魏文帝“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这是紧张的表现,但 也是人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而钟会回答 魏文帝的话明显是找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 【示例2】我更喜欢钟会。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 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而相比 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 (4)B 【解析】 【分析】( 1)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 令” 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例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